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台词的语境比较扯淡

火烧 2011-02-17 00:00:00 文艺新生 1039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台词语境被指不真实,不符合历史背景,引发对文艺创作真实性的讨论,强调应还原时代语境,避免刻意迎合。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台词的语境比较扯淡

高卧故园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部电视剧,在时下之中国播出,颇有些激励的作用,因为现在是转型期社会,既是战略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有必要用伟大祖国的成就来凝聚人心,现在也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外侮,所以也需要“站起来了”的资本,“两弹一星”无疑是最大的资本。

   

文革是党史的一个敏感之处,我观今日诸书籍、剧作都处理的都不是很好,其实也很简单,实事求是就好,你写什么时代的书,拍什么年代的影视剧都要使用那个时代的语境,现在的影视剧在这方面特别扯淡,比如有的古人讲话嗲声嗲气,有些神仙鬼头鬼脑,一看就起鸡皮疙瘩。《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部电视剧在语境上,也难以给人以历史的真实质感,一听就脱离实际。

   

其实,有时我们文艺创作,不必太做作,比如为了处理文革与建设成就的关系,非要把当事人写成口头上如何苦撑危局,如何抵制文革,这不太符合史实,其实反对文革的人不少,但是不是口头说出来?说出来是不是也没事?如果说出反对意见来,会受到迫害,谁会一直放在嘴边反对?如果说出来也没事,那文革迫害人似乎又不成立了。恰恰相反,那个年代,一般人作报告或者是讲话往往会说“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就说“依靠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指引下”、“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就”,这才是那个时代的语境。当然,我们知道了,那些人说这些话都是违心的,人民中的大多数是反对文革的,他们违心说这些话仅仅是当时的历史条件而已。你就这样拍,效果就会很好,至少比拍出来一看就假得要命要好,大家也不会就真的失去自己的辨别能力,你非要拍一个假的扯淡的历史剧干啥!

   

按照历史决议的说法:“这一切绝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会取得大得多的成就”。 这才是历史的正解,你就按照当事人的说法拍出来,符合当时的语境,要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