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仕”的正解
有人搬出朱熹来试图证明儒家的“学而优则仕”不是“读书做官”的意思。这才是真正的“断章取义”。因为同样在《论语》中,也有这样的话: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第十五)
“禄”的什么意思?《周礼·天官大宰》“四曰禄位,以驭其士”,“注:禄,若今月奉也。”也就相当于今天的薪水。在孔子的时代,“禄”的来源显然就是“仕”。因为孔子说得明白,“耕也,馁在其中矣”。靠种地是要饿肚子的。孔子的所谓“谋道”不过是“曲线谋食”。孔子的这段话与子夏的“学而优则仕”实在是一个意思。因为中国有尊孔的悠久历史,又有“为尊者讳”的传统,人们包括一些学者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美化孔子。有人断章取义,摘出孔子的“忧道不忧贫”来证明孔子把道德看得高于物质生活。其实把整段话联系起来看,孔子轻视劳动人民的立场是很清楚的,为了做官而读书的意思也是很明白的。
又,“学而优则仕”郑玄的《正义》解为:“古者大夫士,年七十致事,则设教于其乡,大夫为大师,士为少师,是仕而优则学也。学至大成乃仕,是学而优则仕也”,而朱子的《集注》注的是:“优,有余力也。仕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余。然仕而学,则所以资其仕者益深;学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
温按:郑玄解“学而优”为“学至大成”,“大成”显然是“优秀”而不是“饶也”的意思。朱熹讲“优,有余力也”,那么“学而优则仕”可以解释为“学习有余力就做官”,“做官”倒成为学习的“业余活动”了。但质之历史和现实,有谁是用学习之外的余力去做官的呢?再说,郑玄比朱熹离孔子的时代近得多。一般说来,时代离得越近,对语言的了解越多。单从这一点,也可以估计出,郑玄的解释应该比朱熹的可靠。
尊孔和反孔是复杂的历史现象。尊孔和反孔的都有政治的和学术的两种。政治的尊孔者如历代帝王及近代的袁世凯,他们尊孔是取孔子学术中利于统治的部分。学术的尊孔者中有郭沫若、梁漱冥等,他们治学是认真的,人格是高尚的。反孔派也是一样。著名学者张岱年提出,尊孔的时代过去了,反孔的时代也过去了。张岱年主张柝古,这是十分正确的。
温晋根2006年5月12日
相关文章
- 三国里面司马懿怎么死的 诸葛亮与司马懿谁更厉害一些?两人军事才能大PK
- 张大仙玩司马懿教学 司马懿为何没听张A的意见?张A为何放弃曹操?
- 三国里面司马懿怎么死的 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比谁更厉害?诸葛在军事上不如司马?
- 三国里面司马懿怎么死的 不是司马懿!三国2名将让诸葛亮头疼其中1员还是自己人
- 司马懿之军师联盟 古人也秀身材:司马懿能睹自己后背,刘备能见其耳?
- 司马徽和司马懿什么关系 古人秀身材:司马懿能看自己后背 刘备能见双耳
- 三国里面司马懿怎么死的 揭秘:司马懿警告诸葛亮的肺腑之言究竟说了什么?
- 三国里面司马懿怎么死的 三国史上打得司马懿吐血:诸葛亮竟拥有秘密武器
- 司马懿怎么死的 诸葛亮和司马懿到底谁更厉害?这一战足以说明问题
- 司马懿对郭嘉的评价 司马懿小时候的故事:司马懿盗书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