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网友评论:住建部研究中心主任:房产辉煌仍将持续至少20年

火烧 2011-11-25 00:00:00 网友时评 1036
住建部研究中心主任陈淮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辉煌期将持续至少20年,房价不会因开发商利润减少而大幅下降,资金利润率才是关键因素。

住建部研究中心主任:房产辉煌仍将持续至少20年

2011年11月25日07:38 经济参考报 房地产关乎民生,更是当下中国老百姓最为关心的头等大事,各种媒体上只要涉及房地产的话题总是能吸引几乎所有人的眼球。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研究中心主任,陈淮的一言一行总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最近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了陈淮的新书《广厦天下:房地产经济学ABC》,新书甫一面市,很快便成为畅销书,网上一片热评,一些网友甚至称其为“最火爆的房地产解读”。应《经济参考报》记者的要求,日前陈淮从一个学者的角度谈了他对有关中国房地产市场前景的几个核心问题的看法:房价何时会出现拐点?开发商利润减少是否可以达到降价的目的?房子盖得多房价是否会大幅下降?税收对房地产调控到底有多大作用?

开发商利润少了房价也不会降

《经济参考报》:在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上,很多人相信,房子之所以贵,房价之所以高,基本原因之一在于开发商谋取暴利。因此,很多人把房价下降的希望寄托于对开发商利润的抑制政策上。您认为,减少开发商的利润是否可以达到降房价的目的?

陈淮:开发商有没有“暴利”?确实有。但是,暴利未必有降价空间。假定,在北京某地盖房子,每平方米的成本10000元。这10000元包括土地、建筑材料、人工、管理费用等。房子盖好后,开发商以每平方米11000元的价格销售。也就是说,在这个例子中开发商的毛利率只有10%;换言之,这个房子的降价空间最多只有1000元。秘密在于,盖房子的成本并非全是开发商出的。在这个例子中,在10000元的成本中开发商可能只出了2000元;另外8000元中,可能有3000元来自银行贷款,5000元来自从购房人的预售款。事实上,很多开发商连2000元的“本钱”都不用出,在销售旺盛季节,他们经常“玩”的是“五个锅三个盖”的游戏。这个项目一期的预售款可能会被用来盖上一个项目的四期,以此进一步提高资金的利润率和周转速度。在经济学意义上,利润率有成本利润率和资金利润率之分。暴利来自资金利润率,而降价空间只取决于成本利润率。按照我们的上述假定,开发商的利润率达到了50%,而降价空间最多只有10%。所以说,有暴利未必有降价空间。   

房地产辉煌期仍将持续20至30年

《经济参考报》: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纷纷出现开发商打折促销的活动,不仅在一线城市,而且已经蔓延到二、三线城市,于是人们都在议论中国楼市的“拐点”就要来了,您怎样看这个问题?

陈淮:房价由升转降,或者由降转升的变化是一个市场价格变化过程中必定会出现的现象。而且只要市场存在,这个现象就永远不会完结。但这里格外强调的是,在价格曲线上,由升转降、或者由降转升的那一点,不叫“拐点”,而叫做“极值点”,或者叫“顶点”。

什么叫“拐点”呢?在高等数学上,拐点是指变化率由不断加速变为减速,或者由减速变为加速那一点。在拐点两边,曲线的方向并未出现转折。变化的是曲线不断从加速上升(下降)变为减速上升(下降),或者从减速上升(下降)变为加速上升(下降)。

实际上,就严格的“拐点”意义说,不管房价是否出现过下降,我国房价变化曲线已经出现过很多次“拐点”了。这其中至少有2008年由加速转为减速的拐点,也有2009年由减速转为加速的拐点,还有2010年再由加速转为减速的拐点。

从房价变动意义上说,政策确实可以制造出速率变化的“拐点”以至方向变化的“极值点”,但这些“拐点”或者“极值点”的意义只是调整房价波动的幅度和频率,并不能根本改变由市场规律、供求关系、中国国情决定的长期房价变动趋势。中国房地产业的辉煌期仍将会持续20至30年。那种以为政策可以随心所欲地决定市场价格的认识,其实是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意志对客观规律的影响作用,实际上是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的。

房子盖得越多越涨价

《经济参考报》:您在书中谈到,房子盖得越多越涨价,这让人感到很疑惑,按说供给越多价格应该越低才对,请您给我们解释一下。

陈淮:市场经济下价格变动的基本规律是,供给增加,价格就下降。衣服、汽车、钢材等,莫不如此。偏偏房子的价格不一样。很多人认为,中国一些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主要原因是两部分人太坏。一个是地方政府,他们以地生财,大搞“土地财政”;另一部分是开发商,他们谋取暴利,哄抬房价。

在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上这两个因素确实明显存在。扣除这两个因素,房价还会不会涨?

我们假定,以后给老百姓建房,土地不要钱;开发商也不谋取利润。房价中扣除了土地成本、开发商利润后还剩下什么了?建房子本身的成本,行业术语叫“建安成本”。

假定,我们在北京市的二环路以内建这样的房子;就按每平方米2000元的成本建,按2000元单价卖。接着的问题是,二环路以内建满了、卖完了,还有人要搬到北京,怎么办?咱们是不是得在三环路的地方建?在三环路建设同样的房子,其成本也是每平方米2000元。

问题就出在下一步。如果北京三环路的房子单价也是2000元,那可能会有一户居民和二环路的某户居民商量两家互换,一模一样的房子,我每平方米补贴你1000元。一旦有一户居民换成,意味着北京二环路以内的房价就上涨到每平方米3000元。很容易以此推论,如果北京的房子盖到七环、八环路,北京二环以内的房价就会涨到每平方米30000元!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地价上涨、开发商利润,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房价也必涨无疑。这就是“房子盖得越多越涨价”的道理。

不要指望“一税定天下”

《经济参考报》:近年来在房地产调控中,有一种或可成为“税派”的声音,认为这个领域的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征税来解决。他们建议,不仅要对价格暴涨的房子征收土地增值税,对短期持有的投机性需求征收营业税,甚至有人提出,对拥有第二套住房的家庭一律征收高额的“资产税”。您认为,税收能否成为调控房地产的手段?   

陈淮:指望“一税定天下”,这显然是过于天真了。这种动辄“以税治市”的想法,从根子上说,是一种指望一个无所不能的政府取代市场的想法。其不仅夸大了政府的作用,而且也过度夸大了税收的调节、调控职能。

税收对调控房地产有重要作用,但不能越过一个合理边界去征税。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税收这副“药”也是一柄“双刃剑”,它不仅不能“包治百病”,而且吃错了、吃多了还会有很大的不良后果。税收是政府集中资源的主要途径。把资源集中在政府手里,在一定范围内,政府可以更好地提供公共产品,救助、保障低端群体。但政府并非是一个高效率的资源配置者,离开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优化和效率是无法充分实现的;而且过度依靠行政权力配置资源,一定会导致寻租腐败。房产税对房价肯定有影响。从短期看,一些手握多套房子的人因为持有成本的上升,可能会把闲置的房子推向市场。另一方面,房产税也使一些原准备买大房子的人顾及未来长期纳税的负担而改为选择较小的房子,由此而来,市场需求会相对缩小。供求关系的这种变化,当然会反映到房价中。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仍要明确无误地强调,房产税不是用来调控房价的税种。针对不动产征收资产税,这是一项长期的制度建设。一旦开征,将来不论房价的高低涨落,这项税都将存在下去。

楼市调控没打算让所有开发商都活下去

《经济参考报》:随着各地房价或明或暗的下降,近来,在多个地区出现了老业主打砸售楼处,要求退还差价的现象。从一个学者的角度,您认为,应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陈淮:从北京、上海发端,“楼盘降价—老业主抗议—新业主抢购”似乎已经成了多座城市都在上演的戏码。这只是房地产市场更迭变化的开始。房地产业在创造了住房总量20年翻7倍的奇迹之余,已经到了转型的“关口”。抑制过度的购房需求,推动楼市的优胜劣汰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楼市调控没打算让所有开发商都活下去。没有一个行业能够只靠不断涨价来实现盈利,楼市自然也不能例外。楼市在未来需要做好准备,迎接政策和现实的两大考验。其中,政策的考验包括了货币政策和利率的规律性调整,以及宏观经济反通胀的大环境;现实的考验则是购房者对商品房品质和配套的日益挑剔。在这样的考验下,势必会有一些开发商“掉队”。

没有病弱个体的不断淘汰,房地产行业就不可能得到提高。就像上世纪名噪一时的家电品牌到今天已经基本绝迹,但并不妨碍中国登上世界家电大国的“宝座”。同样的,房地产业也将会有这样一个轮回和蜕变的过程。

=============网友时评==================

雅虎河北省保定市网友 [xsd]:2011-11-25 11:00:49 发表

如果房地产的成本真的能到达到10000元,即便这里面含有土地出让金,那房子该多么结实。我想如果这的如此的话,这样的房子大概连烈度为12级的地震都能够安然无恙吧。中国有这样的房子吗?

回复
雅虎湖南省长沙市网友 [gugedesign]:2011-11-25 10:52:56 发表

听总理的还是听住建部的啊????????????

回复
雅虎湖南省长沙市网友 [gugedesign]:2011-11-25 10:51:42 发表

如果中国经济崩溃,首先问责的一定是住建部。

回复
雅虎上海市网友 [sunland97]:2011-11-25 10:49:51 发表

这个官员故意混淆成本利润率和资金利润率,他以为老百姓是搞不明白的;最关键的房地产真实成本(主要是土地转让)他是不会也不愿意披露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回复
雅虎加拿大网友 [finething]:2011-11-25 10:45:40 发表

住建部研究中心如此研究结果,怎么能向国家领导客观、科学反映情况并提出好的建议呢?

“房子盖得越多越涨价”的说法里:“很容易以此推论,如果北京的房子盖到七环、八环路,北京二环以内的房价就会涨到每平方米30000元!”真到北京的房子盖到七环、八环,北京城的规划等部门应该考虑分散中心功能区域,即在三、四。。。环的地区建立包括政府机构、医院、学校、娱乐等配套功能中心区域,这样很多人不用东西南北的倒腾,参考一下有些先进国家的首都的城建经验吧。到那时,在远的地方已基本安居乐业了,还往一环、二环换什么呢?

其余的说法如"不要指望“一税定天下”"、“开发商利润少了房价也不会降”,欠缺理论联系实际,是唯心论。

雅虎四川省成都市网友 [直言挚语]:2011-11-25 10:34:07 发表

难道非要把老百姓整到或无家可居、或成为银行打工者--沉重的房奴--国家才满意吗?

回复
雅虎陕西省西安市网友 [wenjiancun]:2011-11-25 10:31:34 发表

这位官先生,请问:何谓房产辉煌?
自房改以来,是房价越高越辉煌?是土地财政捞的越多越辉煌?是房地产商赚的盘满钵满是辉煌?是穷人买起不起房也租不起房,是辉煌?
是有钱人炒作买卖商品房,所谓房价“刚性需求”是辉煌?
我看还是等到贪官们、房地产商们拿着全部的钱、全部移民去了美国,到那个时候,再说辉煌不辉煌吧!

回复
雅虎福建省漳州市网友 [适应]:2011-11-25 10:21:37 发表

“有暴利却未必有降价空间。”
真TMD的有中国特色的专家说的话。愚民这么多年,你还当中国人傻啊。

回复
雅虎广东省江门市网友 [炯炯有神]:2011-11-25 10:03:14 发表

反正又不管他们的事,人家住的是别墅,再持续个五十年一百年最好,可以多捞一笔...

回复
雅虎安徽省巢湖市网友 [善读医愚]:2011-11-25 09:59:58 发表

有点道理-土地财政及乱拆迁还能持续20年。

回复
雅虎上海市松江区网友 [wb5272]:2011-11-25 09:54:33 发表

我真不知道你是屁股指挥脑袋还是真的很笨。中国的房地产从来就不是市场经济,这一点都没搞清,不知怎么混成房产研究中心主任。太可悲了,中国

回复
雅虎北京市网友 [zhongyang]:2011-11-25 09:54:16 发表

这个狗屁精!

回复
雅虎北京市网友 [nnn]:2011-11-25 09:52:32 发表

他们还嫌赚的不够多

回复
雅虎北京市网友 [jingjing830508]:2011-11-25 09:49:24 发表

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仍要明确无误地强调,房产税不是用来调控房价的税种。针对不动产征收资产税,这是一项长期的制度建设。一旦开征,将来不论房价的高低涨落,这项税都将存在下去。
房产税不是调控房地产价格的,请问是干什么的?麻烦您再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逻辑吧,拜托!房产税当然属于制度建设的一部分,但是没有人做,等着制度一夜之间建成么?站着说话不腰疼,您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注解。

回复
雅虎上海市网友 [芽依子]:2011-11-25 09:42:38 发表

20到30年?脑子被门夹过了吧

回复
雅虎广东省广州市网友 [gamitoche]:2011-11-25 09:42:36 发表

研究不听党的话该撤职!继续为房地产暴发户唱赞歌,房价不降就会步美国两房的后尘,傻子!

回复
雅虎广东省韶关市网友 [sgtool]:2011-11-25 09:37:08 发表

辉煌你妹

回复
雅虎江苏省无锡市网友 []:2011-11-25 09:36:53 发表

是一种理论,但一眼可看出,是一套维护房地产既得利益者的理论。“那种以为政策可以随心所欲地决定市场价格的认识,其实是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意志对客观规律的影响作用,实际上是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是“人的主观意志对客观规律的影响作用”吗?对房地产“人的主观意志”是广大老百姓的意愿,是反映需求者的客观要求,也是调控房地产的一种客观动力。可以清楚地看到了吧,在政府里,代表房地产既得利益者的官员还大有人在呢。“实际上是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的”,为什么?因为有这些人在对抗着。但这些人也只是螳臂挡车。

回复
雅虎湖北省武汉市网友 [coolcolcl]:2011-11-25 09:32:20 发表

猪打了一个臭屁

回复
雅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网友 [sam_liuhm]:2011-11-25 09:17:21 发表

20-30年,放屁!
共产党万岁!房地产也就万岁!

========================================================

鄂尔多斯“鬼城”楼市崩盘 万元房价跌去7成

2011年11月25日07:55 中国企业报 身处风暴边缘的鄂尔多斯,正遭遇着与温州版本不同的地产借贷恐慌。

近日,《中国企业报》记者获悉一条爆料信息:鄂尔多斯新城康巴什楼市全面崩盘!据一位长期生活在鄂尔多斯的人士透露:继高利贷危机之后,康巴什楼市大面积降价,从去年的均价10000元暴跌至现在3000多元。

以当地“金信翰林苑”项目为例,其二手房价此前都在10000元左右,而现在市价仅3750元。消息人士还详列了康巴什多个楼盘的价格。

“房子卖不出去,开发商扛不住了。”上述该消息人士说。

因为从银行无法获得贷款,从民间借高息借款进行房地产开发是鄂尔多斯许多房地产商的通行做法。

“几乎所有的高利贷都和房地产有关。”鄂尔多斯当地一名企业家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中富公司的事情是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危机的典型代表。”

新城却是空城

康巴什新区位于鄂尔多斯中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距东胜25公里、阿镇3公里,与东胜区、伊金霍洛旗的阿镇共同组成鄂尔多斯市城市核心区,是鄂尔多斯新的政治文化中心、金融中心、科研教育中心和装备制造基地、轿车制造业基地。

2004年以前,那时的整个鄂尔多斯一度是内蒙古最为贫困的地区,而康巴什还是片荒漠,只有两个小村庄,不到1400人。

直到有一天,这里发现了四大“宝贝”:特有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被誉为软黄金;煤炭探明储量1676亿吨,占全国总量的1/6,鄂尔多斯如今是中国产煤第一大市;稀土储量65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8000多亿立方米,占全国总储量的1/3。

2007年年底,中国城市竞争发展力排名显示:鄂尔多斯增长竞争力全国第一;人均GDP1.0451万美元,超过北京、上海。手中有了钱,政府便开始拓建新的城市发展空间。2004年,政府在荒漠中开始兴建新区,建设总投资达50多亿元。

康巴什新区在规划的设计上,采用开放的思维,大范围选择国内外具有优秀业绩的甲级规划设计单位,邀请来自中国工程院、建设部、同济大学等机构资深专家评审把关,编制完成各层次规划,形成了完整配套的规划体系。

新区城市建设坚持舒展、生态、宜居的思想,充分体现地域特色、民族风貌,草原文化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结合逶迤起伏、依山傍水的地形,突出了城市唯一性。

据康巴什新区政府网站数据:截至今年6月18日,康巴什地上项目总建筑面积322万平方米,预计到2011年年底,新区本年新增竣工面积达到350万平方米,总竣工面积672万平方米。

然而,空旷的大街上几乎没有人,仿佛刚刚经历过巨大的灾难。

按规划,康巴什新区二期建设为70平方公里,包括县(乡)在内的康巴什总体面积为352平方公里。

康巴什新城里,高楼鳞次栉比,居住人口却相对稀少,曾被媒体冠以“鬼城”名号,但现在,这座新城仍是“空城”。

据了解,老城区东胜23平方公里上拥挤着30万人,康巴什新区就是为百姓投资建设的,面积达32平方公里。目前,据2009年8月出版的《康巴什》季刊统计:新区人口情况2008年为28000人,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为2.86万人。

康巴什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曾向媒体表示,二期建设并不是此前媒体报道的352平方公里,而是70平方公里;其中只有10%是建设用地,其余90%是绿地和公园用地,“352平方公里是包括县 (乡)在内的康巴什总体面积。”

即使是总体面积,352平方公里相比新区一期的32平方公里,亦将是目前规模的10多倍。

房地产泡沫典型案例

“煤矿稀土最富有”是鄂尔多斯留给人们最多的想象,即使去过鄂尔多斯的人也差不多是这种印象,然而没有人真正能够看得懂鄂尔多斯,这是所有来到此地的人对鄂尔多斯房地产市场的评价。

据当地媒体报道,全市共有房地产企业442家,几乎每家能源企业都有房地产开发业务,“在鄂尔多斯做房地产业务的公司很正常,相反,不做房地产业务的公司就不正常了。”一位知情者说。

房子卖不出去,同时,加上外地房地产商也不断进入鄂尔多斯。滞销之中,房价纷纷下跌,降价成为许多房地产商的选择。

据一名长期观察鄂尔多斯房地产人士说,今年以来,房地产早已有价无市,打折促销不断。“最典型的是绿城项目。”当地一位长期观察房产的人士刘先生说。

刘先生告诉记者,2006年,鄂尔多斯房地产的均价在1200元每平方米左右,到2007年时均价达到5000多元。2009年,房价再次大幅上涨,达到7000到8000元每平方米;2010年房价小幅上涨,普遍涨幅为600到700元每平方米。“当时,一些高档住宅或商业地产售价已达到2万到3万每平方米”。   

由于地产供给过剩,加之配套设施不完备,这里就少有人住,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老城区东胜。政府投资了那么多的钱,但是百姓不需要,康巴什这座空城已经成为中国房地产泡沫的“最佳展品”。

美国《时代》周刊2010年4月5日发表文章,原题为《鬼城》。没有比这个问题更让众多经济学家、投资者和银行家们夜不能寐的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充斥着泡沫吗?

多年来,中国各地上马大量房地产项目,吸引了私人及公司的购买者。随着房价持续上涨,更多投资者变成投机者,他们买入崭新房屋只有一个目的,等高价时抛出。

自美国房地产业崩盘变成全球经济衰退催化剂以来,很多人士担心这一幕在中国重演将是灾难性的。事实上,供给过剩的证据到处都是。

在北京,一幢幢商业楼盘空置着。但如果深入中国内地,会有更加怪异的情景让人无法乐观:为数百万居民建造的城市耸立着,却成为了一座“鬼城”。

最初为100万人居住、生活和娱乐而设计的这个地方却几乎没有人居住。只有几辆汽车驶过多车道公路,白天有些政府办公室开门办公。偶尔出现的行人,看起来就像幻觉,孤独地沿着人行道走着,仿佛恐怖电影中大灾难过后的一名幸存者。

尽管“鬼城”康巴什震惊了不少人,但还是希望这是中国一个最特殊的例子,但愿别成为中国的一个普通缩影。

========================================================================

图为当地时间2011年8月6日晚,以色列特拉维夫街头街头的抗议现场。

当地时间2011年8月6日,以色列至少30万民众走上了特拉维夫等大城市的街头,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抗议政府应对高房价不力。媒体称,这是该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市民抗议运动。

人们举着印有以色列首相本杰明·内塔胡亚尼的海报在街头抗议。他们喊出的口号是“人民利益应高于利润”、“租房不应是高消费”。

 

以色列全国人口700万人,30万人规模的集会游行可谓罕见。有国内专家称,以色列最近几年房价飞涨主要有民众倾向于城市生活,商人炒房等原因。

 

人们都在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希望政府通过全面的社会改革,使公民生活的更有幸福感,使年轻一代能看到希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