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胡总书记的“解放”PK马英九的“戡乱”

火烧 2011-10-10 00:00:00 网友时评 1029
文章对比胡锦涛与马英九对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的讲话,聚焦‘解放’与‘戡乱’的历史评价,探讨两岸统一议题及历史创伤抚平,体现不同政治立场下的历史叙事。

  在昨天,海峡两岸的领导人分别发表了关于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性讲话,并且分别从各党的角度,回顾了辛亥革命特别是孙中山先生逝世后的历史大事。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在讲话中这样回顾孙中山逝世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的: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共同努力、继续奋斗。经过20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胡锦涛讲话中的“人民解放”,稍微熟悉现代史的人们都知道,对外而言是推翻了帝国主义的压迫,对内则是推翻了以国民党反动派为主要势力的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让中国的劳苦大众“既不做洋人的奴隶,也不做同胞的奴隶(宋庆龄和鲁迅先生语)”。而既然说到“解放”,其对立面自然就是“镇压”——在昨天中国国民党主席、“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先生的口中,就是“戡乱”。马英九昨天在海峡东岸的辛亥革命纪念大会上是这样回顾中国国民党的百年历史的

  过去百年,从开国、北伐、抗战、戡乱到保台,不知折损多少仁人志士,他们绝大多数是无名英雄,奉献了青春、牺牲了生命,却照亮了中华民国的天空。

  其中“开国”、“北伐”、“抗战”,是两岸两党共同完成的历史伟业。但“戡乱”则明显是针对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这有国民党反动派和蒋委员长若干《剿匪手本》《戡乱动员令》等历史文件在,“戡乱”正是对人民解放事业的镇压,也正是中国国民党被人民和历史所抛弃的根由所在。至于“保台”的提法,如果只针对日本和美国对台湾的虎视耽耽,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用来针对祖国的统一大业,那改写是大错特错!胡锦涛总书记昨天讲话中重温孙中山先生关于统一利害的教导,不能不说是对马英九“不统”方针的间接批评。

  胡锦涛总书记昨天最后强调和呼吁两岸要“抚平历史创伤”,这是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和意志。马英九先生居然念念不忘那“戡乱”的历史丑恶,很明显是不得人心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