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爱财、取财之道

火烧 2012-02-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强调爱财与道德结合,分析商品经济中财富获取的正当性,并指出社会主义阶段更应践行这一理念,实现财富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我们中华民族真是聪明,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样一个近似社会主义的观念。意思是说,君子也爱财,但不会贪取妄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会以苟且心态妄想获利,更不会落井下石,谋求私人利益,豪取强夺。一个君子假如有所求,一定是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为了正义,必定是为民求利,代众生而求。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商品经济的崇高境界。有商品经济,就要爱财。由于商品经济存在,劳动的成果是以财为标志的。劳动成果,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人要生存,没有财是不行的。同时,财又是推动人们劳动的动力,不爱财是不行的。君子也是人,也要有物质文化需求,爱财是应有之义。但是,君子目光远大,他不仅仅是看目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而是从社会和群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互动,通过我为人人,达到更大的为每个人,所以不能损人利己,危害他人和社会。从这点上讲,“取之有道”不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也是一种更好的创造财富的智慧。这也许是此观念从早期剥削阶级社会延续到现在的原因。  

在社会主义阶段,还存在商品经济,爱财也是应该的。尤其是在现阶段,商品经济处于发达的市场经济时期,财作为资本投入和增值,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能动的媒介作用,爱财是正常的。过去我们不敢承认为财和财的作用,主要是受了激进共产主义思想影响。到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成果是通过社会调节,直接转为个人生活品,按劳分配,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它不需要人们爱财。劳动从谋生手段中解放出来,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但社会主义时期做不到这样,劳动是谋生手段,劳动成果通过货币等财的形式,让人们交换获得个人生活品,爱财是必然的。财只要是劳动所得,没有什么不光彩。但是,社会主义更应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其实这在剥削阶级社会实际上是做不到的,是一个相对理想化的追求。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消灭剥削和压迫。在我国封建社会,先人就提出财要取之有道,现在就更应如此。虽然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逐步取消用剥削手段尤其不能用压迫和欺诈的手段剑财,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  

本博客更精彩http://blog.sina.com.cn/u/2153829064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