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委常委“杨溜溜”书记背后究竟有什么猫腻
温州市委常委“杨溜溜”书记背后究竟有什么猫腻
云淡水暖
40多天过去了,“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温州鹿城区区委书记杨湘洪赴法国“公干”而“滞留”不归的悲喜剧,才迎来了一个不温不火的“幕间休息”,人民网今日(11月13日)报道“温州市委常委杨湘洪滞留国外被开除党籍公职”,报道说,滞留国外40多天的温州市委常委、鹿城区委书记杨湘洪,已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被派往法国劝说杨湘洪归国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医生,已于11月11日返回国内。有网民给杨书记起了个绰号,叫“杨溜溜”。
按说,党纪国法摆在那里,别说是“滞留国外40多日”,哪怕就是中途发现其“溜走”、或者有“溜走”的趋势,就应当马上“启动应急预案”,高调宣布正面对待,别说是率团“外访”的领导,就是参加旅游团的平民百姓,到了法国就藏起来,一是违反的国家在旅游管理方面的规定;二是背离了自己与旅行社之间的相关承诺;三是触犯的当事国的出入境管理、移民管理条例,理应受到惩罚和追究,当然,能否追究、怎么追究是另外一回事。
但是,自从这出闹剧开锣以来,给草民的一个感觉就是四个字——温情脉脉,整个“应急预案”所表现出来的,是各方面的扭扭捏捏、犹抱琵琶、半遮半掩、半推半就,而这样的应对手法,令人不得不打个问号,一个不大不小的地级市常委、区委书记,假公济私到外国,找借口溜了,相关单位何不立马光明正大地、理直气壮地、毫不手软地澄清事实,亮明立场,反而是上演了一场“生离死别”的大戏,好似断桥相送,缠绵无比。
其一,人民网报道,杨湘洪是9月19日率团周游法国、瑞士、奥地利的,从报道内容看,法国是最后一站,9月26日,杨湘洪称其腰椎旧病复发,没有参加原定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公务活动。9月27日,杨称已经约好医生看病,又没有出席中国驻法大使馆举行的会见和宴请。就是说,在9月29日代表团结束行程回国之前的3天里,杨湘洪已经鬼鬼祟祟地见首不见尾了,国庆后又过了20天,才由《瞭望东方周刊》发出来一则报道《书记丢了》,期间,据报道说,温州当地的民间传言沸腾,而温州、浙江的官方和媒体却一片静默,当然,把消息传给《瞭望东方周刊》的,至少是当地传言的听闻者,将近一个月咬牙不吭气,温州、浙江两级官方的态度很是尴尬。
其二,杨湘洪既然下定了决心从赴外代表团溜走,准确地说叫做外逃,就已经准备面对可能的后果了,长期当领导,直到爬入“省管干部”行列的杨湘洪,哪里会不知道出逃后再“回来”的结局是什么,起码是没有书记、常委这支歌唱了,还有就是声名狼藉,因为背叛而声名狼藉,背叛了组织纪律、背叛了自己的承诺。就这样了,居然还展开了浩大的“劝归”活动。明摆着,同行的企业家们都说杨在出游的过程中毫无病态,“治病”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相关方面还劳师动众,“根据省委的要求,温州市委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劝说工作。”,一个已经叛逃为实的区委书记,何来这么大的必要动用“多渠道”,展开“多层次”的“劝说”,拖延达一月之久。
可叹的是,报道说,10月23日,又派出了由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医生,前往法国探望杨湘洪,并协助医治伤病。杨却冷以待之,又是关闭手机,短信敷衍。又是四次打电话强调自己病情严重,表示待伤病痊愈后“愿意回国”,却又拒绝透露其具体住址,就是不露脸。给人的印象,好像这双方是在玩游戏,或者说在演戏,一方是演“治病救人”角色,另一方是演“难言之隐”角色,有什么难言之隐呢,决不是“腰间盘突出”这么简单吧。
其三,相关方面的暧昧和温情,在媒体上被描述,比如,10月29日,温州市委召开了常委会,研究对策。“处分杨湘洪已成共识,但对外界说还是不说,如何说,成了会议上的焦点问题。”知情人说,“会上,温州市相关领导要求还是要严格封口,并要求三人组成员不得私自接受任何记者的采访,违者纪律处分。”(《成都商报》),如果属实,简直令人惊讶,不管什么原因,哪怕是真的“腰突”病发,就凭不辞而别,逃避不见两条,处分就是肯定的,哪里需要到10月29日了,才倍加小心地“处分杨湘洪已成共识”,这个“共识”何其晚也。老百姓旅游犯规,处分也是即时生效的嘛。
其四,迄今为止,关于杨湘洪为什么要出逃,没有任何官方消息,倒是“未经证实”的猜测到处流传,给人的印象好像是,杨湘洪没有什么足以导致其出逃的劣行。但如果是为追求国外的生活环境和情趣,完全可以先辞官,后出国么,堂堂正正,谁也说不出什么,而且,据说其女儿已经嫁给在法国的“侨领儿子”,辞官出国那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何必采取这种身败名裂的方式呢。
杨湘洪是不是贪官污吏,有关方面没有结论之前,无法认定,但杨湘洪以如此明目张胆的模式出逃,是不争的事实。令人质疑的是,相关方面的反应,一是过分地迟钝,二是过分地“小心”,三是过分地温情。已经出逃了,所有的幕后角色,终究要走到前台,有关方面如果没有难言之隐,何不如一刀破开这个脓疱,放出脓水,让真相大白于天下。猫腻肯定有,就看是局限于杨溜溜还是有更多的牵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