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毛主席一生是如何评价孔子的?

火烧 2011-01-1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分析毛主席对孔子的复杂态度,涵盖崇信、批判与继承,探讨其思想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及历史意义。
毛主席一生是如何评价孔子的?
[ 吃饱了骂厨子 ]




毛主席一生是如何评价孔子的作者:卢志丹

1973年8月5日,毛泽东对江青讲了中国历史上的儒法斗争,说法家主张中央集权、郡县制。历代政治家,有成就的,在封建社会前期有建树的,都是法家。这些人主张法治,犯了法就杀头,主张厚今薄古。而儒家呢?他们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是厚古薄今的,开倒车的。毛泽东还让江青记下了他写的一首诗《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从崇信到批判——毛泽东评价孔夫子

一部《论语》,大量地记录了孔子的言谈主张。可以说,《论语》就是一部“孔子语录”。要真正读懂《论语》,就不能不研究孔子其人。毛泽东是非常熟悉孔子其人其事其说的。

孔子名丘,一说生于公元前551年,一说生于公元前550年;卒于公元前479年。

孔子的先世是宋国贵族,他的曾祖防叔因避祸由宋逃到鲁国,便成为鲁国人。他父亲名纥,字叔梁,做过鲁国陬邑的地方长官。孔子出生不久,父亲死了,家庭也贫困了,不得不做各种杂活,一则赡养寡母,一则自己生活。他做过仓库保管员,也做过牲畜管理员,都很负责任。最后做到鲁国的大司寇,那是“卿”的高位了。他到处学习,不懂就问,所以见闻广博。一生得意时少,失意时多。晚年便专门一面整理古籍,一面讲学传授学术。他是中国私人讲学的第一人,也是传播古代文化的第一人,中国古代文化的流传以至后来的扩大和发展,不能不归功于孔子。

孔子的思想,源于殷商以及西周、东周的社会思想潮流,更多的是接受了春秋时代一些思想家、政治家的言行,如郑国的子产、齐国的晏婴等人的言行。春秋时代重视“礼”,认为“礼”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孔子却改以“仁”为核心,认为没有“仁”,便谈不上“礼”。孔子对于“仁”有各种定义,概括起来是“爱人”。孔子所爱的“人”,是包括各个阶级、阶层的人,是一切具有生命的人。孔子的志愿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而他所收留的学生,绝大多数出自下层,只有屈指可数的学生是来自上层。

孔子自三十岁招收学生,一直到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因此博得学生的无限爱戴。他死后,许多学生在他墓侧结茅屋居住,有的住了三年,相传子贡住了六年。他早期的学生,如子路、冉有、子贡,跟着他奔走四方,为救世而斗争。他晚期的学生,如子游、子夏、子张、曾参,便接受他讲学带徒的衣钵。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孔子晚期的学生也作了一定的贡献。

孔子自己说他“述而不作”,研究整理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孔子的教育方法也值得一提。他不分地位高下,报酬厚薄,只要学生拿十条干肉的拜师礼品,便教导他。他因材施教,深刻了解每个学生的资质、性情、能力、爱好的不同,所以同一个问题,孔子的答话因人而异,甚至有时相反。师生间的相处有时好比父子。学生平日的言行,他能深入了解,譬如他说颜回(他最喜欢的学生),平日听讲,只听不提问,好像“笨伯”,回去后,却能发挥,并不愚笨。从所有古籍看,孔子教学生,一般用启发式方法。

毛泽东的一生,对孔夫子的态度是很复杂的,是集评论、批判、继承和发挥于一体的。

早期崇信

从如今可以看到的毛泽东的大量早期文稿来看,他在长沙求学时代还是颇为崇信孔子的。毛泽东求学长沙时期,正是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的时期。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以《新青年》为阵地对康有为等人掀起的“尊孔”复辟逆流进行了猛烈抨击。孔子“圣人”的权威被打倒了。

青年毛泽东是《新青年》的热心读者,对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也很崇拜。但在对孔子的态度上,他与陈独秀显然有所不同。孔子在他心中依然是圣人。如前所述,他在1917年4月出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体育之研究》,论述体育之重要及怎样开展体育运动。该文提倡的完全是新思想,可他在文中却大量引用《论语》、《礼记》等儒家经典中的典故、成语。他仍称孔子为“圣人”,赞扬孔子讲卫生重体育。在该文中毛泽东说,“孔子七十二而死,未闻其身体不健。”接着他又将孔子与释迦牟尼和穆罕默德并举,称“此皆古之所谓圣人,而最大之思想家也”。

1917年8月23日,毛泽东在致黎锦熙的信中说:

圣人,既得大本者也;贤人,略得大本者也;愚人,不得大本者也。圣人通达天地,明贯过去现在未来,洞悉三界现象,如孔子之“百世可知”,孟子之“圣人复起,不易吾言”。

这里明言孔子为“既得大本”的圣人。

1917年11月,毛泽东主办湖南第一师范工人夜学。他主持的夜学开学仪式上,有一个程序就是向孔子像行三鞠躬礼。他在《夜学日志》中亲笔记道:在仪式上,师生员工“整队向国旗、孔圣行三鞠礼,职教、学生相向互行一鞠躬礼”。

孔子思想对青年毛泽东的深刻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毛泽东受时代思潮和传统思想的双重影响,认为改造中国“宜从哲学伦理学入手”。因为在他看来,哲学是探讨宇宙大本大源的学问,要是人能得大本大源,就成了圣人,故他提出“普及哲学”的治国之道。他说,“人人有哲学见解,自然人己平,争端息,真理流行,群妄退匿。”“普及哲学”可使“天下皆为圣贤,而无凡愚,可尽毁一切世法,呼太和之气而吸清海之波。孔子知此义,故立太平世为鹄,而不废据乱、升平二世。大同者,吾人之鹄也”。

可见,青年毛泽东的理想社会及其实现的途径无不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

1916年12月9日他在致黎锦熙的信中说:

古称三达德,智、仁与勇并举。今之教育学者以为可配德、智、体之三言。

毛泽东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既吸取了西方现代的新思想,又改造继承了中国古代孔子的知(智)、仁、勇的思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贯穿于毛泽东的整个一生。

在学习方法上,毛泽东也颇受孔子的影响。孔子主张“博学于文”,毛泽东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是“学者之所宜遵循”的。他反对拘于一家一派之言,主张“庇千山之材而为一台,汇百家之说而成一学,取精用宏,根茂实盛”。循“博学于文”的学习之道,毛泽东博览群书,对各种学说“挈其瑰宝,而绝其淄磷”。

《论语·雍也》中记载了孔子赞美自己最得意的弟子颜回的话:“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青年毛泽东对颜回也推崇备至,在着述中多次提及。受颜回的影响,毛泽东“身无分文”,而“心忧天下”。他曾设想,“学颜子之箪瓢与范公(即北宋名臣范仲淹)之画粥”,办一所自修学校。在生活上,毛泽东主张节俭,反对奢侈,甚至不屑与追求生活享受的人交往。从毛泽东早期文稿看,在表面上,国学似乎占主导地位,因为文稿中大量引用中国古代的文献、典籍;然而从思想实质来讲,占主导地位的是民主主义思想。青年毛泽东的装束是长衫布鞋,一身“国装”,而非时髦的西服革履,但支配他行动的却非国学,而是西学。孔门主张三纲五常,毛泽东主张个性解放,说:“故凡有压抑个人、违背个性者,罪莫大焉。故吾国之三纲在所必去……”形成了“性不受束缚”的鲜明个性。孔子主张中庸,毛泽东主张抵抗、斗争,“毁旧宇宙而得新宇宙”。所以,孔子思想虽然在青年毛泽东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起主导作用的是西方的民主主义思想,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来能很快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原因。
 new TextParser('/posts/06/5C/99/B8/content_html.txt', 'content_tree'); 
   回复关系:   (跟贴总数:26)
  • 毛主席一生是如何评价孔子的?    [ 吃饱了骂厨子 2011-01-12 16:01:32 ] 3276字 [ 1/512/26 ]
    • 毛泽东:圣人,既得大本者也;圣人通达天地,明贯过去现在未来,洞悉三界现象,如孔子之“百世可知”,孟子之“圣人复起,不易吾言”。    [ ty889 2011-01-12 17:13:46 ] 166字 [ 0/1/0 ]
    • 毛泽东的一生,对孔夫子的态度是很复杂的,是集评论、批判、继承和发挥于一体的。    [ ty889 2011-01-12 17:11:27 ] 91字 [ 0/4/0 ]
    • "故吾国之三纲在所必去"?三纲去了,林彪及中国最大的修正主义乱臣贼子出来了!改革一上来就取消社保医保住房教育四大最基本最重要的民生保障    [ ty889 2011-01-12 17:09:25 ] 270字 [ 0/3/0 ]
    • 一边接轨,一边尊孔。中国真的又回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 122.224.244 2011-01-12 16:57:49 ] 0字 [ 0/0/0 ]
    • 【毛泽东一生的正确实践路线,本质就是儒家“内圣外王”之道————毛泽东:“帝王一代帝王,圣贤百代帝王”】    [ ty889 2011-01-12 16:56:39 ] 8842字 [ 0/1/0 ]
    • 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不信仰孔教    [ 116.112.129 2011-01-12 16:56:38 ] 0字 [ 0/10/1 ]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就是毛泽东思想!离开中国,离开毛泽东思想,谈马克思主义,都是屁话!!!    [ 代表先进的吸血鬼 2011-01-12 17:14:48 ] 0字 [ 0/0/0 ]
    • 学习毛主席、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学习继承应用、古今中外的经典。吸取营养、去其糟粕。提高道德水平。    [ 116.3.175 2011-01-12 16:54:21 ] 0字 [ 0/0/0 ]
    • 孔子像摆在天安门广场,实在是不伦不类!    [ 黄家大岭 2011-01-12 16:52:27 ] 0字 [ 0/8/0 ]
    •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    [ 雷闪浪飞 2011-01-12 16:49:41 ] 0字 [ 0/0/0 ]
    • 孔子要尊也要批    [ 125.34.62 2011-01-12 16:45:28 ] 0字 [ 0/0/0 ]
    • 人民共和国的广场上绝对容不下一尊孔子雕像,那些从五四运动原来的先烈们死不瞑目。    [ 无碌无福 2011-01-12 16:38:05 ] 0字 [ 0/19/2 ]
      • 你爱老毛,你就见不得其他人爱孔子。你,这是什么心态?说轻点,你这是卖石灰的见不得卖面粉的!说重点,你有杀害情敌的犯罪心理!    [ 222.212.96 2011-01-12 16:46:04 ] 0字 [ 0/0/0 ]
      • 人民共和国的广场上树立起了孔子雕像,这,说明了嘛?说明孔子学说已经确立为“国教”!    [ 不注册才只能跟贴 2011-01-12 16:45:16 ] 0字 [ 0/3/0 ]
    • 孔老二就是一身媚骨,当官的送给他一条鲤鱼,孔老二为了让当官的知道自己的感恩,就用鲤字做儿子的名字。    [ 125.34.56 2011-01-12 16:37:41 ] 49字 [ 0/0/0 ]
    • 打到孔家店看来是很有必要的。    [ 无碌无福 2011-01-12 16:25:09 ] 0字 [ 0/4/1 ]
      • 你还不如自己把自己阉了!    [ 222.212.96 2011-01-12 17:14:07 ] 0字 [ 0/0/0 ]
    • 老毛和类似于他这样的一大批中国士子之所以转信马主义,是因为好窝里斗的中国士大夫见到阶级斗争理论,就像是红头苍蝇见到了带血牛扒一般!    [ 222.212.96 2011-01-12 16:21:13 ] 0字 [ 0/1/1 ]
      • 反毛奸贼一一一下三滥一一一呸!    [ 难忘青山 2011-01-12 16:32:47 ] 0字 [ 0/2/0 ]
    • 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    [ 难忘青山 2011-01-12 16:21:13 ] 0字 [ 0/0/0 ]
    • 我国现行的《宪法》里的序言中说“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如今,把孔老二都又给抬出来了。    [ 绑架真理 2011-01-12 16:21:07 ] 0字 [ 0/0/0 ]
    • 昨天丝带收费让我高兴了一整天,今天却看到这个扫兴的新闻.    [ 114.93.13 2011-01-12 16:16:56 ] 0字 [ 0/2/0 ]
    • 上智下愚.不好犯上.这样就可以维稳了.多好呀. 主席则认为高贵者愚蠢.    [ 114.93.13 2011-01-12 16:13:57 ] 0字 [ 0/0/0 ]
    • 孔门主张三纲五常,毛泽东主张个性解放    [ 123.186.149 2011-01-12 16:13:47 ] 0字 [ 0/5/1 ]
      • 三纲,是战国晚期的韩非子所创造,五常,是稀罕末期的扬雄所创!那时候,孔子就死了至少三百年以上了,“三纲五常”与孔子何干?    [ 222.212.96 2011-01-12 16:23:01 ] 0字 [ 0/2/0 ]
    • 儒家是“后古薄今”,现在抬出老二,不知是“厚”前30年还是“厚”49年前?    [ 锷已残 2011-01-12 16:13:33 ] 0字 [ 0/0/0 ]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