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当年的感叹,现今人已无需再叹
文章分析毛泽东当年对社会主义初期的感叹,指出现今无需再叹,因历史已明辨是非。同时批判儒学尤其是中后期儒学为愚民工具,揭示孔子阶级本质及文化思想退步问题。
毛泽东当年的感叹,现今人已无需再叹
孔子现身上天安门广埸(中国的红色政治标志区),这一大事,追根究底,使起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有无社资之别,有无进退之分,以及谁社谁资……等有关争论,有了答案。历史完成了一个论证。毛泽东当年的感叹(社会主义之初,政治上的真假、是非混杂,一时难分清),现今人已无需再叹。由此,如今一切变得泾渭分明,是非对错,人妖正邪,左右真假,仙神高下,都光白于天下。
问题再清楚不过了:儒学,尤其是中后期儒学,全是愚民,都是麻醉。由于孔子、孔学的阶级本质,等级、上智、苟顺、忍辱等(封建中后期,这些东西越来越庞杂)对剥削统治阶级来说,是再好利用不过的统治工具了。孔子的各种头衔,无一不是剥削统治阶级给的,并且,通常是某一历史时期,某统治者行将就木的时候,给孔子加封的。
而两千年来,人民群众是从不屑于这些的。群众只叫孔子为“孔老二”“孔二扁”“丧家犬”“丧门星”!因为群众大都懂得,孔子成为孔圣,是有很大的笑话成分的,半是骗术,半是笑话;是拙劣文人、没头脑的剥削统治者捂不住社会矛盾时的“病急乱投医”;重举孔儒,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思想大跃退。
历史在完成大题论证之后,一切也会随之明朗化。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