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凤姐

火烧 2011-04-14 00:00:00 网友杂谈 1036
文章讲述凤姐从年轻到中年的生活经历,包括她的家庭背景、工作经历以及与家人之间的故事,展现了一位普通女工的真实人生片段。

凤姐  

今天上午与妻子在菜场买菜。“林叔!你来买菜呀!”一位中年妇女的喊声是我停下脚步。“是的,你也买菜”,我连忙回答,见她站在一个煎饼摊前,指着锅里的煎饼说:“买了菜,买两个煎饼回去吃。”说了几句话后,我们各自走自己的路了,然而记忆的闸门不由得使我想起了一个人——凤姐,这位中年妇女的母亲,一位普通的女工,七十年代初期,出席国家地质系统的先进生产者。  

凤姐出生于1935年左右,祖籍湘潭县人。与我的岳父岳母一样的湘潭县人,一样的在解放前,迫于生计,一家人从湘潭流落衡阳市郊酃湖町。凤姐的父母虽然生了很多孩子,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民不聊生,劳动人民缺医少药、儿童的成活率很低,所以凤姐的父母也就只剩下凤姐这么一个宝贝女儿了。刚解放的时候,全国的老百姓的生活也不是一下子就进入了天堂,也还是有逃荒要饭的,于是,凤姐的父母又收养了一个十几岁流浪孤儿,他比凤姐还大,我们都称他为哥哥。凤姐有点脾气,与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哥哥相处不是太好,一直到凤姐的父母去世,一切的后事料理都由这个哥哥办理好了,兄妹之间关系才处得很好。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斯大林领导的苏联援助我国建设几百个企业,大的有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等等。衡阳的某机械厂也是那个时候苏联援建的。凤姐的丈夫是抗美援朝回国后转业到这个厂工作的,在厂里开行车——就是车间里的梁式起重机。他们结婚七八年才生下一个女儿,也就是今早上叫我叔的妇女了。两年后的1963年又生了一个儿子。只是老天无眼,那天本来是凤姐夫的休息日,只因当班的工人处理不了出故障的行车,中午时候把凤姐夫喊到厂里去了,凤姐夫一爬上行车就触电身亡,晚上,他们的儿子呱呱落地。是年凤姐才28岁,她的女儿才两岁。此后凤姐守身如玉的照顾两个孩子,拒绝了不少好心人介绍和一些男士的求婚。  

凤姐夫去世后,厂里照顾凤姐到这个机械厂上班,由于她读书不多,学徒年龄也大了,安排在食堂当炊事员。凤姐在食堂的工作是很积极的,后来当了炊事班班长,她带领的炊事班多次评为厂里的先进班组。1975年夏天,我到她们厂的金加工车间向工人师傅学习电动机的修理技术,那时中学里的学生要学习生产劳动知识,教师要到工厂向工人学习实践技能。我中午在她们厂食堂就餐,发现,她们厂的食堂伙食就是比其它单位的好,而且便宜。其原因就是炊事员不靠山吃山,每餐吃饭时,炊事员自己不得自己打菜,必须由班长或组长统一给大家打菜,且不准挑好的菜吃,而是只能荤素搭配够下饭就可以了,不准多吃多占和浪费。  

一九七零年代初期,凤姐出席了地质部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虽然文化不高,却与当时大多数工人一样学习毛主席著作。有一次她还鼓励我要学习毛主席著作,要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个时代的凤姐是多么风光与幸福啊!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凤姐的儿子的工作折磨了她。儿子读书不多,在全民经商掀起大潮诱惑下,他也想做生意发财,把凤姐的一点微不足道积蓄做老本做生意,结果是赔个精光,学会了驾驶又没有车开。折腾了十几年一事无成。这时凤姐已退休在家,退休工资也不能保证按月发放,屋漏又遭连夜雨,凤姐得了糖尿病,医药费也没有办法报销。但凤姐又是一个极好强极要面子的人,她可以克己助人,但不愿意受人帮助。她病了,我们去看望她,不愿意我们送礼物。要她到我家来玩玩,她又怕给我们增添麻烦。送钱给她治病,她又怕自己还不起。总之,她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了,她绝望了。1994年的夏天,一名劳模,一名共产党员没有经受得起走资派的折腾,而投身厂门口的水塘身亡。我听到这个消息后,急急忙忙赶到塘边,此时,她的遗体已被打捞上来。面对她的遗体我痛苦万分,我不由得痛哭起来。几年后,她的儿子贫病交加而死去。  

行文至此,我已是热泪盈眶。我怀念那美好的工人当家做主,扬眉吐气,奋发向上的时代。什么时候我的祖国能成为真正的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什么时候我们的工人阶级再成为国家的主人?什么时候我的人民活得幸福而又有尊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