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利比亚成了法英二国的“烫手山芋”?

火烧 2011-04-17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利比亚局势陷入僵局,法英两国陷入困境,北约与非盟在卡扎菲下台问题上产生分歧。军事打击受阻,地面部队部署困难,利比亚局势复杂,成为法英难以处理的烫手山芋。

利比亚成了法英二国的“烫手山芋”?  

刘钧  

  

    利比亚局势让北约真正开始“发愣”,形势不如预期,战况不尽人意,反对派又扶不上壁;卡扎菲再越打越硬,战局成胶着状态,利比亚成了一个“烫手山芋”。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四月十二号,非盟成员国组织成立了“利比亚危机协调委员会”,五国代表进入利比亚与卡扎菲政府军和反对派领导人会晤,并列出了“和平路线图”,对于非盟组织提出的和平路线图五方案,卡扎菲同意接受,而反对派却说要听从北约“意见”;其焦点在于非盟组织明确卡扎菲“不下台”,而反对派和北约组织意见一致,结果是要求卡扎菲必须“下台”才同意接受和平路线图方案。北约与非盟在卡扎菲“下台、不下台”产生了分岐,政治解决也成胶着状态。  

  

    其后二天,在四月十四日北约成员国在德国柏林讨论利比亚问题上,其焦点在于“一是派出地面部队,二是增强空中打击力度”。结果各成员国闹出意见,特别是美国不肯接指挥棒,只愿意配合空中加油,对派出地面部队持保留意见;其它国家在空中打击要求增加歼-15、16战机问题上,意大利声称让出了空军基地,不再派出战机,比利时也隐身退后不愿多派出战机参与,加拿大、卡塔尔、也只是随身附和,由于德国当初投了“弃权票”当了“傍听者”,唯独就是“称能”的法国与英国了;这个“烫手山芋”捏在它们二国手中。  

  

    这里,笔者把北约比喻一“戏班子”,法国与英国在美国“三花子”戏言下对利比亚“军事打击”开了“唱头白”,因戏中唱“三花子”不属主角可随时溜之傍观静待,但戏班的不团结在有观众观望的情况下,这戏还是得演下去、撑下去。所以,法国与英国真正感到难受,现阶段打利比亚好比在“登山”,已经登在半山崖岩,下也难上也更难,如果下的话把欧洲老派国家面子不说,萨科奇的如意算盘“失落”“炙手可热”的石油,战略后院都成泡影会让他难受,如果再影响民意对大选不利心中肯定不爽。看来萨科奇还是要拉卡梅伦拼下去。  

  

     再从利比亚当前形势来看,尽管卡扎菲的空军、海军被北约空中打击严重受损不成军,武器部队也损失了三分之一,但与反对派势力相比较绝对占优势,再利比亚几大部落酋长武装下的百以数计的小部落,沙漠地带地域广泛,大部分部落又甘愿为卡扎菲效劳,政府军化整为零,用游击战的方式可能让北约地面部队“心惊胆战”,难以渗透进来。  

  

     从战略上分析,美国早已“吃透”这场战争下去的结果。其实美国看中的是中东地区的战略利益与资源,不愿与欧洲在北非抢占分享这一“羮”利益而搭上身家性命,再让欧洲英、法“二驾马车”陷入“泥潭”;而后,欧洲经济势必受损,“欧元”也会不“坚挺”,在美国忙于“拯救美元”的策略下,这种结局可能让美国得利。当初,为何德国“乖巧”投弃权票,也就是怕伤“元气”,在默克尔任总统当时的秉性,肯定会一马当先,可是,这次算她“稳重、聪明”了一次。  

  

看来,北约成员国紧急会议只达成了承认“反对派为利比亚合法政府”的一致意见;但在动用武力打击卡扎菲,要出“银子”、“飞机”、甚至搭上军队“生命”的情形下出现了分岐,不难看出北约各成员国在算计各自的“利益与得失”,“弱点”与“裂痕”开始显露出来。如果真似美国想打“退堂鼓”,法国与英国仅靠空中打击,没有地面部队的支持,利比亚反对派将“无力回天”,双方“僵持”成胶着状态,利比亚将陷入长期混乱和内战,中东与欧洲也会得不到安宁,这才是“噩梦”的真正开始。  

  

也许,最后的结局还是回到政治解决的方案上来,卡扎菲让权儿子,满足西方利益,按照非盟提出的“和平路线图方案”,各方都有台阶可下又都可以接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