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为什么与赵本山 郭德纲过不去?

火烧 2011-03-20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探讨为何赵本山与郭德纲受到批评,强调其作品贴近百姓,反映社会现实,认为他们为人民创作,是真正的草根艺术家,与精英阶层形成对比。

当今的时代,真是风云莫测。不知道什么原因,有人大作赵本山、郭德纲的文章,对二人指指点点。具体的指责、怨言我就不在描述了,以免伤害了那些“名人”,令我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  

其实,我认为郭德纲是当代的英雄,他的作品敢于揭露、讽刺、批判社会上的丑陋、黑暗现象,这与我们正本清源是很有益的。赵本山则是我们东北农民的贴心人。他的作品反应了农村、农业、农民的真实情况。这二人的工作方向是及其正确的。毛主席说:“我们的文艺路线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而服务的。”赵郭二人正是实践毛主席指示的革命战士。在当今这个“精英霸权”时代,他们二人能够做到这些,真是难能可贵的。而以往的那些“明星们”都干什么去了?去什么大、什么协弄个代表、委员干干,跟着举举手罢了!他们什么也没干,什么都不能干,什么都不敢干。实事求是的说,赵郭二人真是草根,没有什么名牌的大学文凭,没有去国外留过学,更没有名师指点。仅凭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一腔热血,创作出许多最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他们真的是“自学成才”!我认为,只要普通的老百姓喜欢,就是好东西。比如:有一位什么什么“林”-就是发明“牛棚”一说的那位。据说是在印度的梵文上很有造诣,被誉为大师。我到不以为然。如果印度国授予他大师,很是正常。我们中国授予他大师,就有点不务正业的意味。他的那个梵文,对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有什么用?还不如修鞋的、修车的…。赵郭二位虽然还没有谁称他们是大师,但是,在我的心中,早已成为人民的大师了!至少要比那些在什么大、什么协举手的人强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  

那么,对赵郭二人嗤之以鼻的都是些什么人呢?大约有以下几种:  

一、那些有文凭的“文人”“学者”。如果是喝过洋墨水的,更了不得了。我到不这么认为。那些中文系毕业的,包括国内外名牌大学学文学的精英们,谁写出了小说?而我们最喜欢的小说家,都没有什么中文系的文凭。他们都是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才创作出那么多的好作品。老一辈的艺术家都是这样的。侯宝林之所以能创作出那么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就因为他曾经在天桥“打过把势,卖过艺”。他也是彻头彻尾的草根!从这一点上看,个人的成就与文凭没有什么关系。给屎壳郎一个文凭,它仍然是屎壳郎!  

二、有门派的“艺术家”们。说他们是“艺术家”,实在是高捧了他们。如果说过去他们还干些“艺术”的事,那么,他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他们也没有必要用什么什么门派来忽悠人。这个门,那个派都是招牌罢了。要说门派,“共产党”是最大的门派。不仍然有一些丧尽天良的人们吗?毛泽东在世的时候,他们极尽献媚之能事;毛泽东去世了,轮到邓小平了,他们就一反常态,转而反毛、污毛、献媚邓小平;邓小平去世了,他们又反邓、污邓,鼓吹胡耀邦。干这些坏事的,都是共产党这个门派里的门人干的!所以,我认为:中国人搞欺师灭祖是高手。不过我也在想,堂堂的四大文明古国,都是一些什么鸟人!  

三、嫉妒者-也可以称为“红眼病患者”。自己没有什么本事,总是嫉妒成功的人。本来也想从事文艺工作,但是,由于立场、观点、方法上的问题,始终没有成功。因为,他们的奋斗目标就是成明(明星)成家(艺术家),所以,这人些人的奋斗目标从根子上来说就错了。侯宝林大师在天桥的时候,绝不会想到自己要成“家”。赵本山在“摔三弦”的时候,绝不会要想自己成为什么“家”。郭德纲在自学相声艺术的时候,决没有想到自己要成什么“家”。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他们的人生道路,恰恰证明了“有志者事竟成”的科学道理。  

四、鼓吹精英治国,仇视工农大众的“精蝇”们。无疑,赵郭二人的作品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揭露、讽刺、批评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黑暗现象、丑恶现象。这就使得那些鼓吹改革开放以来怎么怎么好的人大为恼怒!他们不允许人们对改革开放进行评价,或者只能说“好”,不能说“坏”。他们要求人民“不争论”。而赵郭二人的作品所揭露、讽刺、批评的社会现象,正是精英们造成的!他们能不恼怒?他们是精蝇眼中的“祸害”!  

最后,我要说:我喜欢赵本山!我喜欢郭德纲!我喜欢赵本山的作品;我喜欢郭德纲的作品。我断言,他们的作品会流芳千古!让那些仇视、污蔑、诽谤赵本山、郭德纲的人见鬼去吧!“吹尽黄沙始到金”!这必将是历史的结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