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华为在美收购受阻的美国普世逻辑

火烧 2011-02-19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华为收购美国3Leaf公司遭美国国家安全审查阻挠,揭示美国普世逻辑与国家安全考量。美国通过CIFUS审查制度对华为收购案进行严格审核,反映其对技术安全的高度敏感。

华为在美收购受阻的美国普世逻辑  

   

一向标榜经济自由市场开放的美国,在中国公司在美收购事件表现出极其敏感的嗅觉,露出了美国帝国主义的狰狞面目,同时也给所谓的美国普世逻辑戴上了有色眼镜。  

近日,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IFUS)已正式通知华为公司,建议华为撤销去年5月收购的美国小型科技公司3Leaf的交易,但“华为决定拒绝”。由于华为拒绝主动撤销收购,这一棘手问题已交由美国总统奥巴马作最终决定:奥巴马有15天时间决定华为收购案的成败。尽管如此,华为公司表示,“无论对3Leaf交易的最终决定是怎样的,华为仍将继续发展在美国的业务,并与美国政府进行合作”。  

3Leaf是美国一家新兴技术公司,该公司研发出了一种技术,可将大批服务器整合在一起,使其像一台功能强大的机器那样工作。去年5月,3Leaf即将破产,华为美国子公司Futurewei收购了3Leaf的特定资产,并于去年9月向美商务部递交申请获得批示:出口3Leaf这一技术无须许可。在了解到CFIUS对此交易“感兴趣”后,去年年11月,华为公司自愿向CIFUS递交了正式申请,请其对此交易进行审查并给予了全力配合。  

这本是一桩涉及金额极小的并购案,却引来了美国国内的相当关注。5位美国众议员联名致信奥巴马政府,宣称华为收购3Leaf案会损害美国的国家安全。  

事实上,华为已非首次遭遇美国的“安全考虑”。2008年,CIFUS就以“出于安全考虑”的理由,阻止华为和贝恩资本对3com的联合收购。去年,华为对摩托罗拉无线网络部门、美国私有宽带互联网软件提供商2Wire的收购,也均以流产收场。中国公司曾经收购美国的尤金公司,以及中国鞍钢曾经和美国钢铁发展的一个钢铁项目,这些都受到了阻挠和干扰,应当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美的合作,也充分暴露了美国自由市场经济的两面性。  

CIFUS是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简称,它是美国管理外国投资的专管部门,设立于1988年,初衷是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与该委员会配套的,则是特别设立的外国投资审批制度。从操作层面看,美国政府一般会从是否涉及美国国防生产能力,是否涉及向特定国家销售、转售军事技术,以及是否影响美国在国家安全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这三大因素,来考虑是否审核通过该投资项目。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是一个跨部门的机构。办公机构设在财政部,财政部也作为主席单位负责总牵头。该委员会涉及8个行政部门和7个白宫机构。委员会成员中因各自代表的行业利益不同,对外资并购也存在分歧。通常说来,在接到关于并购的通知后,委员会用30天展开调查。如果成员一致认为不存在安全威胁,审查到此为止,协议继续履行。但哪怕只有一名成员反对,委员会也必须展开历时45天的正式调查,然后围绕是否阻止收购的问题向总统提出建议,总统随后要在15天内作出决定。  

由此可见,美国所谓输出普世价值的理论其实都是骗人的把戏,一切逻辑出发点都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