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童心串起的理想》序
《童心串起的理想》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高兴之余,把所写的序、跋拿来与大家共享,在此对读者深表感谢。
新书《童心串起的理想》序
孩子在父母心中是一种期盼,但是怎样引导孩子确立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这不仅需要做父母的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更需要帮助孩子确立为祖国而学的远大理想,在学习中发现兴趣、培养爱好,找出自身的优势。人的理想需要自己追求,追求中,没有坚毅,没有执著,浮躁而幼稚就会失去实现的基础。理想是一条路,走下去没有捷径,只有不懈的努力与执着的决心。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理想的王国里停止就是失败,而且理想的顶峰只属于那些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人们。平凡中需要理想的支撑,需要毅力与信念的伴随,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追求更加坚定。回想自己,对理想只满足于理想的工作,也就忘记了理想的延续与那更大的目标,去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写出这个经历,想告诉初为父母的要从小培育孩子的远大理想,不要只满足于让孩子上一个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同时也想告诉我们的晚辈,理想要从小立长志,不要常立志,要胸有大志,为这个民族,为自己的祖国去追求。我虽是一个失败者,但是我总希望我们的晚辈更加努力。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我非常喜欢毛泽东这句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当你寻求理想时,你感到自己很年轻;当面对理想时,你需要坚韧不拔;当你实现理想时,你需百倍努力继续攀登;当你与理想失之交臂时,你会感到终身的遗憾,但是晚了!
作者 已丑年春节于唐山
新书《童心串起的理想》跋
本书起源,略作说明。
我们的父辈为了共和国的建立,有的付出了生命,有的受到了误解,以至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能得到公正的待遇,但是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对信仰的执着令后人敬佩。
我经历了那个激情年代,看到了新政权建立后,为了巩固它,我们的父辈又一次的付出,它不仅在思想上,而且也在行动上,涤荡着一切旧的东西。毛泽东说:“我们要善于打碎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有破就有立,那个时代所建立起的理想在我的脑海里记忆犹新,我想告诉我们的后人,那时确实是一个激情的年代,一个充满理想的年代。
一个偶然的机会,与身边的大学生交流,他们告诉我上大学就是要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再联系到做父辈的对孩子们的期望,包括我自己,眼界太狭小了,总也跳不出自己的圈子。望子成龙,把希望仅寄托在孩子的考试上,从小学到高考,每一次考试就像在测试父母,真是与孩子的考试成绩同喜同悲,无形当中扭曲了孩子对理想的认识,扭曲了父母对孩子们的诱导,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共同理想在应试考试中正在发生着变化,变得朝着自我的个体的理想实现。
回想过去那个经历,心胸豁然开朗。我想说的是,我们需要一个共同的理想,需要在一个相同的信仰、价值观连接下为之共同的理想奋斗。因为我们毕竟生活在这个国度,我们要为祖国、民族的复兴去努力。过去那段历史我们会永远记住的,旧制度消亡,新社会建立,有很多家庭无可避免地要跟着进退,对待历史要客观地抛开个人恩怨,要相互衔接不去割裂,需要我们有勇气面对历史,面对挫折与磨难。
我想说,我所经历的那个激情年代,是这个国度刚刚诞生,那时积贫积弱,如若没那种理想,没那种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我们的国家没有今天的快速发展,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忘却。
我们的每个家庭都是国家的一个细胞,我们孩子茁壮成长,则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教育孩子树立为祖国富强而奋斗的理想,需要我们从小引导,切勿“树大自直”,而放弃修剪的最佳时机,要向孟母那样不失时机地“择邻和断机杼”。对待考试要以平和心态,切莫使孩子把考分看成学习的命根,坠入自我追求、自我发展的狭隘价值体系之中,要胸有祖国的大志。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缺点、失误、挫折、逆境等等都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缺少一种战胜困难的勇气,缺少汲取他人经验教训的智慧。我对的理想追求、认识,没能做到一以贯之,就萌生了用这些体会告诉来人切莫患得患失,没有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变成空想;没有坚定的毅力,即便是来到理想的王国也会半途而废。
对待理想,要执着地追求,在艰难困苦面前不言放弃,在这个成长过程,摆在父母面前的是鼓励与鞭策。父母是孩童的第一老师,又是理想的启蒙者,如何引导孩子去追求更大的理想目标,是需要做父母的大智慧,衷心地希望我们的孩子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
作者
庚寅年春于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