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私有化使我国的房地产业陷入绝境
现在都在讨论民生问题---这个方向是正确的。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需要,这与民生问题是一回事。在今天,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主要包括:吃、穿、住、用[家用电器为主]、教育、医疗保健----主要就是这六个方面。其中吃穿用方面问题不大。另三方面则被人们称为新三座大山。其中,对农民来说,上大学和看病是二座大山----如上大学,每年1万元学费,远远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看病就不用多说了。对于城镇居民来说,由于城市居民人均收入远远高于农民,故上大学和看病问题都不大,但城镇房价在近10年来上升5倍以上---远远超出了大多数城镇居民的承受能力。
本来,在10年前,国家把城镇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在银行信贷方面大力支持市民贷款买房。这方面是正确的----当时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一直紧张,经济建设又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是,由于当时是市场万能论、私有制万能论,国家把建设城镇居民住宅的任务推给了市场、交给了私人资本家[房地产开发商]。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是利润最大化规律。而市场经济加上私有制,就是地地道道的资本主义。我们今天正走着日本、美国曾经走过的路----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房价泡沫破裂,2年前,美国也因同一原因引起次袋危机。这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
在2006年、2007年,国家出台许多措施阻止房价上涨,就是不见效。到2008年,房价终于达到惊人的高度----引起了强烈的民愤。
闲话少说,我们目前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从长远来看,个人汽车消费是死路一条。我国目前城乡居民储蓄仍高达2万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是城市居民的。但对于城市居民[包括进城的农民工]来说,什么是目前最大的消费需求呢---还是住房,现在城市青年搞对象,有房是首要条件。只是由于目前的高房价,严重抑制了住房需求。因此,目前的高房价,已经成为压制国内消费需求,进而妨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房价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敌。
我国目前进城的农民工有上亿人,基本上靠租房度日。但是,政府提供的可租房源几乎为零。在唐山市,2间的住房,每月房租高达1千多元[每平米月租十多元],无奈,只得三、四个打工者合租一套房。
总之,我国目前城市住房需求巨大。建议中央政府投资1万亿元----用于建设零利润经济适用房。全部建成65平米左右的两居室成套住房----按成本价[可加百分之5的利息和税收]卖给城镇居民住。
意义[1]售价肯定比现在的商品房低一半---将受到城镇居民的极大欢迎,这才是真正的民心工程。解决了城市居民住房难问题。
[2]国家能够收回投资----投资1万亿元,将经济适用房建成后,完全能再收回这1万亿元资金,国家并未赔本。
[3]虽然叫零利润工程,但对发展经济意义重大a:可带动钢铁、水泥、保暖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b:可带动就业,可解决上百万人的就业问题----他们增加了收入,就等于增加了对消费品的需求能力。按理论计算,这1万亿元建房资金,都将转化为劳动者的收入。这比直接免费发购物券要高明1百倍----达到了增加消费的目的,又增加了新的物质财富[新建成的住宅]。C: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1万亿元。
当然,建经适房决不能让私人插手,一是由企事业单位集资建[但不能赔本—补贴],二是由政府相关部门[房产局]建。也不能让私人建筑公司搞什么承包。必须由国营建筑公司和集体建筑队伍来建房。
对于资本家来说,追求的是暴利,搞零利润工程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搞1万亿元的零利润工程[建经适房],则意义重大。
总之,只有消灭私有制[在房地产和工程建筑领域],才能振兴我国的房地产业,使房地产业成为拉动内需的支柱产业。目前,都在热议投资问题--投向哪里?自从房改以来,国家投资竟然退出了房地产领域----把这块巨大的蛋糕让给了私人资本家,这是个严重失误。今天,国家应重新占领房地产市场--将大资金投向城乡房地产领域。这是全国人民最需要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