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真的有支神勇的特种部队吗?
蒋介石真的有支神勇的特种部队吗?
昨天本人发表《蒋委员长卫队英勇善战,南京是如何沦陷的?》(下简称“蒋文”)一文后,今天有网友在乌有之乡发表一文《蒋介石秘密特别卫队:抗日战争中的中国特种部队》(来源于东北新闻网)(下简称该文),指出:
“但是,这支卫队是实际存在的,那位楼主大概只看了那些材料的前一部分,没有看到后一部分。后一部分是说,当蒋介石听说这支卫队被调上前线后,就大骂唐生智,命令卫队返回营地。在卫队返回途中,预先潜入南京城的日本间谍得知了卫队的营地位置,当天晚上派飞机轰炸,卫队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大约二百人逃脱。逃离的二百人后来绝大多数加入中统和军统,后来去了台湾。”
然后该文作者又把来自东北新闻网的文章粘贴了一下,以此证明确有此事。殊不知在当今美化蒋介石丑化共产党的时代,一切造谣污蔑都成了可能。但是造谣的事情因为不是真实发生的历史,其中必然会有漏洞。为此,笔者又搜索了一下网络,指出该文的漏洞,以作为的“蒋文”的补充。关于“蒋文”已经指出的该文漏洞,本文不做重复,下面从其他几个方面戳穿它的漏洞:
1、南京保卫战中中国参战部队中有没有第5军的战斗序列?
笔者搜索了一下百度百科“南京保卫战”词条,在中国方面参战部队里写道:
“第2军团(第41、第48师);第66军(第159、第160师);第71军(第88师);师长孙元良,德械部队,时为中国最精锐部队;第72军(第87师);师长王敬久,德械部队,国民党精锐军;第74军(第51、第58师);第78军(第36师);第83军(第154、第156师);军长叶肇、副军长邓龙光 ;教导总队(第103、第112师);队长桂永清;宪兵部队三个团。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副司令——罗卓英,约10余万人。”
由此可见,根本没有所谓的第五军。该文的作者把曾经隶属于第5军而当时隶属于第71军的第88师参加南京保卫战当做第5军,这就非常可笑。事实上1937年12月份南京保卫战时,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里面根本就没有第5军这个番号:
“第5军原为粤军李福林第3军,1925年7月国民政府成立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5军,下辖13、15、16师。1929年该军被缩编为师。1929年3月以鲁涤平部编为第5军,下辖第7、第18、第48师。该军参与讨伐西北军,隶属1路军。1930年中原大战后改辖第50师。1931年该军番号撤消。1932年2月国民政府以第87师、第88师合编为第5军,任命张治中为军长。下辖87师,师长王敬久(辖2个旅)。88师,师长俞济时(辖2个旅)。参加淞沪抗战。淞沪抗战结束后于6月撤消番号。 1933年2月以18军52师、59师编为第5军,任命罗卓英为军长。但该军军部在尚未组织完毕时,该军2个师即在江西宜黄被红军消灭。是年6月以92师、99师合编为第5军,军长薛岳,副军长刘绍先。下辖梁华盛92师(辖3个团)和郭思演99师(辖2旅4团)。1935年5月郭思演接任副军长。傅仲芳接任99师师长。红军长征完毕后该军番号撤消。 1939年2月以徐庭瑶新11军改编为第5军,军长徐庭瑶,杜聿明代理军长。6月俞济时接任军长,杜聿明仍代理军长。11月杜实任军长。 是时,该军序列为:军长杜聿明。下辖200师,师长戴安澜。荣誉1师,师长郑洞国。96师,师长余韶。”
从上文可以看出第5军番号数次撤销,数次重建,而红军长征完毕(按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到达陕北吴起镇的从而结束长征的时间应该是1935年10月左右吧,若按红军三大主力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则为1936年10月左右)到1939年1月之前,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里面是根本没有第5军这个番号的!
2、南京保卫战时日军参战部队中有没有梅村师团?
同样,笔者搜索了一下百度百科“南京保卫战”词条,在日本参战部队里写道:
“日本军队由华中方面军任主力,主要由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构成。此外,还有通信部队、铁道部队、航空部队、工兵部队、兵站部队等。华中方面军 - 司令官:陆军大将 松井石根 ;上海派遣军 - 司令官:陆军中将 朝香宫鸠彦王 ;第三师团先遣队 - 联队长:陆军大佐 鹰森孝 ;第九师团 - 师团长:陆军中将 吉住良辅 ;第十六师团 - 师团长:陆军中将 中岛今朝吾;山田支队(第十三师团一部) - 歩兵第百三旅团长:陆军少将 山田栴二 ;第十军 - 司令官:陆军中将 柳川平助 ;第六师团 - 师团长:陆军中将 谷寿夫 ;第十八师团 - 师团长:陆军中将 牛岛贞雄 ;第百十四师团 - 师团长:陆军中将 末松茂治;国崎支队(第五师团歩兵第九旅团) - 支队长:陆军少将 国崎登。”
从上文得知,南京保卫战中,日军成师团建制参战的分别是吉住师团(第九师团)、中岛师团(第十六师团)、谷寿夫师团(第六师团)、牛岛师团(第十八师团)、末松师团(第104师团)等师团,根本没有所谓的梅村师团!而事实上,日军参加攻击中华门和雨花台地区攻击的是谷寿夫师团即第六师团!
3、装备了冲锋枪的部队就很厉害了吗?
该文胡吹:“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雨花台响起了德式冲锋枪的怒吼,大吃一惊的梅村刹那间大脑一片空白。”
好像冲锋枪很厉害似的。事实上,冲锋枪发射的是手枪弹,在短距离攻坚战中具有火力大威力猛的特点,可以用于短距离的火力压制,因此主要用于冲锋攻击战以及城市巷战等,在防御作战中大量使用冲锋枪可以说绝对是缺乏军事常识。防御作战讲究的是轻重武器、长短武器的合理配置,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并形成若干个交叉火力点,而且要有一定的防御纵深(我真不知道这600人 25米 每个人的防御正面是如何配置的)。
而冲锋枪普遍具有射程近的缺点,现代冲锋枪的有效射程仅为150 -200米 (据说二战时期的冲锋枪有效射程仅为50 -100米 )。而日军装备的三八式步枪,有效射程 600米 , 1000米 外仍有杀伤力。这就是说,人家在你的有效射程之外而你却在人家的有效射程之内,在你还没有打到别人之前,别人早“砰”地一枪把你给毙喽!要说火力和射程,轻重机枪绝对超过你冲锋枪,只不过冲锋枪携带方便罢了。
而我在蒋文中早就指出:“虽然在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不在少数,但是那都是是占尽天时、有利地形以及人和的情况下实现的。雨花台地区虽然有山,但并不是什么非常有利的地形,而且也没有什么特别坚固的工事。蒋委员长的卫队应该全部是步兵吧,就算每个营都有30挺轻重机枪,也就是不过60挺;而日军轻重机枪就有342挺,还有50余门大炮,100个掷弹筒。你600人部队,即便是钢铁打的,能顶得住这么重的火力?开玩笑!而且,你抗击着20000多的日军(进攻雨花台和中华门的是倭寇精锐第六师团)。”即便你的部队再厉害,日军的那16门山炮和36门野炮完全可以在几千米外摧毁你的防御工事,并且将你射杀!更何况日军轻重机枪的有效射程均在 1000米 以外!
有些人电影看多了,认为特种部队会对战争起到决定性作用。这完全是一个误区。事实上,二战时期的战争都是依靠大兵团作战,中国战场虽然没有欧洲战场那样波澜壮阔,但是在抗战初期的几次会战,其规模也是比较大的,特种部队可以在某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就像现在所说的斩首行动之类),但绝不可能起到决定作用。要不,每个国家都只要建立特种部队而无需建立其他部队就可以取得战争的胜利了!再打个比方,有人以为卫队似乎很厉害,但是你再厉害,能更野战军比吗?比如说拿我军保卫党中央的部队8341部队与我军的38军的实力相比,前者对后者无异于以卵击石。警卫部队的作用在于掩护首长转移并为调集其他部队赢取一定的时间,要想取胜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4、杀敌上千自伤五十?真的可以进吉尼斯世界大全了!
该文说到:“梅村亲自带领敢死队,拿着当年从蒋介石手中赢得的宝刀,与中国宪兵在阵地上拼起了刺刀,然而中国宪兵也以硬对硬,上上枪刺与日军展开肉搏。终于,号称天下无敌的梅村师团,在黄昏时分倒在了中国宪兵坚忍不拔的精神的面前,仓皇地丢下上千具尸体撤退。”
真是不着边际地胡吹!谁都知道,在肉搏战中,一个是拼士气,另一个是拼人数。两万余人的日军精锐部队竟然在肉搏战中不敌区区六百人的中国军队,难道中国军队的士兵都是体力无限并且是刀枪不入的人吗?兵家常说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而该文中仅日军的尸体就留下了1000多具,如果加上受伤的(至少伤往比例至少应该是2:1吧),此战日军伤亡至少有三千多人吧,而自己仅牺牲50余人。真是天方夜谭哪!
根据百度百科:“南京保卫战打死日军三千余人,打伤九千余人,合计毙伤日军一万二千余人。”也就是说,仅仅这600多人消灭的日军就占该战役中日军伤亡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而且自己仅仅牺牲50余人!如此大的差距,足以让日军其他几个师团汗颜!这次战斗简直可以上世界各国军事院校的著名战例了!可惜,我从来没有看到有哪个国家把此战收入战例——因为在世界战争史上根本就不存在有这么一个战例!
5、其他网友对该捏造事实的谣言文章的全面批驳。
通过搜索,发现有一篇来自中华网论坛的全面批驳该文的文章,该驳文作者事实上在2009年时就对那个捏造事实的谣言进行了全面批驳,在此我粘贴出来分享给大家: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17/22/94/8_1.html关于蒋介石的委员长特别卫队的辟谣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09-07-21 17:15 发表于:《理工大佚事》 分类:未分类/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南京保卫战的梅村师团/几百中国宪兵大战数万日军
中国宪兵并不是神。 ROC的后备宪兵论坛 http://lin.homeip.net/mp/thread- 2879-1-1 .html
国军的战史
MP 269C 超版宪令部史迹馆采访原件
南京保卫战--我宪兵部队作战经过:中华民国後备宪兵论坛
(一)、我宪兵部队於光华门、明故宫守备队遭受由中山门进迫之敌猛攻,激战近日,我宪兵部队以寡即众,奉命缩短战线,退守淮清河、逸仙桥之线,力阻顽敌前进,并给予敌严重打击!
於 十二月十二日 在敌优势兵力下,城墙被炸开数处缺口,京畿战斗至斯已濒危境。
敌水、陆夹击,无辜同胞惨遭枪杀,横屍遍地,江水尽赤,我宪兵副司令萧山令目睹敌骑嚣张,义愤填膺,决以死报效党国,当即指挥官兵,与敌展开殊死战,卒以众寡悬殊,弹尽援绝,壮烈殉职。
(二)、我宪兵部队於南京保卫战中,动员官兵六千四百九十二员增援光华门,守备清凉山、明故宫等处阵地。
忠贞宪兵血战四昼夜,均能忠勇奋发,杀敌至,殉难官兵自萧副司令以下一千二百一十员,受伤官兵五十六员,生死不明者二千五百八十四员。允称壮烈!兹追志如次,藉励忠勤。
王炳毅 的辟谣:
【金陵了望报道】笔者去年读到的《“中国宪兵”,六百人击退两万日军》一文与抗战历史档案、抗战史料中有关1937年底的南京保卫战的记载大有出入,严重失实。作者署名 “谢海云”或“文史”,姑以“文史”先生称之。该文先后刊登于《文史春秋》、《海内与海外》等多家刊物,又被《作家文摘报》等多家报纸及网络上反复转载,以至于有年轻人疑惑地向笔者发问:“当年国民党宪兵部队当真那么神勇无敌吗?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日本鬼子怎么攻城几天就得了手,还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惨案’?”笔者认为写作历史纪实文章应忠于史实,断断不可胡编乱造,贻笑大方!现就以下几个问题质疑于“文史”先生。
“中国宪兵”当真以六百人之众击退两万日军吗?
这里,不妨看看作者“文史”的一段原文是怎样描写的:
两万多日军对两个营中国士兵的战斗,成为了梅村师团历史上最大的耻辱。600名中国宪兵,平均每个人防守一段 25米 长的阵地,平均每个人要面对50名日本甲种师团士兵,战斗从早上打到黄昏,一批批日军倒在了雨花台上,始终不能前行一步。日本人自己后来都有描述,说:“‘三八大盖’在对方铺天盖地的弹雨中简直就成了一根烧火棍。”梅村师团也不愧是日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始终攻击不止,在最危急的时刻,梅村亲自带领敢死队,拿着当年从蒋介石手中赢得的宝刀,与中国宪兵在阵地上拼起了刺刀。然而中国宪兵也以硬对硬,上好枪刺与日军展开肉搏。终于,号称天下无敌的梅村师团,在黄昏时分倒在了中国宪兵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前,仓皇地丢下上千具尸体撤退。
“文史”的这些叙述令不了解抗战历史又缺乏军事常识的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后热血沸腾,感到过瘾、解恨。正因此,笔者感到有责任撰文细细澄清史实真相。
“文史”说,“中国宪兵”是由纳粹德国特种部队教官勃洛姆训练而成的“王牌特种部队——委员长特别卫队”,代号“中国宪兵”,于1934年在南京国民党政府的阅兵大典上现身,令“日本大使脸色苍白”。又称阅兵后,日本特务情报机关就接到土肥原贤二(其实当时他是日本驻华北特务机关长,并不在南京)从南京发来的密电,称“中国宪兵极其强大”。其实,“文史”先生恐怕连抗战初国民党宪兵的基本情况都没搞清楚。
当年宪兵共有8个团,其中宪兵3团长驻北平,而驻扎于南京的是宪兵一团(团长张镇又兼宪兵司令部参谋长)及以刘炜为团长的宪兵5团。宪兵部队确实参与了悲壮激烈的南京保卫战,而且宪兵副司令兼南京代市长萧山令还在城破之日的撤退途中中弹牺牲。但这两个团宪兵主要承担的是维持城内秩序与安全任务。其中有一个营在龙潭一带抗击日军,归第十军军长徐源泉指挥。另有一个营的宪兵于 12月11日 奉萧山令之令押送军火开赴中华门外雨花台,并留下增援守军,但仅参战一天便死伤过半,所把守的隆昌寺失守。第二天中午雨花台阵地全线失守。
此役,守卫战略要地雨花台一线的是孙元良的88师、守卫光华门、红毛山、通济门一线的是87师(师长王敬久兼72军军长)和守卫下关和幕府山的36师(师长宋希廉兼78军军长),这3个师才是德国军事顾问团训练出的国军精锐部队,一律为德国陆军装备,火力配备强,官兵给养足,各师还配置有两个野战山炮营。在“八.一三”淞沪大战中,这3个师担任作战主力,予敌以重创,己损也严重,撤至南京后补充的万余新兵后战力便大不如前。在光华门至雨花台一线的南京保卫战的3天血战中,尽管官兵前赴后继,英勇作战,且多次与日寇拼刺刀,但仍抵挡不了有飞机、重炮、坦克支援的凶恶的日军。结果,88师264旅旅长高致嵩、 87师259旅旅长易安华、团长程智等70余名指挥官英勇牺牲,万余官兵伤亡,残余近万官兵在日军破城后被迫放弃抵抗,大都遭日军屠杀,逃过江生还的官兵不足千人。这是我国近代史上至为沉重惨痛的一页!
文中的谬误何其明显何其多。
“文史”先生在文中称:“南京保卫战中守卫雨花台的是张治中的第五军”云云,这便是一错——张治中根本与南京保卫战无关。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之际,张治中奉蒋介石之令率领第五军开赴上海,支援蔡廷锴、蒋光鼐的十九路军,与日寇血战经月。1937年“七.七”事变前,在青岛养病的张治中被召回南京,出任京沪警备司令长官。“八.一三”战火燃起,张治中主动请战,出任第三战区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坐镇上海南翔镇再次指挥87师、88师等5个师,主动出击日寇。因多次在战略指挥上与刚愎自用、并不太懂军事战略的蒋介石产生矛盾,张遂于 9月23日 辞职回家乡巢湖养病,后改任大本营管理部长,又于11月初出任湖南省主席。可见南京保卫战中,张治中早就不是第五军军长了。“文史”先生居然在文中向壁虚构,张冠李戴,实不严肃!
该文又说“鉴于因为没有蒋介石的命令任何人都无权调动中国宪兵,这支部队……唐生智(为临危授命的守城军总司令)痛下决心,冒着被枪毙的危险,与中国宪兵旅长易安华密谋,调动了中国宪兵两个营的兵力去雨花台接防”。且不论两营轻武器装备的宪兵是否可能在连天炮火的激战中接替下88师万余官兵的各阵地防务,单就易安华身份来说就又搞错了。国民党军宪兵部队不设旅级,司令部以下只设团、营、连编制,其时易安华乃87师259旅旅长。他在淞沪战场率部作战立有战功,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当月12日在雨花台西峰石子岗指挥作战时中弹牺牲,他与宪兵部队实在搭不上边。
最令人哑然失笑的是,“文史”先生在文中煞有介事地称:“攻击雨花台的是日本甲种师团梅村师团,师团长梅村是蒋介石在东京留学时的同班同学,并且曾经因为决斗胜利而获得了蒋介石的家传宝刀,这件事情也是蒋介石青年时代的奇耻……”“梅村师团也不愧是日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始终攻击不止,在最危急的时刻,梅村亲自带领敢死队,拿着当年从蒋介石手中赢得的宝刀,与中国宪兵在阵地上拼起了刺刀”……
蒋介石在日本只读过初级预备军校性质的振武学校,而日军中佐以上军官均须毕业于帝国陆军大学或士官学校,蒋介石怎么与梅村师团长成了“同班同学”?笔者查了几十种有关蒋介石生平传记和年谱的书,均未见到“东京比武失宝刀”之类的记载。抗战档案史料也都明白记载着:1937年12月初进攻军事重镇雨花台的日军主力,是谷寿夫中将指挥的精锐凶悍的第六师团,又有助攻的16师团两个联队及伪满洲国军于芷山旅共2.6万余兵力,经3天激战后攻入中华门。谷寿夫师团进城后,城南地区至少七八万军民惨遭该师团屠戮。1947年谷寿夫被中国军事法庭引渡回南京,经公审后被押往雨花台枪决。“文史”先生为何置确凿无疑的史实于不顾,隐去谷寿夫这个噬血恶魔的名字及部队番号,却生造出一个梅村师团呢?况且《中国抗日战争史》《民国档案1937-1938年卷宗》及日本近年部分解密的《帝国陆军东亚作战档案》等史料均明确记载着,1937年12月初分3路围攻南京的日军为隶属于华中派遣军(总司令为松井石根大将,参谋长兼13 军军长为柳川平之助中将)的第六师团、第九师团、第十二师团、第十六师团及第五师团之一个旅团,共9万兵力,师团长分别为:谷寿夫、牛岛之胜、稻叶五郎、中岛今朝吾,哪有一个叫什么“梅村”的?“文史”先生的写作态度太不严肃。
编造一个“悲剧结尾”为自圆其说?
“文史”先生在文章的最后一节“梦中遭轰炸,几乎全军覆没”中,煞有介事的写道:“……战斗结束后,兴奋的唐生智连忙电话向蒋介石报功,蒋介石得知梅村战败,宝刀复得时大喜。但是得知中国宪兵参战后不由得勃然大怒,将唐生智狠狠责骂,并再次下令,没有自己的手令,任何人都不能擅自调动中国宪兵。于是在最高层的压力下,刚刚打了胜仗的中国宪兵部队,不得不撤离雨花台,回到营房驻地。然而,正是这个决定使得日本谍报机关得知了中国宪兵的驻地位置。当天深夜,日本空军出动飞机50多架,对中国宪兵的驻地展开了疯狂的轰炸,大部分战士猝不及防,就在睡梦中被炸死,侥幸逃出者仅200人……几乎全部覆灭了。”
其实,在可歌可泣的南京保卫战中,压根儿就没发生过“六百中国宪兵在雨花台击退两万日军”的所谓战役,更无从谈起“文史”先生杜撰的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壮结局”。据日军大本营记载, 1937年2月10日 ,日酋松井石根下令对南京发起总攻时只出动日机3批各为6架参战(并无出动50余架飞机轰炸城区营房的记载),对中山门、紫金山、遗族学校一线阵地及光华门、雨花台一线中国守军进行轰炸扫射,且在幕府山以东空中遭到自南昌飞过来的苏军空军志愿飞行队的阻击,被击落两架飞机。仅此而已!
在南京保卫战中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的数万中国抗日将士,包括萧山令和他指挥的参战宪兵部队、警察部队的悲壮事迹将永远载入中国抗战史册。他们和在南京大屠杀惨案中遇难的30余万同胞将世世代代受到人民的追念。今人的撰文回忆再不要因一时的不负责任“惊动”或“为难”了他们,更不能以讹传讹贻误了后代。
6、结语。
我不知道今天写这篇文章《蒋介石秘密特别卫队:抗日战争中的中国特种部队》的人是否为左派同志?如果你是左派同志,我劝你今后看有关历史的文章特别是美化蒋介石、丑化共产党、妖魔化毛主席、妖魔化文革的,要从网上搜集其他相关资料来相互佐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否则你只会成为右派的跟屁虫!如果你是个有良知的右派,希望你也能从本文中吸取教训,认清凭空捏造、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是极右派的本质特性,从而改变你的立场,回归到人民的阵营中来。
我早已说过,在抗日战场中牺牲的的爱国将士,无论是来自哪个党派还是无党派的,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都是我们值得敬仰的先辈,都是我们民族的铁脊梁!忘记他们都是不应该的。而新中国成立后,也从来没有忘记他们——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已经把他们全部列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写那篇造谣文章的家伙,其行为是十分卑劣无耻下流的!他这样做,非但没有竖起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烈士们的崇高形象,反而大大丑化了那些长眠于地下的勇士们!他那无中生有、自伤50歼敌3000的谣言将使那些抗战中牺牲而长眠于地下的烈士们感到憋屈、悲愤和不安!无耻小子!收起你的谣言,让烈士们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