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鹤:田家英同志之死究竟怎么看?
龟鹤问答三十六
田家英同志之死究竟怎么看?
二零一一年三月十日
龟问;“赵东民被释放之后,抵制转基因主粮,质疑天安门孔子铜像,挺重庆模式和反对南方报系,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动乱,美国大使在王府井挑动中国闹事等问题,两会前事情一个接着一个。现在你怎么又突然提起田家英同志之死的话题呢?”
鹤答:"我可不是节外生枝,要转移斗争的大方向。我完全是随心所欲,心里有话想说就说。春节前我从朋友处借来一本书《胡乔木回忆毛泽东》, 正月初三 开始读, 正月二十一 读完后,我写了几句诗:‘传言乔木有贬毛,遍读全书未找到。武略文才诸底稿,没法歪曲与编造。盼人续写毛泽东,建国之后到终生。侄孙想方和设法,国家盛事早晚成。’ 给那个朋友念叨后,他又给我找出一本书,叫《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我就又喜出望外地接着读。读到147页李锐的文章以后 ,就憋不住了,怎么也想写点东西表达表达。后面的文章又重点的看了看家英妻子董边的,他们的两个女儿曾自、曾立的。前边杨尚昆、胡乔木、邓力群、胡绳等人的文章我又看了第二遍。该书唱主角的逄先知文章中关于田是怎么去世的两个细节,自然也需再细看几遍。这样我就只好暂时地放弃其他,以留下点对田家英同志的记忆。”
龟问:“那你就先说说田家英同志的大概和他最后怎么去世的情况吧?”
鹤答:“田家英同志一九二二年一月生于四川成都。三岁、九岁时失去父母,靠哥哥只上到初中一年级。三七年十一月经‘民先’介绍到延安参加革命。四八年八月经胡乔木推荐担任了毛泽东同志的秘书。在毛身边工作一直干了十八年。到 六六年五月二十三日 在中南海自杀身亡。关于自杀的原因,据其妻董边介绍:家英在含冤离世的前一天晚上对我说‘我是江青、陈伯达诬害的。常言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不相信这些恶人会有好下场。’他留下的遗言中这样写道‘相信党会把问题搞清楚,相信不会冤沉海底!’据331页彭亚新文章记载:22日下午3时,王力、戚本禹等人来到中南海田家英住地,声称中央决定:田一贯右倾,和杨尚昆关系不正常,决定停职反省,交清全部文件,明天搬出中南海。当晚,在中办厅的干部会议上,又宣布了田的另一条罪状:篡改毛主席著作。逄先知同志在该书的第九、第十三、第十六节中,详细叙述了田家英在五九年庐山会议上因犯自由主义作检讨最终被毛谅解,六二年三月被派去湖南毛刘老家社队搞调查因包产到户问题失去毛的信任, 六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因整理毛主席‘海瑞罢官的要害是罢官’的杭州谈话而被告密揭发的详细经过。
66页至69页关于湖南调查和包产到户的有关记载,逄先知这样写道:田家英就是带着这种矛盾的心情,同我一起到上海向毛泽东汇报的。当时陈云也在上海。我们将三个点的调查报告同时送给他们两个人。得到的反应迥然不同,陈云读后很称赞,说观点鲜明。在这之前,田已将炭子冲大队的调查寄给了刘少奇,刘认真地看了,认为很好。毛泽东却很冷漠。大概没有看,只听了田的口头汇报。毛对田说:我们是要走群众路线的,但有时就不能完全听群众的。比如要搞包产到户就不能听。、、、、、我们回到北京已经是六月底,田家英立即向刘少奇做了汇报。汇报刚开了个头,就被刘打断了。刘说现在的情况已经明了了。接着就提出包产到户的主张,并详细讲了对当前形式的看法。田问您的这些意见可不可以汇报给主席,刘说可以。、、、、、接着田又向邓小平报告了关于恢复农村经济十大政策的设想,邓的话不多,很干脆,赞成。、、、、、过去了两天,毛泽东从邯郸回到北京,田家英被召见。毛泽东静静的听,一言不发。最后毛提出一个问题:你的主张是以集体经济为主还是以个体经济为主?毛接着又问:是你个人意见,还是有其他人的意见?田答是我个人意见。、、、、大概是第二天,毛召集会议,田参加了,还有陈伯达。毛终于说话了,批评田家英回到北京不修改六十条,却搞什么包产到户、分田单干。会上毛指定陈伯达为中央起草关于巩固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是毛调整农村政策的最后界限,如再进一步调整,搞包产到户什么的,就认为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81页逄先知这样写道:海瑞罢官的要害是罢官、嘉庆皇帝罢了海瑞的官,彭德怀是海瑞,我们罢了彭德怀的官。毛泽东这句定调子的话,毫无根据地把吴晗的剧作《海瑞罢官》同彭德怀的问题联系起来,成了一个尖锐的政治问题。在整理毛这个讲话时,田家英提出,不要把这段话写进去,因为他不符合事实,海瑞罢官与彭德怀问题没有关系。这个意见首先得到胡绳的支持,艾思奇也表示同意。唯有关锋不表态。回到北京,关锋纠缠不休,非要把那段话写进去不可。经过一番周折,最后只好恢复。后来关锋把这件事告了密,田家英被加了一条罪状。”
龟问:“田的死因,基本上算是有个说法了。那么杨尚昆、胡乔木、邓力群、胡绳、李锐等人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呀?”
鹤答:“杨尚昆有以下一些评价:田是自学成才的一个榜样。对毛泽东思想的信念是坚定的,对毛主席的敬仰是真诚的。他一直认为毛选五卷很难编选。具有直言不讳的勇气。不随波逐流,不吹吹拍拍。勇于直言,又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耿介刚强的性格,使陈伯达、江青之流感到恼火。 胡乔木在86——88页的校读后记中说:他们两人(毛田)关系的恶化,没有任何私人的原因,完全是一幕政治的悲剧。因为作者对田家英很有感情,有些评价不一定人人都同意,这种情况也同样会发生在对毛泽东的评价方面。因为作者的叙述是有选择的,人们完全有理由讨论书中的剪裁和详略是否适宜。作者有充分的权利对于事实的各方面做出自己的取舍。自己对本书所做的工作虽然微不足道,却不仅应向作者和读者负责,应向自己的引路人毛泽东和自己的挚友田家英负责,也应向社会和历史负责。 邓力群评价说:家英同志刚直不阿,但比较脆弱。在顺利的环境里,他往往锋芒太甚:而在受挫折的情况下,又缺乏韧性。他胸怀坦荡,但有时会犯点自由主义的毛病。不管林彪四人帮一伙对他怎样诬蔑,家英同志不愧是我们党的一位好党员。 胡绳评论家英说:在家英同志两三个可以无话不谈的朋友关起门来聊天的时候,他毫不掩饰的表示对江青的厌恶和鄙视:‘密斯又装病了,好像什么都不干。其实他是一心想摆脱毛泽东的控制。’五十年代末,家英向我说过一句使我留下很深印象的话:如果可以重新从头搞社会主义,我将用另一种方法来搞。他对现在实行的政策渐渐的发生了怀疑,认为可以有别的模式。家英参加庐山会议,对彭德怀同志是深表同情的,他不能接受借海瑞罢官来进一步谴责彭德怀同志,也不同意把吴晗同志的剧作《海瑞罢官》和彭德怀同志牵连到一起。 李锐的评论,真正的东拉西扯,纯粹的滥竽充数,‘琐碎’的怀念实在无味。他距田家英十万八千里,评论家英根本没资格。唯一的资格是五九年他也参加了一下庐山会议。他说:家英当年跟我说过,如果允许他离开中南海时,想提三条意见,最后一条是:不要百年之后,有人议论。应该说这是一个党员对党的领袖的最高关怀。在山上开神仙会阶段,由于我的不谨慎,将这三条意见同一位有些老交情的同志说了,开大会时被捅了出来。此事当时虽被掩饰过去,仍然影响到家英后来的处境。他还说:家英之死,是对当时环境的抗议。他就这么多油水,还得借鲁迅的话,但该书最后彭亚新《田家英小传》中,却四处引用了李锐文章中的话。”
龟问:“那您的看法是什么呀?”
鹤答:“胡乔木同志向作者和读者、向毛泽东和田家英、向社会和历史负责的评论,邓力群对田家英一分为二的评论,我是更看重他们俩这样的评论。田家英同志给毛主席当秘书一干就是十八年,这本身就证明田确实是个好同志。田既是毛主席的得力助手,是毛泽东思想的热心传播者,最后又当了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的反面教员。田长期处在我党两条路线斗争的最前线,他是我党两条路线斗争中的一位牺牲者。他支持农村包产到户、分田单干是当了群众的尾巴。他自觉不自觉的成了某些大人物手中的工具、棋子。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确实是毛主席调整农村政策的底线。越过底线搞分田单干,毛确实认为会走向资本主义。‘有时就不能听群众的,比如包产到户就不能听,’毛的这个教导没有错。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多数中央领导都同意田家英的意见,唯独毛主席反对分田到户,这不是毛主席专断,这是真理有时在少数人一边。毛主席批评田家英回到北京不修改六十条,而搞分田单干是点到了田家英的死穴。随意想删掉毛主席谈话中要害是罢官的问题,是田缺乏政治敏感、缺乏路线斗争觉悟的表现,虽然不至于停职反省并立即搬出中南海,但也不能把责任都推给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发展的结果。田家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为推出的又一个海瑞。”
……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