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口结构危机
关于人口结构危机
历史永远在曲折中发展。在新中国发展到新时期,我国面临若干重大问题,目前我国严重的人口结构危机,就是若干重大问题之一。面对该问题,无数忧祖国爱民族的志士仁人,都在声嘶力竭地四处奔走呼号,希望当局能认识到现行计划生育的严重危害,从而果断停止计划生育,扭转人口结构危机,使人口长期均衡可持续发展,从而使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中国人口历史的回望。据可考的资料,中国从夏至明,朝代人口总量徘徊在1000万—6000万左右,由于朝代土地幅员的大小不同,其统计覆盖的人口就不同,故人口数量高峰有波动。而在中国土地幅员相似的几个朝代,如西汉、东汉、隋朝、明朝,它们的人口高峰大致在6000万左右摆动。进入清中期,人口开始突破一亿,而此时恰好是中国渐渐进入现代工业化时期(工业化过程是整个世界人口猛增的过程,工业化的完成,随即会导致人口老年化少子化并存,从而人口负增长)。随后,中国与世界同步,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在可对比的资料可知,从西汉到清朝中末期(1840年前),中国人口大约占世界人口比为三分之一,而在2000多年中,中国的大朝代经济总量也约占世界总量三分之一以上,并且,自夏至清前期,中国文化科技一直领先世界。特别是清朝人口迅速增长期,也是清朝开疆扩土高歌凯奏期,清朝在前中期,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世界强国之一。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不断下降,降到新中国建国时,中国人口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左右。从1949年到1980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一直稳定在五分之一左右,一举扭转了自1840年至1949年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不断下降的趋势。而这一扭转,恰好是中国重新走向世界大国的时期,人口的重要作用,于此可见一斑。
二、“华人爱生孩子”,是个流传甚广的黑色谎言。一些中国知名人士,囿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不对妇女生育率调查和对比,信口雌黄地说:中国人爱生孩子(或说华人爱生孩子)。其中就有学者名人——如何新、李银河——也不作调查对比就说“中国没有计划生育,农民的生育就不得了。”这是我国学者的悲哀:对一个领域毫不了解,也不作对比和调查,就凭中国60—70年代的妇女生育率状况,来类比现在妇女的生育率,从而为计划生育当愚盲的鼓吹手。华人(含中国人)真的喜欢生孩子吗?非也。现在,台湾的妇女生育率是1.1,香港的妇女生育率是0.9,上海妇女生育率0.9,大陆2000年为1.33,大陆2005年1.22。同属于中华文化圈的新加坡妇女生育率1.22,韩国妇女生育率1.1,日本妇女生育率1.37。而同时期的美国、英国和法国妇女生育率分别为2.05、1.74、1.90。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从1950年1.50亿左右增加到2009年的3.07亿,增加了1倍多,现在美国仍然怕人口负增长,因此仍在鼓励生育;中国从1950年5.7亿左右增加到2009年的13亿左右,也就增加了1倍多,而我国却被误导实行计划生育。事实胜于雄辩。“华人爱生孩子”,与事实不符,是个流传甚广的黑色谎言!再不能上对该领域无知学者的当了。
三、控制人口理论,是发达国家围剿发展中国家的战略武器。1970年代中期美国制订了秘密的全球人口控制计划,即目前已经解密的美国《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题目是“世界人口增长对美国国家安全和海外利益的影响”(Implications of Worldwide Population Growth for U.S. Security and Overseas Interests)。该备忘录的理论出发点是:大多数高质量的矿藏都位于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数量过多的“劣种人”妨碍美国获得充裕的、廉价的原材料,必须除掉这些高速增长的人口才能保护美国利益。《NSSM-200》第81页指出:“为了有助于避免(其他国家)指责美国支持人口控制背后的帝国主义动机,美国应反复重申这一支持是源于以下关注: (1)夫妻有权自由地、负责任地决定他们生几个孩子和生孩子的时间间隔,并且有权获得信息、受教育及其手段; (2)对于贫困国家的基本社会和经济发展来说,人口的迅速增长既是普遍贫困的诱因又是其结果。进一步,美国应该采取行动将这一信息传递出去,即控制世界人口增长代表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人类生命国际(Human Life International)Brian Clower博士所著的《Kissinger Report 2004》估算,1965年到2004年美国共投入了173亿美元的经费用来控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主要投入到美国国际开发署;其次是投入到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联合国人口基金最“伟大的贡献”是帮助了中国等国实行计划生育。《NSSM-200》还特别指出,为了掩盖美国的控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行动,避免被指责为帝国主义,美国将利用联合国和多种各非政府组织(如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来实施这项计划,并鼓励个人和组织进行捐助(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后来的比尔盖茨基金)。可见,实行近30年(1980年公开信)的强制计划生育真是使“亲者痛,仇者快”。现在计生委仍大量依赖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
四、目前中国妇女人权的悲惨境况。据报道,中国每年因违反所谓的计划生育政策,被人工流产的妇女达1000多万例,很多是大月份流产。一般的人工流产,都会对妇女造成较大的身心伤害,因此国际上,没有国家鼓励通过人工流产来避孕。而大月份流产,则必然给怀孕妇女造成巨大的身体伤害和心理阴影。回望历史,除了30年来的计划生育时期,中国没有任何一个朝代或政权推行了如此不顾妇女身心健康的政策;放眼世界,除了现在的中国,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推行如此不顾妇女身心健康的政策。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日本侵华时,在大屠杀期间,才会剖出怀孕妇女的胎儿挂在刺刀上。妇女生儿育女,是她们身体自由权利的延伸,一个妇女拥有生育或不生育的绝对权利,国家的暴力怎么能强制干涉?一个妇女怀孕了,却要受到国家强制的身心创伤,妇女的人权何在?尊严何在?一个怀孕的动物,人类还不忍去伤害,何况是一个同类怀孕,却要受此摧残?人何以堪!一个因违反所谓的计划生育而被迫去人工流产的母亲说:“来到坐满了等待人工流产的妇幼保健院,仿佛闻到了满屋子的血雨腥风。此时,我的祖国,想说爱你真不容易!”为什么在所有生物界、在所有中国历史朝代、在所有世界其他国家都如此珍爱生命的孕育,而在现在的中国孕育自己的宝宝,却被指为封建落后,却要承受如此的艰难和摧残?!目前中国妇女人权已经因计划生育的实施而触到了历史最低点、世界最低点。
五、人口问题的核心是:人口结构。放眼世界,现在的人口问题最严重的是老年化少子化并存的问题。从1960年代推行非强制性计划生育的日本、韩国,由于现在妇女生育率大大低于人口世代更替所需(发达国家为2.1,发展中国家为2.3,现日本妇女生育率1.37、韩国1.1左右,中国1.22左右),其老年化少子化并存,他们的政府与国人心急如焚,对以前短视的计划生育后悔不迭,现在是出大力气鼓励生育,来化解缓和老年化少子化并存的人口结构危机。俄罗斯更是出猛招,来化解老年化少子化并存的人口危机,规定:生较多小孩的妇女,被授予“英雄母亲”称号。欧洲大多数国家,面临的也是这个人口问题。举凡中国周边国家,无论是中华文化圈的新加坡、日本、韩国、朝鲜,还是欧洲文化圈的俄罗斯,无边在出重招鼓励生育,而中国政府怎么对此视而不见?事实胜于雄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人类整体都面临老年化少子化危机之时,中国要果断停止计划生育,并鼓励生育,从而化解中国的老年化少子化人口结构危机。其实,人口数量问题从来就不是真正的人口危机问题。如美国3亿多人口,加拿大3000多万人口,美国人口是加拿大人口的近十倍,美国并没有以加拿大为坐标认为人口数量太多了,从而引发了严重的人口问题危机。历史和现实都昭示:人口问题的核心的人口结构,而非人口数量!
六、目前中国严重的人口危机。自从1980年《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以来,中国妇女生育率急剧下降,经人口抽样,2000年是1.33、2005年是1.22,远远低于发展中人口世代更替水平2.3,中国少子化程度远远超过了美国、西欧诸国、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而中国老年化来势汹猛: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10.3%;2010年,老龄化不断加速,每10年依次可能将提高3.5、4.2和5.9个百分点;2010年,上海老年化程度更是达到了22.5%,居世界第一,如果不是每年数千万的中西部劳动力流入上海,上海经济将萧条崩溃。发达国家向老年型社会转变,法国用了115年,瑞士85年,美国60年,德国45年,而中国只用28年就转老龄型社会,真是“未富先老”“希望渺茫”。无论是老年化,还是少子化,我国现在的人口危机都将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计划生育宣传的减少了3—4亿人口,恰恰是打断了中国蓬蓬勃勃的发展势头。如果这些人口不是因计划生育强制减少,那中国的人口将真正属于长期均衡发展型,可现在呢?由于短视的计划生育,虽然当时控制住了人口增长,但把人口真正的危机——人口结构危机——给中国早早的呼唤来了。“天作孽,犹可活;人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中国公民:子木
2010-10-31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