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激进
告别激进
总有某些人老是喜欢给别人扣帽子,一扣就是什么”激进”、“愤青”,乱扣一通。是不是别人真就这么轻易的被激进、被愤青了呢?
我看不是的。
很多情况下,无非是是因为别人的观点和他们的不一样,而且又拿不出什么充足而强有力的证据来反驳别人的观点,仅此而已。
为什么他们没有经过充分的讨论,甚至他们自己根本就只是抓住别人的只言片语却又那么急切的给别人扣帽子定罪呢?我认为,其实这恰恰反映了他们自己内心的怯懦,说明他们自己心虚。
为什么他们又非得胡乱给别人扣帽子呢?依我看来,很多时候他们就是想先发制人,想通过这些帽子来压制别人,剥夺别人的话语权,从而把握给别人定罪的主动权,摆出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高架势,把自己包装装扮成理性和成熟的形象代言人。
如果这些“激进”、“愤青”的帽子是久经世事、有着丰富人生经历的老者给年轻人扣的,那可以说是无可厚非,还更有参考的价值,毕竟他们看得事情多了,经历的事情也多,也许他们自己年轻的时候也这么“激进”、“愤青”,后来发现自己当初确实过激了,他们看到这些年轻人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从前的影子,由于不忍心眼睁睁的看着年轻人重蹈覆辙,为了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就给这些年轻人几顶帽子,以示警醒而已。
可是,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我们身边的绝大多数都是年龄差不多的的年轻人,他们也动不动就给别人扣这样或那样的帽子,装出一副老成的模样。这些人凭什么就如此轻易的让别人被“激进”、被“愤青”呢?难道他们已经很理性很成熟了吗?也许有少数时候他们的判断确实是对的,但更多的时候他们个别人扣帽子本身就是很武断,甚至毫无理性可言的。而且他们给别人扣帽子的同时,或多或少也反映出他们自己消极避世的一面,他们认为这个世界不是自己一个人能说了算的,不是他想改变就能改变的,反正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大不了就是一起倒霉呗。所以,他们表现出来的自以为淡定、理性和成熟,甚至自诩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在这个阶段让人看到的是更多的老气,甚至可以说是暮气沉沉了。
激进和愤青在大多数情况下贬义远大于褒义。激进是指急于变革和进取,多含鲁莽、急于求成的意思。愤青是指对社会现状不满的愤怒青年,多含情绪化、非理性的意思。或许激进确实是不对的,因为不理性,太急切了,但是对于年轻人而言,理性是天生就有的吗?我看不是吧。年轻人本来就应该有一股闯劲、有血性,理性和成熟可以是对他们的要求,可是同样是未经世事的那些人有什么理由给人家扣这么一顶帽子?他们之所以 “愤青”、“激进”,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社会的弊病,他们想让一切的不公和邪恶统统改变,而且他们有着满腔的热血和激情,有着进取的积极人生态度,是对自己和社会的一种高度负责的使命感。看到了现实社会的不足,又有了满腔的热血和激情,他们会积极的去探索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并且提高自己,以达到相对的理性和成熟。相比之下,那些自己没有血性、没有责任感、消极避世,而且动不动就给别人扣帽子的人,才是真正的猥琐。他们以为先发制人给别人扣几顶帽子就能隐藏自己的怯懦,而这恰恰暴露了他们的虚伪的内心。
当他们给别人乱扣帽子的时候,自己不先想想别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所谓的“激进”的观点,更不会去想自己是不是愚昧、无知、落后了。
我不否认他们在具体事件中或许有情绪,毕竟他们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的人,在现实面前他们有不满的地方,但远远没有某些人嘴里说的所谓愤怒 。他们不是某些人口中的愤青,往往是被愤青。
如果偏要用“愤青”一词来代表他们,那笔者只能说,笔者以我们国家的愤青为荣,他们是中国的希望,像某些萎缩无能贪生怕死躲在阴暗角落的鼠辈算什么呀,自己无能也就罢了,还动不动就给真正的热血青年扣上“愤青”、“激进”的大帽子,他们这样的人除了给自己找个不负责人的肮脏理由,平衡一下他们卑贱的丑恶心里,还能说明什么,想证明自己的冷静吗?那些千千万万为了民族解放和幸福的烈士们冲锋陷阵到今天成了他们眼中的愤青啦?现在被某些人污蔑的所谓“愤青”、“激进”的人难免有做得过火的,行为方式不一定恰当的,但是把所有的有激情有责任感的青年都扣上“愤青”帽子的卑劣事情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极其罕见的,指出社会弊病、满怀激情谋求变革有错吗?表达自己对社会和国家的热情反而会被污蔑,真正是咄咄怪事啊!
“愤青”是一个国家希望和血性的标志,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愤青”,这个国家就完了,这不是在危言耸听。
辱骂诋毁所谓“愤青”的人才是真正最卑贱的人。
也许此文有某些词语会让某些人很感冒,在他们看来这亦然是“激进”的“愤青”言语。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是很好的,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给我们探索出了一个这么好的自我促进的法子,批评是在团结的基础上批评,批评的目标也是团结,这样就形成了团结——评判——团结的良性循环机制。
有血性、有冲劲的年轻人不是新生的圣人,需要不断的锻炼、提高,为了提高自己,也需要批评和自我批评,同时也欢迎所有人本着友善的目的给他们批评,但不需要动不动就被扣帽子,这些贬义词对他们是一种莫大的伤害,他们真的很受伤。
笔者在此只想说明,年轻人需要善意的批评,但不需要“激进”、“愤青”云云的黑帽子。
我们一起告别“激进”吧!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