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外资低调进军中国文化产业

火烧 2011-03-11 00:00:00 文艺新生 1030
外资通过影院投资、合拍电影等方式低调进入中国文化产业,积极布局电影市场。尽管面临股权和领域限制,外资仍通过小规模投资和联合中方资金参与,重点发展发行和版权经营,寻求更多利润空间。
外资低调进军中国文化产业


周智西 

    

    综合彭博社、日本《产经新闻》等媒体报道,尽管投资方式较为低调,但近期众多外资公司纷纷加快了进军中国文化产业的步伐。由美国最大的娱乐地产投资商——美国娱乐地产信托公司(EPR)斥巨资参与兴建的3家中国影院,将在今年年内开张。与此同时,日本的角川映画、韩国的希捷和好丽友集团也积极在中国发展院线。
    2010年,中国电影市场增长速度高达64%,对国际资金形成巨大诱惑。如今,投资影院已成为当前外资参与中国电影产业的主要方式。美国娱乐地产信托公司投资1.5亿美元,在上海参与成立了合资影院管理公司-APEX国际影院投资公司。今年,APEX国际影院投资公司将联合美国娱乐地产信托公司,共同投资建造重庆、柳州、长春等中国内陆城市的电影院。与此同时,日本的角川映画,韩国的希捷、美佳和好丽友集团近两年来也在中国悄然扩张。由日本角川映画投资的香港新华集团,最近与中方合作伙伴成立“华夏新华大地院线”。韩国希捷集团已经在中国开设了十多家影院,好丽友集团在2010年也进入中国,正处于为影院选址的阶段。
    据悉,外资在影视、演出领域的项目投资一直非常活跃,美国基金IDG、红杉资本等都积极参与其中。除了影院投资,合拍电影也成为外资参与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美国基金IDG运作的“新媒体基金”已经投资了中博影视、中影集团、印象创新等3家主流影视公司。
    中国市场正逐渐被包括院线、观众、电视台和版权经营部门在内的外国终端市场所重视。但是,外资大规模投资中国文化产业的局面在短期内仍然难以出现。这主要是因为外资在投资中国文化产业时还受到一些限制,比如不能进入电影和电视剧的制作领域,在经营性领域也有一些股权比例上的限制。另外,现在中国影院投资竞争非常激烈,因此外资相当谨慎。
    不过,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开始通过“小角度切入”,参与到中国国内的文化产业中,比如尝试小规模投资,或者联合中国的资金一起投资。据悉,外国基金偏爱投资发行和版权部分,计划在获得更多中国电影版权后,在国外进行经营并深度开发,以期获得更多利润。
    (《环球视野》第354期,摘自2011年2月24日—3月2日《上海译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