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黄尔文: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会垮台?——之一  被遗漏的环节

火烧 2011-04-05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本文探讨社会主义国家垮台背后被忽视的关键因素,分析修正主义如何影响人民群众,揭示历史发展中的内在矛盾与外部压力,为理解社会主义国家演变提供新视角。

     黄尔文: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会垮台?  

    ——之一  被遗漏的环节  

   

迄今为止,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各种社会形态中最先进、最优越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就建立在社会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根本制度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  

所有已经存在过的社会主义国家,全都显示了过去社会与之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社会生产高速发展,社会成员得到人类历史上最公正的待遇,虽然有时候会出现一些波折,比如战争、重大自然灾害以及重大政治变动,但只要社会的经济基础不变,总能很快地医治战争创伤,或者战胜自然灾害、克服各种不利影响,使社会生活恢复常态,因此社会成员生活非常稳定,而且还在不断地向更加幸福的生活状态改变。  

按理说,这是一种最有生命力的社会与国家形态。  

但不幸的是,二战后地球上出现的那么多社会主义国家,几乎全都垮台了。  

国际国内,研究其原因的文献,不说浩如烟海,至少也可车载斗量。  

如果抛开那些别有用心的文章和有意混淆是非的观点,主要研究结果,将社会主义国家垮台的原因,集中到内外两个方面:在内部,修正主义分子篡夺了执政党和国家的领导权、推行修正主义路线;在外部,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起着催化作用。由于存在这种内外互动,因此引起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垮台。  

这个结论一般地说是正确的,而且也引起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许多措施。  

但是所有措施都没有阻挡住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垮台的趋势。就连首先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发起反修大论战、在国内以反对修正主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为目的进行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中国,如今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几乎荡然无存,基本上走到了垮台的边缘。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除了前面所说到的“内外互动”,是不是还有某个重要的环节被人们忽略了?  

这正是本文要分析并进行探讨的。  

“内因是根据”。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先排除外部因素,即先排除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从内部寻找原因。然后再考虑外部因素。  

这样,问题首先归结为:某个国家的修正主义分子,何以有如此大的能量,能倒转历史的车轮,引起社会的倒退?  

如果真要这么认为,很明显,这是唯心史观的说法。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英雄不能创造历史。同样,没有人民群众的作用,极少数修正主义分子也无法改写历史。  

因此,我们只能从修正主义如何影响人民群众——即从修正主义分子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  

如果有人说,是修正主义分子欺骗了人民群众,也不能令人信服。面对这种情况,正如马克思对法国曾出现的复辟进行分析时所说的:  

“像法国人那样说他们的民族遭受了偷袭,那是不够的。一个民族和一个妇女一样,即使有片刻疏忽而让随便一个冒险者能加以奸污,也是不可宽恕的。这样的言谈并没有揭开这个谜,而只是把它换了一个说法罢了。还应当说明,为什么一个有3600万人的民族竟会被三个衣冠楚楚的骗子偷袭而毫无抵抗地做了俘虏。”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已经垮台的社会主义国家,多数国家总人口接近或超过3600万,苏联人口接近3亿,整个社会主义集团人口总数超过10亿。所以,我们更应当说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人口总数中占有那么大比例的人民群众,为什么会被极少数修正主义分子欺骗,做了修正主义的俘虏,最终导致了社会主义的垮台。  

要解开这个谜底,就必须从社会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方面来寻找人民群众内部的原因,寻找人民群众阶级意识方面的原因,即寻找到可以产生群体性的、足以颠覆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的经济根源,这才能作出最终的解释。这是马克思告诉我们的方法。  

首先要研究的仍然还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对这个基础,我们可以简单地用下面一个公式来表达:

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交换关系+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  

我们的分析,就从等号右边这三个方面及其它们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第一和第三——即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的相互关系方面来展开。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中,起着决定作用、决定了社会性质、也决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中经济地位的,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反映社会的分配关系,它是由所有制决定的,即有什么样的所有制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最合理的分配制度当然是按劳分配。但由于分配制度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交换关系直接决定了人民群众获得生活资料的多寡。在社会产品尚未达到极大丰富、尚不能充分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的社会主义时期,由于分配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所以最容易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   

这就是说,虽然人民群众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决定的,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所在;但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相关的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却更容易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对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的认识,对它的决定作用,反倒很容易被忽略。  

无论是对生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普通劳动者进行访问,还是对社会进行满意度调查,所有的抱怨几乎全都集中到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各种问题上。几乎没有人提及所有制问题。  

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就像我们前面说的,出现了一个认识上的巨大差异:最重要的东西反而被忽略了。  

在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人民群众夺取政权之前,这一矛盾——即认识上的差异,是不存在的。那时,夺取生产资料就等同于夺取了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是直接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的。例如,组织起来的农民,夺取了土地,也就等于夺取了生活资料的控制权,等于直接获得了生活资料。而在人民群众夺取政权、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紧密相关的内在联系被隐蔽起来了,认识上的差异首次产生了。  

对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那一代人来说,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并不太大,因为他们亲手建立了这样一种制度。但在他们身后,从第二代开始,到第三代第四代人,越往后,认识上的差异就越大。  

这首先是因为,公有制天生就是一种排斥个人随意处置公共财产的制度,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公有制;对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土地、工厂等,每个个人也都没有直接的处置权,只有受委托的人——例如管理者,代表多数人的意志,才能对生产资料加以处置——这是公有制本身具有的特点。此外,单纯从经济上考察,由于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很容易推动产生社会化的大生产,对社会大生产的管理要求,又必然引起管理权的高度集中,使之集中到少数管理者的手中、集中到国家的手中。这本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后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管理状态,是社会分工造成的——就好像一个乘客坐上了一艘大船,他不能直接参与轮船的驾驶一样。对轮船行驶的管理操作权属于船长和水手。乘船者和驾船者分工不同。  

但这么一来,占社会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他们中的每一个个人,都会感受到双重的排斥:一方面受到公有制本身的排斥,另一方面受到因专业分工引起的管理权的排斥。于是,他们中的每一个个人,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中无法直接感受到自己在管理中的存在,也无法直接感受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以及这二者之间所包含的内在联系。他们最直接的感受,是围绕自己生存所必需的油、盐、酱、醋、柴,是他们的衣、食、住、行,医药、卫生,家庭、教育,等等和生活直接相关的东西。  

而到后来,随着生产的持续发展,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人民群众几乎完全用不着在意代表自己根本利益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否存在,也很难直接感受到社会上的生产资料,工厂、矿山、土地、铁路、各种资源——总之,用于社会生产的除人力之外的根本要素,也包含有自己的一份,自然而然地会将全部目光集中到个人的生活资料占有方面。  

国家的主人地位、对生产资料的占有,逐渐变成了一个“抽象的概念”——尽管这个“抽象”是一个“科学的抽象”,但抽象的概念是不可能被直接感知的。  

这样,人民群众的大多数,包括其中最先进、最革命的力量——工人阶级,所能直接感知到的,是自己处于一种类似于过去社会小私有者的生活环境。  

可以肯定地说,在这种类似于小私有者的环境下,自发产生出来的,主要地,不是公有意识,而是一种小私有者的意识。  

这种小私有者的意识,即通常人们所说的“私心”,与过去所说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在产生的根源上,存在差别,但又存在许多共同点。它首先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它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中,在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形态当中产生出消极因素的源泉——也是在人民当中的先进分子,在工人阶级先锋队当中产生修正主义的温床。  

那么,小私有者的意识,在政治上具有哪些特点呢?  

只顾个人,不顾集体和国家;目光短浅,只顾眼前而不顾长远——这些特点与修正主义在政治上的特征是完全吻合的。  

那么,小私有者的意识对社会革命又是什么态度呢?  

最主要的是摇摆不定:革起命来十分狂热,比任何人都革命;当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比任何人都彷徨、都失落;反革命的时候,则比任何人都坚决——一切都以是否有利于个人、是否符合个人当前利益来做判断。  

因此,小私有者对革命具有两面性。  

但不幸的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中自发地产生出的小私有者意识同样具有两面性。其消极的一面被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加以利用,被修正主义分子加以引导、推动,终于导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垮台。  

这就是人民群众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够迎合修正主义路线、被修正主义分子左右,很容易被修正主义分子欺骗并心甘情愿地接受修正主义理论的重要原因。也是理论界对社会主义为什么会垮台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的时候,长期都被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这一点,有谁能够在理论上提出带根本性的反对意见吗?  

这样提出问题,目的并不止于为已经垮台的社会主义国家唱挽歌、为将要垮台的社会主义国家奏安魂曲。更不是要把社会主义垮台的历史原因推到人民群众头上。根本目的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挽救即将垮台的社会主义国家。应当说,这个方法之根本要点,就存在于我们分析的过程之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