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1.3万亿建100万套保障房确实是拉动内需和救助房产商的好办法

火烧 2011-03-12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1.3万亿用于建设100万套保障房,直接救助房地产商并拉动内需。估算月租金及回收周期,体现保障房对经济的多方面促进作用。
今年“扩大内需”的一项重大举措就是要兴建一千万套保障房,本帖就来估算一下这一千万套保障房建成之后的月租金。

先来看新华网的报道《一千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政府筹集五千多亿》:“2011年3月9日9时,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司长沈建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司长冯俊就“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齐骥]:另外,棚户区改造涉及的工业企业、工矿企业、农场、林场以及参与改造的职工,还要自筹一部分。初步估算,400万棚户区改造所需要的年度投资,也在5000亿左右。中央政府和省级、市级政府补助以后,由工矿企业和被改造的职工筹集的,大约有3400亿左右。这样算下来,完成今年1000万套的任务,有8000多亿是通过社会机构的投入和保障对象以及所在的企业筹集来的。剩余的5000多亿的资金,将由中央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以及市县政府通过各种渠道来筹集。”

由此可见,这一千万套保障房,一共需要投资8000+5000=1.3万亿元。

这1.3万亿投资,虽然没有2008年的四万亿“救市资金”那么多,但是那四万亿是分成五年投入,平均每年不过8000亿而已,还不够三公消费呢。而且,四万亿并不是全部投入房地产,而这次的1.3万亿则是全部投入房地产,这对于房地产商的直接救助是巨大的。

这样,平均每套保障房的建设成本就是1.3万亿/1000万=13万元。
不妨假设平均每套保障房的建筑面积是45平方米,则保障房的建筑成本大约是13万/45平方米=2889元/平方米。

这些建设成本,当然是要靠收取租金来回收的。如果每套的回收周期是10年,则月租金为13万/120月=1083元。如果月租金要降到77元的水平,那么每套的回收周期就必须长达1083X10/77=140.7年!

想想看,这一万三千多亿资金的投入,能够拉动多大的内需?能够救助多少资金链濒临断裂的房地产商?一万三千多亿建造一千万套保障房,救了一批房地产商,又为“民生”做了事,还拉动了内需,可谓“一举三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