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我解西游记

火烧 2014-06-10 00:00:00 网友杂谈 1034
本文从政治隐喻角度解读西游记,分析佛教与道教的斗争,揭示如来与玉帝的博弈,探讨唐僧、孙悟空等人物象征意义,深度解析西游记背后的寓意与结局。

  我解西游记

  一、看过一篇《西游记是应该倒着读的》文章之后,似有所悟,我认为所谓的唐僧取经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1、如来派金蝉子率队东土传教(佛教),玉帝为保持道教文化的纯洁性免受外来宗教的侵扰、渗透,派遣心腹干将拚死阻拦;

  2、如来不敢与玉帝撕破脸面,只好以师徒的武力进取为基础、前提迫使玉帝谈判从而相互妥协;

  3、八戒、沙僧厌倦了政治的肮脏主动退出,向佛坚决的猴子成为玉帝的第大心患必除之而后快;

  4、如来舍卒保将,牺牲猴子,金蝉荣封御弟成为组织传播佛教的核心力量,佛教在东土扎根,他们各得其所;

  5、猴子心中不愤,要与最大的敌人同归于尽,但困惑于杀敌与保兄弟情分的选择,经菩提点化,回归自然,最终化为石头,是彻底的感悟也是最终的放弃。

  二、评价:人们常说西游记重佛贬道是有道理的:

  1、佛攻道守;

  2、佛有大战略:抓大放小、壮士断腕——坚持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手段,以传教为终极目标,不怕牺牲;善于妥协,勇于暂时亲手惩处自己的第一杀手以留待日后反击之用最终彻底让对手屈服;关键是坚决保存了传教的组织力量——东土御弟;从组织上控制对手;

  3、玉帝鼠目寸光——忘记了对手之所以成为自己对手的原因,忘记了抗佛护道的根本大计;满足于对手的一时妥协,以惩治了双方的第一杀手为目的而不是阶段性目标,重面子轻里子;面对猴子的反击灭人伦彰显手段低下;中打阻击战不敢打歼灭战,不敢实质性面对手;留下了御弟成为了对手传教的组织力量;沙僧、八戒作为卷帘大将、天蓬元帅,身边刺驾、宫庭政变随时发生;不知道自己身边的可靠力量所在。

  三、不算结局的结局:

  1、最大的牺牲品是猴子——最终选择了放弃;

  2、最大的最益者是唐僧——公私兼备既完成了传教使命又荣封御弟;

  3、最大的成功者是如来——成功实现攻城掠地;

  4、最大的失败者是玉帝——丧失了文化主导权;

  5、最大的势力派是观音菩萨——佛教在东土的总代理;

  6、最大的危险是八戒与沙僧——其现实身份是卷帘大将与天蓬元帅,可能是以后天庭政的坚实支撑;

  7、最伟大的配角——小白龙。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