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为“天人合一”正名

火烧 2010-04-1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针对‘天人合一’被误解为环保概念进行正名,同时反驳‘学而优则仕’的翻案说法,强调训诂学与《论语》原意,指出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实为维护社会不公,呼吁以正确角度解读古文。

          刚看到“乡”里的一篇文章,要为“学而优则仕”翻案,所以就有了凑热闹的心,我也翻个案。

          翻案前,我先纠正那个叫“就信毛主席”的仁兄的错:首先,那个“优”字也有“优良‘的意思,你为什么只取"优闲"这个意思?说你的根据。在训诂学中《诗经》的解释顾然权威,但是不能用《诗经》包揽一切。再说那个“仕”字,就当做官讲,因为孔子官迷心窍,周游列国为了什么,就是为官嘛,子夏是他的高足,不谈当官就怪了。还有,《礼运》的话,你先弄清楚“公”和“家”的本意。至于日本话里如何如何,全不能当真,我承认日本文字里有古汉语的影子,但是早就被篡改,阉割迨尽了,不可当真。举例:“促膝谈心”这个词,在日语中有脱光衣服近距离面谈的意思,你敢用这个日本意思解释古汉语中的“促膝谈心”?!

        你说的那个“学而优则仕”在《论语》子张十九中,全句两种解释,一个意思:当官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去当官;还有《玉篇》上也引用了这一句,它所据的《论语》,要比现在的都要古老,语句一样,只不过语序倒了过来,但是意思是一样的。另一个意思如果依那个古本是这意思:学习优良就要做官,官做得好,有了余力,就要学习。孔子的学问就是做官的学问,他就盼学生当官。他容不得他的学生干别的,这个可以细读“樊迟请学稼”哪一段。尤其细读樊迟走后,孔子怎么骂他的话。

       说我“这个天人合一”吧,此语出自汉儒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他的本意是要用自然界存在的大小,强弱,高低,明暗……等等的对立现象来比附人世间的种种不公,不平等,为的就是证明这种种不公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这是伥鬼唱给恶虎的谀词,是狗子求骨头的摇尾。可是现在这个语句竟然有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概念,好恶心!绝对的以今释古。

        弟兄们,乡亲们,说的不对,别客气拿出根据细评细批啊!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