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低俗的不是“小沈阳”,而是社会

火烧 2009-04-3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低俗并非小沈阳,而是社会风气的反映。分析社会价值观崩塌与物质欲望膨胀导致低俗盛行,强调文艺对社会的映射作用,呼吁重建价值体系。

低俗的不是“小沈阳”,而是社会

  同样的道理,好忽悠的不是“赵本山”,而是精英权贵。

  文艺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没有相应的社会环境,文艺不会引起大众的共鸣。没有引起受众的共鸣,那肯定就是一部失败的作品。作为艺人,他们能做什么呢?他们能做的无非就是用他们相对敏锐的眼睛和表达能力,将社会现实在舞台上进行重构。当然,文艺也可以对社会潮流产生一定引导的作用,但相对于精英阶层的言传身教,文艺对社会风化的引导作用,显得微不足道。

  很多人谴责小沈阳的低俗,但他能走红,说明他低俗得很有“市场”。他的市场在哪里?就在饭局中那些酒囊饭袋们的黄色段子里;在一声声心领神会又猥亵不堪的笑声中;小沈阳们庸俗了,他们笑了,姑娘们或真或假的羞涩了,于是一场以堕落为目的的竞赛在演员和观众之间展开。没有最低俗,只有更低俗,一场比一场更“精彩”。演员和观众是有互动的,演员低俗,观众逃不脱责任。而观众来源于社会,低俗的社会,是低俗观众的土壤。

  社会风气的形成是复杂的,但再复杂的运动都有迹可寻。社会风气其实不过是社会整体价值观在精神生活中的反映。为什么会形成层低俗的社会风气?为什么在精英权贵中间已经某些低俗的东西已经成了某种“文化”——比如不久前贵州习水县的“嫖宿幼女”,比如刚刚暴露不久的陈绍基包养二奶。这些不过是社会整体价值观低俗的反映罢了。社会整体价值观是如何低俗下来的?共产主义信仰在某个群体里集体崩塌,而自己又没有能力构建一套新的价值体系,于是只好用物质欲望替代价值观,但欲望这个东西如同潘多拉魔盒,打开了就不容易关上,现在既然打开了,要重新关上就很难。“小沈阳现象”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成果罢了,更严重的问题还在持续发酵中。

  顺便说说赵本山吧,其实赵本山的忽悠根本就不算啥,他不过在舞台上表演一下罢了。真正的大忽悠怎么会轮上他。那些忽悠打左灯向右转、去天津却说到廊坊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忽悠。谁主导一个群体,那么这个群体必然带上他的个性特征。问题就这么简单,只是话不能说明白罢了。

  遗憾的是,现在中央不再强调“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了。当然,精神的东西必须建立在物质基础上,“八荣八耻”没有相应的物质基础,是没有办法推广的。也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