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干校,这一典型的文革产物,好象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话题,更为许多年轻人所陌生。
但在今年秋天,去宁夏石嘴山时,却发现它重新复活了,而且成了对人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历史遗产。
文革时期,国家有关方面曾在石嘴山市设立过一所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接收安排原国务院部分直属单位下放劳动的干部、职工和家属。
近来,当地有关方面在干校原址修复了部分建筑,新建了一座博物馆。原址展区,展示涂抹了浓厚文革政治色彩的干校办公场所。博物馆以图片、雕塑和实物等形式,再现了当时干校学员劳动、学习和生活等场景。 据介绍,该地点已先后被列为石嘴山市市委党校的教学基地和石嘴山市延安精神教育基地。
走进这个地方,令人百感交集。这样一个文革遗物,是不是经过简单改造,就能够成为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对人进行正面教育的思想道德教育基地,颇让人怀疑。特别看到当代一些大学生、刚参加工作的青年职工写下参观感言,表示要“学习‘五七战士’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时候,感觉别有一番滋味到心头。
这个博物馆,据说是禁止拍照的,只是因为我们的参观属于当地特地给国家部委会议安排的活动内容,所有的拍摄并未受到限制。
一、新修复的原干校大门。干校所在地前身为潮湖农场,是关押刑事犯的劳改农场。
显示/隐藏【Exif信息】 |
|
二、当年干校军代表、政工组等办公房间,墙壁上再现了那个年代最流行的政治色彩。
显示/隐藏【Exif信息】 |
|
三、新建的博物馆。
显示/隐藏【Exif信息】 |
|
四、博物馆进门大厅里的群雕像。
显示/隐藏【Exif信息】 |
|
五、表现“五七战士”劳动场景的雕塑。
显示/隐藏【Exif信息】 |
|
六、当年下放职工文艺演出的旧照片,主席著作、主席语录、主席塑像、主席像章等实物。
七、当时五七干部家庭中的生活用具实物或复制品。
八、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面对这份名单,不知道是应该感到悲哀还是骄傲。
显示/隐藏【Exif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