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思想文化的继续革命与社会创新

火烧 2008-11-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思想文化继续革命与社会创新的关系,强调分配制度对成果分享的重要性,批判卖国式创新,主张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与人民民主机制的创新路径。

思想文化的继续革命与社会创新

田忠国

(作者的话:饼做大是必须的,因为,只有把饼做大了,人们的平均分享率才有提高的可能,但是,这仅仅是可能,而不是事实。比如股票市场,从近千点到六千多点,饼是做大了,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股民,却得到了负的分享,尝到了发财梦想对自己的惩罚。所以,饼做大只是一个前提条件,但能不能相对动态均衡式分享,却需要分配制度予以保障。  

但是,分配制度是可以随时更改的,也就是说,可以选择人们相对动态均衡式分享的分配制度,也可以选择在效率优先的名义下的占有式分配制度。在这种时候,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呢?有。这就是人民民主制度机制,也就是被占有式分配制度的崇拜者批判了三十年的大民主。也就是说,你想独吞发展成果,人民群众不答应,如果你强行占有,人民群众就在毛主席支持下,造你的反,夺你的权。毛泽东的逝世,就意味着相对动态均衡式分享发展成果的民主机制模式的消亡。----摘自“投资、分享、机制杂谈”一文。)  

我们成天说改革创新、文化创新、思想创新,但创新的方向在哪里,如何创新,为谁创新?我想,创新者不得而知,或许,唯一明确的就是,从思想文化、制度机制、改革开放中为自己的利益创新。这种违背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创新是该终结了。  

世界历史一再证明,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不创新,国必亡,企业呢,也必然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有人可能说我自相矛盾,因为,你一方面说该终结创新,一方面又说不创新不行。但是,科学创新普惠于众生(也不尽是,如,美国的军事装备创新,不仅不是为了普惠众生,而是为了威摄众生,让众生听美国的话),思想文化的创新、制度创新、改革创新,就有明确的社会属性了。  

因为,既有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制度改革的创新,也有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制度改革的创新,美国的思想文化、制度改革创新,是为了提升资本制度的统治能力,中国的改革创新、思想文化创新呢?竟然是为了削弱国家管理能力、清除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价值观念,适应美国国家管理的需要。  

这就不能不令人困惑了:这叫创新么?这叫卖国。  

中国不能不创新,但更不能搞卖国的创新。所以,中国只能搞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人民民主机制和科学社会主义相对动态均衡式发展的经济创新。因为,从1949年10月开始,中国就在探索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人民民主的制度机制和相对动态均衡式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不断纠错中走过来的。左派的朋友可能说,中国的前三十年没有改革,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毛泽东的新时期的思想文化不断革命,也就是一个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过程,比如,建国后,中国在毛泽东的推动下,思想文化的不断革命,推动了中国科技、工业、农业的不断发展,而这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由不断改革助成的。而文革,是中国建国后,包括整个人类历史,是最大的一次从思想文化到民主制度机制的改革。右派朋友就更反对了,因为,他们认为,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罪人。  

其实,毛泽东岂止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罪人,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罪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世界上的右派朋友们,一个最大的共同特点是全力掌握占有权,通过占有权,获取经济发展更高的占有率,从尼克松到小布什,从李锐先生到中国改革的急先锋,哪一个不是这样的呢?但毛泽东偏偏不叫他们占居占有权、获取占有率,在他们心目中,毛泽东又怎么不是罪大恶极呢?  

我理解右派,凶神恶煞也好,温情脉脉也罢,清除毛泽东思想,就是为了清除获取占有权、占有率的障碍。而创新呢?就是创获取占有权、占有率之新。我理解,但是,我坚决反对,正因为理解、了解右派朋友的创新目标,我才坚决反对。  

从主流媒体,到主流精英,创获取占有权、占有率之新,成了他们的共识,成了他们共同的追求目标,共同追求的“普世价值”,这就需要全社会来一场思想文化的革命了。  

人们如果跟着占有权、占有率的目标,创以占有权、占有率为主体的民主之新,而不思自己的思想文化革命,自己的命最终结果必然会被占有权、占有率的主流精英所革掉。  

但是,如何进行一场思想文化的革命呢?  

首先,要明确由毛泽东时代创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民主观、平等观,是指导我们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这个问题明确了,我们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通过制度创新形式,把社会主义价值观、民主观、平等观落到实处。  

有人可能认为,价值观是价值观,制度机制是制度机制,根本不可能把价值观融进制度机制。持这种观点的人,我认为是对制度机制的无知,因为,任何国家的制度机制,都是那个国家主体价值观的明确,而又强制性的表达。  

我曾经无数次说过,中国急需建构价值目标共识。但建构价值目标共识的关键在哪里?呼吁的不少,但知道的不多。中国建构价值目标共识的关键,在于国家的专政意志。世界历史证明,任何国家,任何政体,没有强大的国家专政意志,就没有价值目标共识,因为,社会是个由不同阶层组成的混合整体,由于所处的阶层不同,利益诉求不同,价值目标也必然不同,甚至是矛盾、对立或者冲突的。  

这时候怎么办?一,任其矛盾发展,最终导致暴力冲突或者暴力革命整合。二,通过人民民主机制整合。人民民主机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人民民主权利的行使,包括思想文化、政治模式的完善的争论和人民群众的夺权。另一个是人民民主专政。因为,没有对破坏人民民主制度机制者的专政,不仅没有价值目标共识,也没有人民群众基本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前者是一种懦弱的选择,后者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有人说,民主国家没有专政,说这话的人简直是胡说八道。如果没有专政,那些所谓的民主国家,怎么会监狱?有人说,中国精英是一群脑残的群体,这话虽然不好听,但却揭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残酷事实。  

专政是整合价值目标共识的最后手段,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是,专政也是不同的,比如,有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也有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专政,从这个角度说,中国要想确保无产阶级,也既人民民主专政,就需要人民民主的制度机制。因为,没有人民民主的制度机制,专政权就不一定始终有人民民主主义的主张者所掌握。  

当然,世界上的所有国家,专政都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只是确保价值目标共识的手段。而确保价值目标共识,也是手段,不是目的,用价值目标共识,激活整个社会的创造能力,求得更快更好的发展,社会各阶层平等的分享创造、发展的成果,使各个社会成员过上幸福美满的精神和物质生活,这才是目的。  

如果一个国家不整合价值目标共识,必然导致价值观念的矛盾冲突,占有欲和掠夺欲充斥整个社会,这个国家就必然失去创造能力。  

有人说,一个现代化的社会思想是多元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但是,思想的多元占有欲和掠夺欲自由泛滥的多元,而是社会各阶层平等的分享创造、发展的成果价值目标共识下的多元。没有社会各阶层平等的分享创造、发展的成果的价值目标共识,就没有真正的思想多元。  

也就是说,社会各阶层平等的分享创造、发展的成果,是社会的主体价值观念,在任何时候,任何历史背境、条件下,任何人的任何思想,都不得破坏国家的主体价值体系。  

中国如果不采用我的观点治理国家,在可以想像的将来,中国必会步前苏联后尘,陷入难以自拔的灾难的深渊。  

2008年11月25日星期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