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反毛”、“卫毛”之争是怎么引起的

火烧 2010-06-0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反毛与卫毛之争的起因,分析毛泽东逝世后对他的褒贬现象,指出其背后对当代的反思与未来构建,强调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认识过去,褒贬当代,构筑未来  

   

《“反毛”、“卫毛”之争是怎么引起的》  

   

      近三十多年来,“反毛”、“卫毛”之争未尝少息,且愈演愈烈。  

   

一,毛主席逝世后,出现对毛的褒贬,  

是非常之不正常的  

        

1976年,毛主席逝世。  

在其当时,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委主席”,没有人怀疑吧;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没有人怀疑吧;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公有制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子弟兵”,没有人怀疑吧。  

至少没有人提出要对上述一些既定的原则进行讨论吧;当然如此!以上所述,直到现在,还明明白白写在《中国共产党党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上。既如此,为什么不过三十年的时间,整个地“变了天”了呢?—— 在“毛泽东创始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毛泽东为开国领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批判毛泽东,反对毛泽东,打倒毛泽东”之声汹涌冲击如潮,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这样?人们到底想干什么?  

我,一介平民,一个最普通的布衣平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八十耄耋行将就木的老人,一生没有参加过任何党派,没有参与过任何政治活动,没有担任过任何领导职务(连小组长都没有当过,读过一些书,写过一些文字,讲过一些学),蒋介石时代二十年,毛泽东时代三十年,邓小平时代三十年,不能不心里充满疑惑和忧虑。  

我以为,坚定地以为:  

过去,是需要去认识、也只能去认识,而不能作褒贬即无可褒贬的;  

可作褒贬、能够作、也必须作褒贬的,只是当代,当代必须褒贬。  

凡“褒贬过去”者,其实际目的都是在于褒贬当代,以构筑其未来。  

事实上,在开国领袖逝世后,立即对他进行“褒贬”,从而出现“反、卫之争”的,是从来没有的。不只是开国领袖,就是一个朝代内,嗣位者(即使完全颠覆、改变了他前任的路线方针)立即展开对其前任“讨论”、“批判”、“反对”的事,在古今中外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吕后嗣位,把刘汉翻了个底朝天,她何尝讨论、批判过刘汉?她甚至不曾否定“白马之盟”。  

   唐太宗以“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夺得皇位,他何尝讨论、批判过高祖?  

武则天嗣位后,整个地搞了个改朝换代,杀了不知多少李唐宗族子弟,她何尝谈论、批判过中宗,讨论、批判过李唐?最后还是“还政于李唐”。  

清,雍正改变了康熙的治国方针,他何尝讨论、批判过康熙(之政)?乾隆又改变了雍正的治国方针,他何尝讨论、批判过雍正(之政)?  

最眼前、最显著的,莫过于孙中山与蒋介石了。孙中山主张“联俄、联共、扶助工农”、“天下为公”,蒋介石是“反苏、灭共、压迫工农”、“独裁寡头”。蒋介石何尝曾有一点点何尝讨论、批判孙中山的意思?恰相反,他处处尊孙中山为“国父”,以“孙中山的学生”自我标榜;直到现在,台湾到处可见、包括“中正纪念堂”里挂的是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怎么啦?怎么毛泽东主席一逝世,还是在他(为)创始(人之一)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他为开国领袖、当政三十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展开了汹涌如潮的“讨论”、“批判”了?!咒骂毛泽东成了时髦,污蔑毛泽东的无赖流氓成了英雄,“贬毛、反毛”之声之文充斥报刊电视网站,“反毛”一潮一潮地竟成气候!而,毛泽东(为)创始(人之一)的中国共产党的嗣位者们置若罔闻,毛主席为主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了“海德公园”!从而在民间有“卫(护)毛(泽东)”者奋臂而起,声竭而难以播远,泣血而不能成群!难道还不是咄咄怪事?!  

所以,  

毛主席逝世后,立即出现对毛的褒贬,是非常之不正常的现象。  

(待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