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掉毒根,还我毛泽东思想!
拔掉毒根,还我毛泽东思想!
在我这个普通山野老汉看来,要衡量一个社会的好坏,大约莫过于通过这个社会官员们的整体素质,来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最为简便了。现在,就让我们将如今这个社会里官员们的整体素质先来一个简单的纵向比较吧。
唐代当过左拾遗一职的杜甫,在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名句。当过皇帝的老师的白居易,更是写下了感人肺腑的《观刈麦》。请看: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就是哪个当过刺史的韦应物,虽然生活在“兵卫森画戟,晏寝凝清香”的环境之中,但却还能够“自惭居处崇,未展斯民康” 。
宋代当过副宰相的范仲淹,不仅写下了曾经激励了中华民族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并且更有【范仲淹还在年轻穷困的时候,就立志要救济同族中穷苦的人和社会上穷困的贤人志士。一直等到20年后,他先后作了封疆大吏和副宰相等大官,才用丰厚的薪奉购买了1000亩好地,用其产出实现了自己的宿愿。他一直这样救济穷人,但在他去世的时候,却竟然连一件像样的陪葬衣服也没有,儿子也没有钱为他办风光的葬礼】这样的伟大行动。
大清才子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卷五第十五则中写到:
【官员一旦贪恋官权的优越,其中的强悍者,必然会依仗权势,依仗权势者,必然心狠手辣、刚愎自用;其中的较弱者,必然会稳固自己的权位,稳固权位者,必然阴险而老谋深算。官员只要是想着依仗权势和稳固权位,就必然相互倾轧、相互排挤,如此以来,在用人方面就必然不看才能,而只看是否是他们自已的人。在做事方面就必然不看事情本身的重要与否,而只关心做完此事对他们自已有没有好处。这种弊病实在太大了,其罪恶远远在贪酷之上啊!】
纪晓岚又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卷六第二则中写到:
【其最为民害者:一曰吏,一曰役,一曰官之亲属,一曰官之仆隶。是四种人,无官之责,有官之权。官或自顾考成,彼则唯知牟利,依草附木,怙势作威,足使人敲骨洒膏,吞声泣血。四大洲内,唯此四种,恶业至多。】
这里,我想特别提请大家注意纪晓岚的这样两句话:【在用人方面就必然不看才能,而只看是否是他们自已的人。在做事方面就必然不看事情本身的重要与否,而只关心做完此事对他们自已有没有好处。】【官或自顾考成,彼则唯知牟利,依草附木,怙势作威,足使人敲骨洒膏,吞声泣血。】以便更准确地审察后文。
毛泽东时代的干部
众所周知,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是没有官员的,取而代之的,是能够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千千万万个人民干部。
还记得这样一个细节吗?那时候,倘若人们觉得那一个干部脱离群众、搞特殊化,则恐怕连他的亲属也会被群众瞧不起的。
对毛泽东时代的干部还需要再说什么吗?仅这一个细节难道还不够吗?这难道还不比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有意义吗?
当代的官员
只要回想多年来经常见诸于报端的那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狂语,就知道当代的官员们有多么高高在上了。只要看看如今的众多官员们“一顿饭一头牛,屁股下一座楼,二奶成群,权钱交易,乃至买官卖官” ,就会知道人民群众在想什么了。只要想想如今广大民众常常念叨的“生不起、养不起、学不起、住不起、病不起、死不起” ,就会知道当代的官员们的政绩如何了。难道还需要再说什么吗?
由于篇幅已经比较长了,所以,我不想用美国纽约那一美元年薪的市长的事迹,以及韩国李春赞总理只因在不适当的时间、不适当的地方打了一场高尔夫球便丢了官的事情,再与当今中国的官员进行横向比较了。
但是,对于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员,为什么当年的人民干部,会变成连古代的官员都不如的现在这种样子?我不得不简单地说说我的疑虑。难道当今官员们的这种状况,就与“不管黑猫白猫”“ 摸着石头过河”“一切向钱看”“第一桶金原罪不究”“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一长制”“ 不争论”“ 不问姓社姓资”“ 不问姓公姓私”“ 让资本家入党作官”等等所谓理论无关么?难道这些所谓理论、不是毒害官员队伍的毒根么?请尽快拔掉这些毒根,还我毛泽东思想,还我人民干部!难道我这么一丁点要求还过分么?
秦川牛
20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