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农关注

把门打开:评兰考农民来京演出

火烧 2005-07-26 00:00:00 三农关注 1025
兰考农民来京演出引发农大学子深刻反思,展现农村生活激情与艺术魅力,触动内心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传递乡建文化与农村活力。

把门打开

——有感于兰考农民来到中国农业大学演出

中国农业大学学生  苗大雷

在我的内心深处总充斥着斗争,沉郁针对激越,现实针对理想,平凡针对伟大。这种斗争成为了一种堡垒,它掩护着我;也成为了一种圈套,它束缚着我。这也就使得,无论我怎么样地敬佩何慧丽,也不管我在生活中怎样地感受到她的影响,我依然会觉得自己没有条件跟着她走。于是,我的情绪只是偶尔地会被调起,我的豪情也不过间或地掠过,我的心门半掩着。

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兰考农民的舞台演出竟在我心中激起如此大的波澜,也让我不得不去重新思考自己的前途。已经学会“走出去”了的我,可曾懂得了“请进来”的真意?

确切地知道这次演出是在7月12日,短暂的诧异之后是无限的惊喜与满足:终于还是来了!我知道,让兰考农民的演出走上农大的舞台是何老师的心愿,从知道这个想法起,我便开始等待他们的身影、期待他们的演出,也许是“南马情”在轻轻主导吧。何老师的心愿、我的期待,似乎也成为一个结沉寂于我的心底,惊喜与满足不过是一触即发的复苏。

作为农研会的一员,我并没有参与进去,可我丝毫没有放松过对它的关注。当我在7月14号看到网络上的宣传时,我惊呆了。从学校的最高领导到基层干部,从关注“乡建”的社会名流到不明“乡建”的普通人,这拟订的嘉宾名单就向人展示着它所期待的意义,它面向“主流”与“非主流”,也期待着更多的关注。我知道这是农研会惯用的宣传攻势,我也知道它的效果未必会真如人愿,但我的期待更加高涨,我的情绪再掀波澜。只是我无法体会到它的真正意义,我甚至也不想去揣度它可能产生的意义。

平淡的入场,平静地开场,而节目主持人的亮相却激起了千般潮涌、万般喝彩,尤其是来自兰考的衡生喜老先生。他不是农民,可他是兰考农民的亲人,更是兰考农民文艺节目的领路人——他的装束是奇特的,白衬衫、红领带、灰黑西裤,这不是他的日常装扮,也不是他的训练服饰,可这是他所随身携带着的精神装束的新装!他用神采奕奕传递自己的矍铄,他也用声音的高亢表达着自己的自信,他更用深情扣击观众的心,也带起他所珍爱着的节目。

听,欢快的音乐响起来了;看,活泼的《丰收秧歌》扭起来了。没有美妙的歌喉,却有激荡的伴奏曲;没有五彩缤纷的服装,却有统一的鲜亮;没有婀娜的舞姿,却有淳朴而真实的生活,还有一颗颗火热的心。我情不自禁地鼓掌,我不可遏抑地拍手去相合音乐。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反映出自己的生活,她们向人说明田间劳作并非只有枯燥,它还可以欢快;她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家的爱、生活的情,她们向人展示农村生活并非单调,它也可以充斥豪情!越来越多的人鼓掌,越来越多的人去拍手相合,如果说在场的乡下人是出于自己对农村的理解与感情的话,城里人会是为了什么?是为他们感受到的农村的欢悦与激情,还是为城市的冷漠与单调?当清幽的《太极刀》乐曲响起,当老年人的闲淡展现于人前时,众人的心头是否会泛过差距之感呢?我的心头竟有不合时宜的些许沉重,而我也发觉自己是早已习惯农村生活的,三年的城市生活并没有让我对它产生太多的留恋与依赖。

《吃亏歌》、《盼望农大来我村》,兰考人用豫剧向观众献礼,那是乡土乡音,也是地方精华。与专业人士相比,他们的表演少了高雅的技巧,也少了唱腔的悠扬,可他们却用心传递了自己的感受,也用情表达了胸怀。是啊,谁才是“乡建”的真正英雄呢?吃亏者代表了当地干部,而盼望者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至于其他无论如何也不过是一种外力罢了。兰考人应该自豪,兰考人应当骄傲,他们中间有奉献者,他们之中有踏实的实践者,他们的期待与呼唤不更向我们传递着一种激情吗?何老师的心门是开放着的,她的行动也是扎实的,这足以让许多人去慨叹,去反思。

《辣妹子》是流行乐曲,它的舞蹈自然就应该是充实而饱满的,可我们却看到了不成熟,看到了零散。不过,大家依旧慨叹,也依然盛赞,毕竟她们是在两个小时内学完的,她们是分段学成后做的统一与结合,舞台上的不成熟、零落的背后却是平实与真挚,也是学习的信心与创造的激情。就为这,还有谁要说农民的愚昧与自私吗?还有谁不为她们的精神所感怀吗?《谁说女子不如男》,经典豫剧被她们赋予了新的意义,她们用旧曲唱出了新意,唱出了妇女参与新乡村建设的激情与决心,也唱出了自己作为建设新家乡的主人的豪迈!我听出了她们的韵味,我也看到了她们脸上洋溢着的豪情,而起码那豪情明显地是被众多观众感受到了的,因为他们在畅怀地笑,在欢跃地鼓掌、惊叫!

当《水调歌头·兰考乡建》的伴奏想起了,我全身酥麻,我首先感受到了音乐的悲壮;当朗诵声响彻大厅时,我变得激奋非常,那声情并茂真的产生了催人奋进的效果。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艰辛在此时交汇,往事的沧桑与梦想的激昂在此刻碰撞!悲壮是历史的号角,惨烈是现实的动力,而希冀则是未来的前程。“长忆草场地,几回赴翟城”,农民并不甘心于现状;“中原乡建,当数齐聚诸仁雄”,知识分子雄心勃勃;“浩叹‘三农学子’,唱彻贺村南马”,当代学子意气风发。这些详述着过程,也赞叹着英雄,更张扬着无限的生命力!“狂鼓开舞万程,敢问晏公梁公,磅礴几时通?六乡起四社,红日冉冉升”,这里有着无可明述的兴奋,其中蕴藏着无从谈起的自豪,而它更似一种宣言:激情与豪迈,我们追随着您;光荣与梦想,我们追赶着您!

锣叉声响起,那是衡生喜指挥的声音;腰鼓声震起,那是众演员跳动的音符。这个节目的出现自然而平常,它敲出了真挚与活跃,它赫然地表现出农民的生动,它将演出推向了最高潮——全场为这节目的欢快而欢呼,为它奏出的振奋而激荡......

我最不愿在当时去想一件事情的意义,而我却听到了它的意义。“今晚,我为农民们的热情和努力而感动……农大开高校之先河,使农民朋友走进校园,希望其他高校也能像农大学习,走进乡村,把文章做到泥土里”,温铁军先生自然是有他的深意的,他看重“乡建”,他实践乡建,而最重要的是他期待着真正的“和谐”,期待着农村的发展与繁荣。也许我不能真的理解他,但我知道,农大首先为农民开了一扇门,这是一扇由乡村通向城市的门,这也是一扇农民走回“农业高等学府”的门。“这是二十多年来少有的各个不同群体的人们团结在一起进行的大联欢” ,玛雅女士似乎也是说这晚会开了一扇门,一扇农民与市民联欢的门,一扇农民走向真正“国民”之路的门!

也许他们所说的意义是真的,而我也确实希望它是真的。只是,我依然想请每个城里人想想,不管是地区之门还是心门,你们是否向乡下人打开了?而我,更会要求自己去想,自己为何会半掩着自己心门?选择考研的最终目的又究竟是为了什么?

剩下的事情还很多,接下来的路还很长,而我想说:把门打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