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民间记忆:扬善惩恶治病救人的“人民广场”

火烧 2010-06-2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人民广场的演变,反思毛泽东时代全民健身与公判会的社会作用,对比现今社会问题,强调批判与公判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想当年,在中国的每个城市或乡镇都有一个“人民广场”,除了集会游行,就是开批判会和公判会,晚上放电影,灯光球场的篮球比赛,也是职工热门的项目,而学校春秋两季的运动会,也是每年不可或缺的主旋律,那时强调“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还反对“锦标主义”,广播里响彻的《运动员进行曲》,是那代人意气风发的写照。反观如今,连体坛都充斥着铜臭与贪腐,全运会成为丑闻会,回想起来毛泽东时代才是真正做到“全民健身”的伟大时代!


  古人雕花床少不了“状元骑白马”,游街是为了扩大影响,宣扬“知识改变命运”的教化;而“十里红妆”的婚庆游街是为了炫耀“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富贵。与游街相近的是示众,尽管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将罪魁祸首示众是为了警示人们别犯罪,“伸手必被捉”!游街与示众,就是古代的“传媒”,起着现身说法的“榜样力量”,所以,就要大张旗鼓地搞!


  新中国成立后,游行庆祝与公判罪恶的场所,继长街后又新辟了广场,“人民广场”作为政治与社会的“传媒”作用被无限扩张,去广场开会就象现在看“新闻联播”。状元游街与十里红妆的消失了是值得庆幸的,读书不为做官,结婚不讲财礼,自然就灭了“贪欲”,不讲究反而没了压力,这就是人人平等才能“翻身解放”的道理!而要做到人人平等,就必须打黑除恶,弘扬正气,于是,批判会和公判会被大大地加强了,现在许多过来人,都怀恋那个时代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社会风气,但却不知“和谐社会”的根源竟来自“冤声载道”的批判和公判的威慑!新时代重庆边区的“唱红打黑”,无疑给人们上了触目惊心的一课!


  我少时在故乡的“人民广场”参加过无数的“公判大会”,那种“威慑力量”真是终身难忘。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有个“投机倒把犯”获利4000元,被判处死刑!尽管“资革”后已取消了“投机倒把罪”,但我心里从来没有为他平过反,今天压在人民头上的无数座“大山”无不源于“投机倒把”!“资革”以来,“人民广场”成了假冒伪劣商品的交易会,以及所谓福利彩票的摸奖会,无疑拉开了“全民滥赌”的帏帐!不劳而获“摸”到大奖的“好猫”被戴上大红花坐汽车游街,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社会荣辱观被无情地颠覆了,而“十里红妆”的沉渣泛起,为年轻人婚后的生活埋下了怨恨,社会的无法和谐根于无限制地挑动全社会的“欲望”,再也没有“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公判!反倒是“坏人也是人”诲淫诲盗的学说……终于,“人民广场”渐行渐远,“全民健身”徒有虚名,“百姓是天,人民最大”喊得震天响,不过是政客们“挖土豆”的作秀表演罢了,“人民”与“全民”不是一回事!当听到去年连锁药店或高速路收废站的职工“休假”的消息后,才领悟了为什么“和谐是斗争的结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