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假冒伪劣的又岂止是商品

火烧 2011-03-15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揭露3.15打假日背后假冒伪劣泛滥现象,批评媒体推波助澜,分析假奶粉、假茅台等案例,指出打假成效甚微,呼吁真正常态化。

假冒伪劣的又岂止是商品

   

明天又是“ 3.15”,估计以CCTV为代表的媒体一定会发些维护消费者权益、打击假冒伪劣之类的宏论,尽管他们就是一切假冒伪劣的推波助澜者、维护者、受益者,当然这些媒体也是不少假冒伪劣作品的主创者。我一直以为,“3.15”就叫“打假日”,乃中国发明。在网上百度了一下,才明白这个日子和什么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一样是个舶来品,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全称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Protecting Consumers' Rights) 。我真是够无知的。

很多东西一经传到中土就改变了模样,就如“沃尔玛”“家乐福”“麦当劳”“肯德基”,据说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还是不太敢卖假冒伪劣商品,可一到淮北也很快变成了“枳”,这也正如他们的所谓普世价值,标准是因国家而异的。那些天天嚷着要和国际接轨的其实全都接歪了,“3.15”自然也不例外。“维护消费者权益”和 “打假”本来就不是同一概念,“打假”只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一部分。但在中国,“3.15”就演变成了“打假日”,原因不言自明。打了20多年假,还出过几位打假英雄,结果怎么样呢?为免给和谐盛世“抹黑”,我姑且不做过多描述。举两个实例,各位明白人去想象吧。其一,最近香港、澳门掀起了抢购奶粉风潮,大批大陆人士涌入港澳抢购奶粉,以至于和当地居民拳脚相向。“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可是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只要奶粉抢到手,斯文扫地又何妨!我家侄女也是自己到香港甚至托人到美国给孩子购买奶粉。如果大陆的奶粉都像有关官员承诺的可以放心食用,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怕麻烦要舍近求远呢?其二,某工商局接到投诉,有一商店售卖假茅台酒,很多人仗义指证,工商人员前往品尝,确定该酒为假冒,理由是和先前喝过的所有茅台酒的味道都不一样,不是假冒是什么?商店老板不服,拿着喝剩下的酒到相关部门做技术鉴定、成分分析,最后证实,该店出售的乃真茅台。看来,商家也还不是百分之百丧尽天良。顽石特别声明,本故事不是虚构。

改革开放的确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到处皆市场,满眼尽商品。我们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世界里云里雾里寻觅,想买点无害即是有益的东西,结果发现自己像唐僧到西天取经一样,遇到的都是妖魔鬼怪,不知道真经在哪里。可人家唐僧有个齐天大圣给他保驾护航,虽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还是取了真经,成了正果。我们没有孙大圣的火眼金睛,又没资格享受“专供”,到哪里去买些不是假冒伪劣的东西呢?“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不见金。”奈何!奈何!曹雪芹有言,“假亦真时真亦假”,真真假假,真假莫辨,我们总不能老是这么稀里糊涂的“幸福”的活着,然后喝着三聚氰胺奶粉、吃着地沟油,有“尊严”的被转了基因吧!

更为严重的是,如今假冒伪劣的不仅是商品,连人和人话也假冒伪劣了,那些所谓“代表”“委员”有几个是货真价实的?肉食者讲的话又有几句不是在忽悠百姓?多年前收到过一个短信段子,我还记得前面两句:“十亿人民九亿骗,总部就在驻马店。”现在想来,这个段子应该是和河南人有过节的编出来的,骗子总部怎么可能在驻马店呢?河南人可是比窦娥还冤哪!找骗子总部,从驻马店往北约900公里的地方大约就不会错了……

现在假货遍地是,假话满天飞,我们根本无从分辨。即使用上高科技手段也只能辨别假货,对于我们百姓来讲,那也是可望不可即。至于假话,尤其是政客们的假话,就算用上最现代的测谎仪也肯定测不出来。测谎仪是根据说谎者在说谎时候的异常心理表征来判断他说话的真伪。那些政客兼演员虽然智商未必高,但心理素质绝对一流,他们说谎早就习以为常,说假话比说真话不知要流畅多少倍,面容端肃,神情庄严,语调高亢,态度亲和,常常能把人感动得潸然泪下。对于这样的说谎者,测谎仪能奈其何!

顽石以为,我们庶民再不要打假了,一是假东西太多,打不胜打,我们能力有限,精力也有限,天长地久有时尽,打假绵绵无绝期;二是投鼠忌器,一不小心触犯了不知那只猫的利益,又或者冒犯了猫威,轻则封了博客、丢了工作,重一点的给你来个“躲猫猫”“喝水水”,还真不是闹着玩的。我们该怎么办呢?听天由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怕什么,人固有一死,或死于地沟油,或死于毒奶粉……怕就怕有人振臂一呼:“等死,死国可乎!”

http://blog.sina.com.cn/yanjp913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