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文学的生命是再现人类情感的原生态和大多数人共同价值追求倾向

火烧 2010-03-08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探讨文学的生命在于再现人类情感的原生态和共同价值追求,强调真实情感与社会现实的重要性,同时指出思想是文学的灵魂,需结合现实生活与阶级观照,揭示当前文学发展的困境与方向。

文学的生命是再现人类情感的原生态和大多数人共同价值追求倾向  

----与韩晴聊文学  

田忠国  

文学的规矩就是放浪不羁,神采飞扬。离开放浪不羁,神采飞扬就没有文学了。  

人们对文学的认识误区就是规矩。  

人类情感的原生态,是文学的生命。  

写了不是给他人看的,而是给爱人看的,所以,那样的文字往往就妙曼如歌。  

很久以前,近二十年了,史铁生先生曾说,写作,就是在黄昏到来前与爱人的一次促膝谈心,散散淡淡、自自由由。我则认为,写作是直觉的旅行。  

而这个直觉并非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源于生活。  

一个作者要力争写出感情和社会的原生态,因为文学的生命在于情感与社会的原生态。失去原生态,文学就变得苍白无力,失去了生命。只所以那些东东写得好的根本原因,在于情感炽烈而纯真,也就是深爱。  

所以,写生活时要找准情感炽烈而纯真的切入点,只有这样虚构的东东才能让人读之真实,品味无穷。把虚构的东东让读者感受到真实,你就掌握了写作的全部要诀。但在现实中,也就是为人不能有任何谎言。一个在现实中谎话连篇的作者,是写不出虚构的真实的。  

但光写自我感情是成不了文学大家的。情感,特别是爱情,就是雾中灯下之花,美丽、幻变万千,是人类美丽的情感,但它不是人类精神的最终归宿。要写社会,因为社会才是大写的人生。关注众生。你所交往的朋友,就是社会。  

如果把他们放到整个社会大背境下,他们就是这个社会的巨大投影,如果放到自我情感的圈子里,就失去了社会意义。所以,学会思考和选取社会,是一个作者的第一要务。  

当然,关注众生,普救众生,需要如佛的情怀,也需要明晰人类的最终追求。  

人类的终极追求,并非是主流社会所关注的,因为,人类历史证明,除中国前三十年外,主流社会所关注的是感官的享乐。而感官的享乐,恰恰是人类所必须摈弃的,因为,感官的享乐把人类追逐到美丽的动物园去了。  

中国今天的社会危机,也源于此。  

思想使人生美丽,但它同时也是文学的灵魂。  

所以,如果说感情和社会的原生态是文学的生命的话,思想就是文学的灵魂,是文学的精、气、神。但思想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脱离了现实生活,思想就变成了政论,而不是文学。  

当然,如果一个人再拥有毛主义的观点,烛照现实社会,并观照现实就更好了。  

所以,审美观照代有强烈的阶级倾向。  

自从文革结束,劳动大众情怀的作品就淡退出中国文学,代之而起的是资产阶级和小资情调的审美观。中国文学从此走上一条没落之路。  

伟大的文学作品总是超越阶级,但超越阶级的不是泯灭阶级性,而是站在人类未来发展的高度,观照不同阶级间的不同困惑和斗争。  

泯灭阶级属性和不同阶级间的不同困惑和斗争,是一个时代文学的堕落。  

2010-3-8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