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成思危:不赞成经济学家大量担任公司独立董事

火烧 2006-01-09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成思危指出经济学家不宜担任独立董事,因缺乏企业管理经验,难以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他强调独立董事应具备企业管理背景,提升资格门槛,强化监督机制,完善公司治理制度。

2005年3月,成思危做客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月7日电(记者江国成)知名学者成思危7日表示不赞成经济学家大量担任独立董事,这是因为经济学家本身不是从事企业管理,难以发挥捍卫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作用。

    他在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中国证券报》举办的第10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说,现在很多公司聘请知名经济学家担任独立董事。一个经济学家可能当好多家公司的独立董事,但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不赞成经济学家大量担任独立董事”,因为经济学家本身不是搞企业管理,他们擅长于宏观经济研究,但有多少人能看懂会计报表?如何识别企业在会计报表等方面的猫腻?在国外,担任独立董事的70%以上是对企业管理有经验的,甚至是别的公司的高管,没有利益冲突的。”

    他认为,独立董事除了任职条件外,责权利都得考虑,报酬太高会被管理层收买,报酬太低没有积极性。独立董事应该行使职权的手段,现在独立董事开会才拿到企业提供的资料。在国外,独立董事担任企业薪酬委员会主席,企业审计委员会主席必须由独立董事担任,所有的文件开董事会前15天发放到独立董事手里。

    他解释说,薪酬委员会主席如果不是由独立董事担任,而由企业内部人士出任的话,那很可出现公司自己给自己无节制发放薪水奖金的现象。独立董事的辞职制度也应规范,不能公司出了问题就辞职离开,要承担连带责任。

    他说,国务院最近批转了《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对完善公司治理制度进行标本兼治。治标要加强监管,治本要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有人认为公司既有监事会又有独立董事,是一种重复,监管成本太高。监事会主要代表大股东和企业职工的利益,独立董事应该代表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这两者是不同的。在对大股东和公司职工有利的情况下,监事会可能就会对损害公众投资者的行为给予批准或视而不见。

    他认为,现行独立董事机制确实有一些问题。独立董事都是大股东聘请的,请的是好朋友或支持大股东的人,容易站在大股东一边说话。另外独立董事的资格没有明确规定,资格太低谁都能做,应抬高任职资格。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