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从“性爱日记”引出的思考

火烧 2010-03-1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韩峰因性爱日记被牵出受贿罪,引发对权力寻租与廉政问题的反思。文章探讨日记门事件背后反腐困境,揭示金钱、美女与权力的纠葛,强调制度监督的重要性。

据悉,日前在网上流传、闹得沸沸扬扬的“日记门”事件,其主角——广西自治区烟草专卖局销售管理处处长韩峰,因涉嫌受贿犯罪,被广西自治区检察院依法决定逮捕。韩峰的被捕,让很多关注此事的人们总算看到了此事件的“法制”结果。

韩峰的罪行被揭出,多少带有偶然的成分。试想,如果不是这位所谓的“才子”局长有写日记的“嗜好”,如果没有贯穿其间的私人恩怨和感情纠葛的牵绊,韩峰的犯罪能被牵出吗?要明白,这并不是我们的纪检委、反贪局等监督部门的工作成绩,也不是体制制度的明察劣汰……所以,有关领导部门,应该为此感到被剥光衣服般的羞耻,应该深思这一犯罪现象揭示出来的深刻道理。而不是沾沾自喜,更不能以此来向民众炫耀政府的反腐确实是动真格的,万不是说说玩的,这不是又弄出一个来?

如果韩峰没有这些个围绕在身边的女人们……但这种假设在今天的官场几乎不可能。只要是名义上有监督机制实际上无约束能力的权力存在,那就必然会产生公权力的寻租方式。而围绕着权力的无非是金钱与美女,所以韩峰身边有女人围着转就再也正常不过了。再假定韩峰本人的身体有毛病,即无性能力,自然也无性要求,那就不会因为性泛滥而被曝光“香艳日记”,再被牵出有经济犯罪问题。如果上述假设成立,那么以韩峰的工作能力(据说在任内烟草销售利润大增),他还会边腐边升,官运和前程大概不会就此终结。

我们且看这些:从韩峰的成长履历上看,伴随其香艳日记的是仕途不断得到提升。一边是犯错(生活作风),一边却依然能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并得到提拔重用。事实上,这名烟草局长的风流史并非“绝密”。据说此前就有日记事件中女主角的丈夫到该局“闹事”,但最终以被警方带走了事。俗话说无风不起浪,如果这时该地的纪检部门能以对韩峰关心负责的态度入手调查,就算是为韩峰澄清“不白之冤”,但结果查出了其他问题……哪样的话也就不会任其犯罪再继续下去。

现在有消息说,经初步查明,2002年至2010年2月期间,韩峰先后利用担任钦州市、来宾市烟草专卖局局长职务之便,多次收受承建商的贿赂款共计48万多元,还有价值30万元的商品房一套。并且,目前当地检察机关还在进一步“深挖”中。真是拔出萝卜带出了泥,以性爱日记开始,到收受贿赂结束,女人,钱财,权力,三者互依互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大家不妨这样去想,在全国,究竟还有多少个不写日记的“韩峰”们?他们又要通过怎样的不检点,又会以怎样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才能暴露出来?

听说都“改开搞”三十多年了,中国的法制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进步。但我又犯糊涂了,怎么就有此起彼伏的腐败案件层出不穷?譬如韩峰事件,在案件尚未暴露之前,女情人的丈夫曾去烟草局论理(现在流行叫法是闹事),却被警方带走且了事了。不知是怎样了的事?也不知对那位不幸的丈夫,当时的所谓法制具体体现在哪里?更勿论什么“尊严、幸福、公正、和谐”了。

经过了三十多年“极右”当权势力的折腾,中国大地早已是乌烟瘴气,民不聊生了。从遍及全国的官场腐败势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强劲势头不难看出,社会大环境坏了。就譬如一池清水养鱼,现在这水有毒了,鱼自然也被污染带毒了。由此可知,是环境造就人,韩峰身居要职,要是不贪不腐、洁身自好岂非咄咄怪事?

权力要怎样受监督才不致于无法无天,为所欲为?国家现行的监督体制真正管用吗?

当年毛主席发动群众进行政治运动,就是要群众“人人起来负责”,监督官僚阶层。只有通过政治运动的方式才能开辟大众对权力阶层的有效监督,这可视为毛主席建立大众民主的一个重要的探索。但由于以前的历次政治运动的主要针对对象都是官僚阶层,于是“改开搞”开始后“极右”当权阶层才竭力“妖魔化”政治运动。因为他们很清楚,惟其彻底否定政治运动,才能把人民群众排除在中国的政治进程之外,他们拥有的权力才能没有任何约束,他们才可以为所欲为,甚至于胡作非为。

后三十年产生的哪么多法律条文,监督机制在面对了腐败之时都显得哪么苍白无力。韩峰“日记门”事件应该带给我们这样的反思,难道现在共产党的反腐大业要靠腐败官员情人的丈夫检举揭发才能确实收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