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国务院调查发现一些地区转基因作物非法种植

火烧 2011-04-29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国务院调查发现部分地区存在转基因作物非法种植问题,农业部牵头调研并形成报告,强调管理不严及生态风险,引发广泛关注。
蒋高明
 
        今天在北京湖北大厦,参加了环保部南京环科所、中央民族大学、第三世界网络(TWN)、德国技术合作合作公司、德国经济合作部联合召开的国际研讨会:第四次转基因生物安全国际探讨会,会议由环保部转基因生物安全首席科学院薛达元教授发起,环保部生物安全办公室王捷处长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环保部南京环科所,同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Taiwan国立成功大学,以及德国、挪威、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科学家在会上发言。新华社、美国科学杂志社、科学时报、科技日报、第一财经日报、科学新闻等媒体记者约100多人参加会议。我在会上做了《试论转基因作物的生态风险》的大会发言。
 
        会议双方专家观点针锋相对,讨论非常热烈,说明科学家、媒体、公众对这件事已经非常关注了。有关会议情况见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章柯的文章,章记者的文章披露了一个严重的事实,即转基因已在中国非法种植,相关责任人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国务院调查发现一些地区转基因作物非法种植
章柯
来源 一财网 2011-04-28 15:12

        最近,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连续召开了多次会议,针对转基因和食品添加剂等问题,责成农业部作为牵头部门,到国内部分省区对转基因作物进行调研,调研已经结束,正在形成调研报告。
        由国家农业部牵头的调查组近日调查发现,在一些地区存在转基因作物非法种植的现象。
 
        环境保护部国家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王捷处长在今天(28日)上午召开的“生物安全国际论坛第四次研讨会”上透露,最近,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连续召开了多次会议,针对转基因和食品添加剂等问题,责成农业部作为牵头部门,到国内部分省区对转基因作物进行调研,调研已经结束,正在形成调研报告。
 
        “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管理层面上,存在管理不够严格等问题,在一些地区转基因作物非法种植的现象还是存在的。”王捷说。
 
        去年,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中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地湖南和湖北的种子市场上发现了正在违法出售的转基因水稻种子。本月20日,绿色和平公布了在北京、武汉、广州,及香港等多个城市进行的食品抽样检测结果,在中国多地出售的婴儿食品、普通餐馆的快餐米饭及加工米粉中,均含有转基因成分。
 
        王捷说,目前在生命安全领域,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很多问题还没有搞清楚。转基因技术是继续发展,还是有限制地发展,现在还是一个有争议的焦点和敏感问题。
 
        “环保部作为环境安全的主管部门,对这一领域的发展非常关注。因为转基因等生物技术一旦被释放到环境中去,如果有危险的话,再想把这些危害物质回收起来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这是我们最担心的。”王捷说,包括转基因在内的现代生物技术,也可能会给人类带来解决诸如粮食问题、减少杀虫剂等问题,但必须经过科学的评估,在确实能保证其安全性后,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批准和履行相应的手续。
 
        王捷透露,最近,国务院主要领导也对转基因及其产品给予高度关注,在有关批示中也表达了对一领域的担忧,并指示科技部门包括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等单位,一定要在这一领域加大研究力度,做出科学明晰的结论。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加大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力度”。
 
        在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朱祯对转基因技术和应用持坚定的肯定态度。“对风险要有正确的理解。没有什么事是绝对安全的。”他认为,要解决未来的吃饭问题,必须突破传统技术,采取新技术、新方法。
 
        朱祯说,近十年来我国水稻单产一直徘徊不前,亩产在430公斤左右,单靠传统育种已很难有大的突破。而转基因技术为作物新品种培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重要途径,有助于解决未来对粮食的需求。
 
        不过,对这一观点,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认为,转基因作物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产量。转基因是在大农药、大化肥、除草剂基础上做“种”的文章,会让人越来越赖,地越种越瘦。
 
        蒋高明说,由于转基因作物的入侵性和污染性,大面积推广转基因作物将导致生物多样性尤其是食物多样性降低,从而加大了食物安全隐患。
 
        蒋高明指出,转基因至少存在三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是转基因对生命结构改变后的连锁反应不确定;二是转基因导致食物链“潜在风险”不确定;三是转基因污染、增殖、扩散及其清除途径不确定。蒋高明认为,应当用生态学办法解决的粮食增产问题,尽量不要使用转基因技术
 
        对于转基因问题的不同观点,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所薛达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转基因问题需要长期的跟踪研究和实践,才能最终得出一些相对比较科学、准确的认识。
 
相关:
 
中国转基因生物开发情况
 
        中国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86年-2000年,从国家“863计划”启动开始。此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追踪世界科技前沿,鼓励模仿世界先进技术。主要研究工作是基因的克隆、植物转化,还包括一些初期的产业化尝试。
 
        21世纪,我国进入了转基因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此一阶段的目标为:从部分自主创新到全面自主创新阶段,并实现大规模产业化,最终建立起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
 
        据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朱祯介绍,在此期间,我国开展了基因组计划,并率先完成了水稻基因组的图谱构建工作,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到世界基因组学研究的前列,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
与此同时,中国开展了农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并在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大批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功能基因已被克隆,包括高产、抗逆、优质等决定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为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型转基因作物品种奠定了基础。
 
        朱祯介绍,目前我国转基因抗虫棉业已实现产业化,2008年我国抗虫棉种植面积达棉花种植面积的72%,国产抗虫棉面积占其中的91%。1999年-2008年期间,我国抗虫棉累计推广了2.2亿亩,减少农药使用量80%以上,年节省农药4.5万吨;平均每亩增收节支220多元左右,经济效益高达400亿人民币,远高于同期我国对转基因研发的投资强度。

相关文章

  • 刘金华:关注转基因,这个问题不简单
  • 视频附文字稿: 《转基因赌局:用生命下注》
  • 佟屏亚:转基因作物能抗虫、增产是骗人的
  • 顾秀林:世界数百科学家公开宣言:转基因安全无共识
  • 最经得起科学考验的转基因问题意见书(全)
  • 孟山都的黑心成长史
  • 佟屏亚:农业部把转基因谎言“科普”到中学生课堂,罪过!
  • 杨昭友:转基因鬼子来了,中华民族何处去?
  • 直言了 | 官方机构和官方媒体合伙撒谎:联合国没说“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安全”
  • 江晓原:为何要回避转基因主粮的专利问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