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德?求助?出丑?滥觞于何处?——“广州的富家公子”作秀追寻录
缺德?求助?出丑?滥觞于何处?。。。。。。
——“广州的富家公子”作秀追寻录
马望野
=====================================
以下是近日在报上看到的一则消息:
“22日下午,广州大道通往体育中心的路上,一位母亲抱着患眼癌的6个月大的女儿跪地前行,她这样做,是因为一个名叫‘广州的富家公子’的网友说,如果她从广州大道抱着孩子一直跪爬到体育中心,立马让人当场捐钱两万元。或许你会笑这个女人太傻,可是她说只要有一线希望救她的宝宝,她什么都愿意试。但是记者22日晚了解到,网友‘广州的富家公子’并不打算兑现自己的承诺。”
(《北京青年报》2011/03/24 河南职员 王 攀:《先不必对“广州的富家公子”口诛笔伐》)
乍一看来,在我们的社会里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情,理所当然地,就立即引起了许多人的口诛笔伐。可是,细想一下,在没有深入调查和清楚真相之前,就贸然下结论,未免太过急了。据在下初步琢磨,引起其出现的可能性有三:
一,缺德。
也就是现在网上普遍迸发的谴责之声:这位“富家公子”太缺德了。他仗着自己有几个臭钱,就拿缺医少药、求告无门的病儿贫母开涮。为富不仁啊!老天有眼,也轻饶不了他,总有一日非给他个报应不可!
二,求助。
也许,这位“富家公子” 他“家”并不“富”,没有钱财也没有能力,去救助那可怜的失望的病儿贫母,然而却是个有良心有智商的人,于是只好出此下策,甚至也可能是上策:希望因而引起社会和媒体的注意,为之呼吁,为之设法,为之帮忙,为之捐款,。。。。。等等。君不见,我们有诸多的贫病交加、陷入绝境的男女老少,就是因此而得到慈善大众的援手而摆脱危难的么?
三,出丑。
或者,这位“富家公子”另有想法,居心不良。打算借机出一个“洋相”,弄一幅“怪样”,来一幕“行为艺术”,妄图因此而揭示我们社会保障之缺失。多年来,在金钱拜物教搅和着GDP三字真言的龙卷风肆虐之下,我们不是从天外飞来了不顾黎民苦乐死活的新的三座大山吗?住房难,上学难,治病难啊!而利用这个极端的出格的情节,就很容易引起草根一族的愤慨,影响当今来之不易的稳定。当然,这只是个一相情愿的幻想,未必就会如其苦心孤诣所切盼的效果。
四,其他。。。。。。
也许还有别的可能,以至于出乎我们难以想见的原因,这里暂且不多去言说了。
写到此处,大概有人会说,你已经想的够多够远的了。目前还无须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吧?这话也不无道理。不过,凡事要向最好处奋进,也要向最坏处预防嘛!
近些年来,“草根”一词越来越常见。“草根文化”、“草根明星”、“草根群体”……屡屡露脸发声于各种媒体之上。到底什么是“草根”?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56.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就是“草根”。有一位苑广阔先生说的很在理:以“草根”来形容社会底层群体,无疑是很形象,很贴切的。“社会底层”、“弱势群体”、“没有权势”,成为“草根”的三大标签,不管这是自嘲也罢,还是客观事实也好,都表明他们在整个社会群体中所处的先天劣势。但是在这样的劣势中,他们仍旧心怀希望,充满活力。他们自喻为“草根阶层”,实则是一种身份上的自我认同,这可以让他们淡化孤独感、无助感和自卑感,从而迸发出更大的前进动力。这个词语,不但表明了他们的出身,反映了他们目前的生活状态,更重要的是,形象地体现出了他们那种虽然身处社会底层,却没有放弃希望,而是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的精神,正像埋藏于地下,等待春天到来的野草之根一样。连“草根思想”也在很多时候并不输于我们经常说的“精英思想”;而且因为他们本身就身处社会底层,更加了解民生疾苦,更加明白我们这个社会的“短板”在哪里,这就使他们的思想更接“地气”,更具有现实意义。(《北京青年报》2011/03/25 广西职员 苑广阔:《“草根阶层”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呵护》)所以,依我看来,从这个角度出发,他们是不可能不会立足现实,考虑长远,识大体,顾全局的。妄图让他们自外于本阶层的根本利益,使自家幸福理想的社会基础的稳定状态发生些许危险,即使是仅仅考虑对个人的发展而言,那也是极不明智的选择。人,是有头脑会思维的动物,都善于比较:向前比,向后比,向高比,向低比,向里比,向外比,。。。。。。基本上都会进行全面的、历史的比较。这种比较,会使人们更清楚地看明白自己在三维空间亦即在客观世界的位置。1940年,在抗日战争最艰难而亟需反对投降反对分裂加强团结一致抗战的时候,毛泽东主席就是使用这种比较的方法,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就比蒋介石委员长统治的大后方要正确,要先进,要良好,要光明,从而鼓舞全国人民群众坚持统一战线,抗战,团结,进步,去争取最后胜利。他针锋相对地比较说:“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磨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如此这般,谁能不承认,边区是最进步的民主的地方呢!当然,这种全面的历史的比较的结果之由来,最根本之点,就在于这里的社会是由人民当家作主了。党政军都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以此作为唯一宗旨、出发点和归宿。而“草根阶层”,希望的不就仅仅是这么一点么?如果现在我们的党政军都能这样说话办事,言出行随,表里一致,心口如一,他们还能有什么二话好说呢!所以,我很赞成苑广阔先生的意见:“草根”毕竟是人而不是草,作为政府和社会,除了对他们的存在表示认同和肯定之外,还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为他们往社会上层流动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更多的渠道。而政府和社会要真正地关心他们,呵护他们,把他们看成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则首先必须从各个方面保障他们的权利。(马注:当然,也包括及时主动地给上述那种贫病交加、陷入绝境的病儿贫母以必要的救援。那样,也就没有空子留给旁人去钻了。)唯有权利得到保障,他们在此岸的奋斗才会看得见彼岸的光明。他们才会有希望从今天的草根成为明天的社会中坚和国家栋梁。窃以为,如果说,稳定是幸福的基础;那么,稳定的基础又是什么呢?那便是人心所向,便是基本群众远离“草根”的低迷和困顿的恶劣态势。那个56.6%的数字,可表示着超过了半数的老百姓啊!距离那守株待兔般舍近求远的橄榄型社会鼓吹者的理想,至少还有着十万八千里吧?据传,毛泽东主席曾经讲过,“政治就是把我们的人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人民日报》2010/09/10 梁 衡:《老百姓怎么看政治》)眼下,如果那56.6%都坚定地站在我们这一边,还害怕有什么别有用心的人挖空心思、千方百计地蹿出来上演什么“行为艺术”而大出其丑呢!
(2011/03/26)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