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邓子见梁惠王
孟子与邓子见梁惠王,讨论治国之道,孟子主张仁义,邓子强调利益,史公评述二者皆有偏颇,引《华严经》说明有为法虚伪,体现利与义的辩证关系。
孟子、邓子见梁惠王。王曰:“叟,童!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邓子曰:“大王,不分黑白,利在其中矣。”
史公曰:孟子之言,过于义而不及于利;邓子之言,过于利而不及于义。过尤不及也。过者,大而无当;不及者,小而无方。无当与无方皆有所为(wèi)而无善为(wéi)也。《華嚴經》卷二十五載云:「如實知一切有為(wèi)法,虛偽誑詐,假住須臾,誑惑凡人。」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