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孝道,农村的呼唤

火烧 2011-03-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讲述农村孝道缺失现象,子女不赡养父母,甚至病逝无人知晓。反映现代社会道德滑坡,子女不孝,父母孤独无助,呼吁重视孝道,重建家庭责任与亲情。
 中秋前,一位同学从几千里外的新疆回来了,我约了几个同窗和她叙旧。她说回来看望舅舅----怀安县第十屯村民。她工资不多,又是单身,在乌鲁木齐这样的大都市生活特紧张,但她每年给舅舅寄些钱。她抱怨表兄弟们不孝敬父母,问我:“咱们这边都这样吗?孩子不管老人!”我羞涩地搪塞了一句。

       是啊,儿子不管老人,这种现象在农村太普遍了!

       2003年,我曾在报纸上写过一篇《孝道,农村的呼唤》,7年过去了,一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唯有这种缺失道德的现象依然没有改观!

       寒冬腊月,一位老太太两只粗糙的大手托在冰冷的地上,拖着两只缠了足的小脚,从村东朝村西慢慢地爬去,村的东西两头都住着自己的儿子,老人肚里是空的,两个儿子互相扯皮、推诿,谁都不管老母... ...

       再说一位老太太,四个儿子,其中,有工人,有农民,也有国家干部;两个女儿,(外)孙子不下十人。可老人家在当年生儿育女的破土房里默默病死,竟然没人知道。从来没有人接老娘在自己的家里住上一天、两天;没有人在老人病重弥留之际,陪娘住上一宿...-...

        古时候就有王朗卧冰的故事,说的是穷人王郎为给病母吃鱼,去河边解开衣扣,卧伏冰面,希望化开冰层捉得一条鱼孝敬母亲。“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做人第一守则!然而,人类物质文明的今天,我们随处可见缺失道德的行为,孝道缺失,首当其冲!

       在多年民事调解工作中,我感觉不尽孝道的人真的很多,如今“啃老”又成了热点,不少青年相互攀比!没有孝心的人往往有托词,要不说没钱,要不说没时间,要不就是埋怨压力太大!其实,这种人根本不知一个人必须要有孝心,父母需要照顾的时候他们全然不知,毫无意识。这种不孝族中,啥人都有,其中有商人,有国家公务员,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什么都要,就不要脸!经常有县里工作的“领导”找我,想走个后门,让我给他在农村居住的父母办理个“低保”,可他们既要买楼又要买车,就是不舍得给父母一分钱!更不愿意常回家看看,整天忙碌于灯红酒绿中,我很纳闷,这种人渣竟然也能被提干?!当老人去世后,不见悲痛切切,但闻喜乐声声;无悔于床前未孝,热衷于迎来送往!生前无孝子,死后满宾朋!孝德全无,铜臭熊天!

 坚守中国粮食安全第一岗位的是农民,然而现实是,哪个地方坚守着18亿亩基本农田,那里的农民就最困难,谁种粮为我们的粮食安全做贡献,谁就还很不富裕。农村老人种了一辈子的粮食却很贫困,因此,农村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种地。就目前而言,农村种粮的农民80%以上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0岁的算“年轻人”,国家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粮食安全!再过十年,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将异常突出,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说,农民养老需要政府和社会予以极大的关注。

       近年来,国家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并逐步推开农村养老保险,但是,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太大,国家拨款充其量是起一个补贴作用,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根本还在子女。儿女不尽孝道,恐怕老人坐在天大的金元宝上也是悲哀的!因此建议国家在制定农村养老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子女入股,以加大养老资金比例,按一定比例,让子女和国家共同承担起农村老人养老任务!

        欢迎有识之士与笔者共同探讨三农话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