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校园安保费:百姓又成了买单者

火烧 2010-06-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32
校园安保费引发热议,百姓再次成为买单者。兰州幼儿园收取安保费获批准,校警投入增加,引发对过度安保的担忧,公众呼吁理性对待校园安全问题。

校园安保费:百姓又成了买单者  

本不该在六一儿童节说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是既然这个话题事关孩子家长的切身利益,说一说也不算不合时宜。  

关于校园血案的议论是平静下来,但是关于校园收取安保费的又将风生水起。开风气之先者是甘肃兰州一个幼儿园,这让公众关于对校园实行“过度”后的一种后果的担心得到了证实,就是加强校园安保工作,羊毛最终还是要出在羊身上。  

《兰州晨报》报道,本报连续报道的新港华侨幼儿园向学生收取“安保费”一事有了最终结果。5月26日,幼儿园园长告诉记者,幼儿园收取的“安保费”已得到兰州市城关区物价局的批准。5月26日下午,记者在新港华侨幼儿园取得的甘肃省经营服务性收费许可证上看到,城关区物价局已审核通过“安全管理费”,幼儿园每学期可向每人收取125元。  

城关区物价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经过他们审核后,决定通过新港华侨幼儿园递交的幼儿园向学生收取“安全管理费”事项,今后新港华侨幼儿园向学生收取“安全管理费”是合法的。  

新港华侨幼儿园向学生收取“安保费”合法化,无疑为公安部加强校园保护的举措蒙上了深厚的功利化色彩。  

公众一定还清楚地记得,为应对连续发生校园血案的局面,公安部曾大发狂飙,说是要“打得犯罪分子不敢对孩子下手,防得犯罪分子无法对孩子下手”,当时听来就感到是应景之语,要让中国多么校园处于“全天候”戒备状态,真做起来不会像喊口号那般可以脱口而出。  

既然公安部发调头了,按惯例各地就应该落实了。于是,“全副武装”的警察与天真烂漫的学生,就成一些校园门口一道新的景观。  

从媒体的报道的看,在这方面做得最彻底的好像要算重庆了。根据重庆市委市政府决定,5月7日,根据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全市42个分局、区县公安局已经全部成立了校园安全保卫支(大)队(校警),并投入运转。校警的任务是每日在校园及周边巡逻,从第一个学生进校守到最后一个学生离校。报道称,此举是为了建立校园安全长效工作机制,重庆市政府已决定本次投入资金12亿元,“此后,将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  

当时,本人隐约感到这种保护在情感上说得过去,但更从理性角度上看好像是“过度”了。因而只是含蓄地帖子说到,“这里有必要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校警是医了校园安全问题的头痛,其他的头痛怎么医?良好的愿望是,希望政府有足够的财力,能够投入足够的人力,医好所有的头痛。”  

可以肯定的是,新港华侨幼儿园向学生收取“安保费”可以合法化,其他地方在收费上都不是省油的灯,用了多久就会群起效仿。于是,校园血案意外成就了教育部门的生财之道,而全国的百姓都将为公安部的壮举买单。  

  2010年6月1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