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论"炮灰英雄纪念碑"的倒掉

火烧 2010-10-0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炮灰英雄纪念碑倒塌现象,反思社会主义优越性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提出群众监督机制与先富带后富的方案,批判精英剥削,强调避免牺牲成为欺骗。

在乌有上看了很多文章,多是理论上的,极少有具体的,可执行的方案,策划。而本文给出两个具体的方案概述。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让社会成员在有生之年就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如何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对人民国家的认同与维护?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具体的问题。既然社会主义的最大特点是人民当家作主并由此发挥群体优势促进社会发展,那我们就应该培养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有人认为,改革到现在腐败已经不能控制,关键是丢失了人民群众的大民主,已经丧失对官家的监督能力了,而三个代表及八荣八耻根本形成了不真正的约束力。真正的力量在人民群众之中,关键是我们如何发掘这种力量。改开派认为群众一天到晚罢工运动(真是一天到晚搞这事?),都不搞生产了,国家就不能发展。且不评判这一论点,让我们先找下大家都必须具备的共同点。

人的一切外部条件都可以被剥夺,只有一点无法剥夺,那就是期待,并且反差越大期待越多。更何况,改开派提供给社会主义中国人民的期待是先富带后富,最终共同富裕。百年耻辱下建立的新中国不可能再相信西方极乐与上帝天堂这些没影的欺骗,这是历史给予我们的有利条件。精英们胆再大,也不可能将期待推到时间的无穷远处,站出来说占人口5%的有钱人才是中国的主人。

毛的30种树建设及邓的先富带后富许诺,都在提倡一种牺牲精神,它不是资本主义赤裸裸的剥夺,不是把人民当成社会发展的炮灰、垫脚石。牺牲与炮灰最大的区别是,牺牲是在独立自主平等民主的前提下,现在受苦,自己的后半生或自己的后人享福;炮灰则是前提被忽悠,希望被剥夺的奴隶。试问:目前血汗工厂里的劳工及生活在被污染环境下的民众是在作牺牲还是当炮灰?有独立自主平等民主前提,并且将来付出的人有好的回报,或付出者的后代有更好的回报,那就是牺牲,那才是用血汗为国家、民族的未来牺牲。穷二代的形成,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就是一个致命的注解:他们是在当炮灰。穷人该死,就该去当炮灰,就是一个冷酷无情吃人不吐骨头的精英理论。用低人权、低主权、卖资源、毁环境换来的财富,且不论是否是唯一可选的发展模式,但获得的大部分财富如果只被小部分人掌握,这简直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败家式掠夺。如此情形之下,中国是否能经受一战,还是一战即乱?不能未雨绸缪,将是民族不幸。

有一种观点很有欺骗性:即使群体内存在分配不公,但在不断增长的物质财富条件下,分配得少的人也会拿得比以前更多,从而能继续维持这样的不公局面。这种说法有一定逻辑,因此认定这种处世哲学,即使国家之间分配不公,但在不断增长的物质条件下,分配得少的国家也会拿得比以前更多,从而能继续维持这样的不公局面,中国及其它弱国就这样成了美国的附庸。如何避免牺牲成为一种忽悠,变成美国不断发行新国债抵旧国债那样?即拿什么保证继续牺牲或几代人牺牲的口号不会成为欺骗,变成剥夺,最后将牺牲认定为活该,然后立个炮灰英雄纪念碑?这是完善社会主义理论的比较重要的研究切入点。中国只有采用更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在危险的丛林中获得更好更快的、独立自主的发展。下面是两个具体方案。


第一个大方案:用完整的时间视野的环境方法,培养社会主义主人翁精神及牺牲精神(社会主义人力资源建设)
反思我学生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完全是一个抽象概念灌输,是在背书抄写,完全不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感受与历史使命感。以至于在亲身经历中,在后来繁忙现实工作中,在放松自己的网络生活中,我一度认真考虑共产党是在国民党统治下,利用农民起义搞改朝换代的流言。因为,现实中的农民不是失地么,不是强拆么,不是在血汗工厂打工么,不是借我三千城管就能扫荡敌人么,不是在躲猫猫么,不是没有尊严么,不是贪得越多官越高么,不是搞砸了国企打一枪换个地么,不是MBO么,不是裸官么,不是河蟹么,不是牛人都出国不回来了么?在没有社会主义接班人那样的拥有感,主人翁地位的前提下,要求奉献牺牲就是一场仗势欺骗!真正拥有一定程度能力的人多是人到中年,不是那么好忽悠的,不吭声不代表默认,吭了声也不代表认可。逆反心理会成为国家发展的阻力,这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悲哀、失败!


造成失败的原因在于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是群体性力量,但我们却没有没有让群众拥有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没有让群众拥有主人翁感受。人不是贱,而是一开始短视,从而没有完整的视野,或作出错误的判断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或得过且过温水煮青蛙。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人富有远见,拥有完整的时间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意识。我们要告诉新一代,以前我们如何不是主人,以后我们将在怎样的外部环境上做主人。我觉得30年前的脑力劳动者参与具体劳动,忆苦思甜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但只有历史教育、现实教育,而没有未来规划,我们应该增加未来设计。我们要提倡想像,让学生们在一个独立的,拥有全部资源及历史积累的场景来思考未来,设计未来,从而让新生代从小就具备社会主义的拥有感受,真正地培养完整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出拥有丰富想像力创造力建设力的优秀人才。社会主义人力资源建设是社会主义战胜其它落后制度的关键一仗。

如果认为没有经济上的公有制保证,无产阶级就没有政治上的保证;那没有社会主义的拥有物质感受,就没有社会主义主人的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要培养社会主义的意识,我们就要提供社会主义物质环境,从而让学生在可感受的环境中培养社会主义意识。
如果以深化改革的名义继续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打算将来建炮灰英雄纪念碑彻底走资本主义道路,最后被美国收购,那我们不但要考虑如何分配财富,还要考虑如何使用财富

社会主义人力资源建设的核心是什么?为培养人民当家做主意识及群体性协作精神作提供丰富的社会主义物质环境。可以说,这是在独立人格培养的基础上,增加社会主义性质的主人翁精神培养。培养主人式拥有感,以备现实中可能存在的被剥夺;要求规划未来,从而实践对集体财富的支配;创造比较感受经历,以增加人的历史厚度。

关于培养主人式拥有感方案
新的阶级替代旧的阶段为什么会遇到阻力,这种阻力从哪里来?从个体中来。资产阶级拥有多数财富,你要剥夺的不仅仅是财富,更是一种拥有感,资产阶级个体因为这种拥有感受的存在,而与无产阶级个体产生冲突。社会主义中国要为无产阶级个体培养真实的集体财富拥有感受以抵抗少数人的占用欲望,它不能是语言上的,不能是字面上的,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及行为。西方要想成功瓦解中国,资本主义要想成功瓦解已经存在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有很多前置条件。其中最关键是个体的社会主义拥有感的下降,因为它意味着社会主义群体中的个体无法从潜意识中产生维护自己利益的想法。我想这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最担心的,你们要么从旧社会走来,要么拥有两个30年的比较感受,你们这群人中的所有个体,因为切实的社会主义感受的存在,你们会主动的维护自己的利益。但年青的一代就不会这样了,因为他们没有或很少有这样的体验,这才是最危险的。

方案就从这开始,其一是要维持学生社会主义物质条件,其二是要学生在规划未来中实践

人民当家做主的物质条件指什么?是指任何个体的劳动付出所得,一部分归集体,一部分归自己,不存在其它个体获取别人所得;归集体的财富用于再生产及公共产品生产。人民当家作主最关键的不是在于归自己的有多少,而在于归集体的财富个体能支配多少,即社会主义物质拥有感受培养的关键是让个体能最大限度的支配集体财富。如何支配?只有三个方面:
- 要求个体多分些,集体少分些
- 有条件拿巨大的集体财富去扩大再生产
- 有条件拿巨大的集体财富去构想新的公共产品

权贵资本主义形成的个体基础之一是,只有少数人能产生拥有集体财富的想法(没错,是想法),并且规则设计上,把集体财富的支配变成了一种只能少数人拥有的权利(国营变国有)。群众参与管理的本质之一是群众参与集体财富的支配。权贵资本主义的形成最先开始于一个政策失误:把群众踢出了管理圈。无论当初的理由是什么,现在看来,我认为都是一个巨大的失策。人与人之间的水平确实不一样,但因为闹哄哄的理由踢出多数人,是瓦解的最开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对个体进行3+4年(高中大学)的集体财富支配训练,以培养出来根深蒂固的集体财富拥有感。初步示例如下:


角色扮演进阶训练一(财富定义的讨论)
 什么是物质财富(要求学生给出知道的具体的财富种类,好吃好玩的,机器,技术。。。)
 你现在拥有怎样的物质财富?(把自家的东西数一遍,把经历过的东西过一遍)
角色扮演进阶训练二(个体对巨大财富的拥有,没错,是个体拥有)
 如果现在拥有一百亿人民币,想干什么?(巨大的财富,而不几百万那种)
 如果现在拥有一个研究院/工厂/集团/国家,你想干什么?
 如果现在拥有一项最新的技术,你想干什么?
 如果现在拥有一个最先进的工具,你想干什么?
 如果现在拥有一个最关键的发明,你想干什么?
 如果现在拥有一个/一群最聪明的人,你想干什么?
 如果现在拥有一个/多个最难的问题,你想干什么?
角色扮演进阶训练三(社会主义任何个体确切无疑的拥有巨额集体财富)
 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制度,所有的个体都拥有集体财富的支配权
 你的社会主义出身,决定你拥有巨大的可支配集体财富
 努力学习,支配集体财富
 大众能参与管理监督,特别是对财富的管理监督
 侵犯的学习,反抗的学习,协作的培养

个体对集体财富支配能力的丧失,就不再是社会主义接班人。现在的教育是在培养劳工,而不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劳工组成的中国是无法跟强大的西方抗衡的。
西方的大众教育,最多只会做到前两个阶段,只有社会主义大众教育才会做到第三阶段。我相信,不在大众教育内做到第三阶段的国家,是无法大量培养出拥有宽广胸怀,极具创造力与奋斗精神,发自内心并觉得拥有条件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人。对于具有巨大财富拥有感的人,无论其拥有怎样的具体技能,都将在那个领域取得开拓性的成果,具备改变世界的潜力,更重要的是,在它的基础上,能培养社会主义主人翁群体。


权力制衡有两种规模,一种是强力领导人的小规模制衡,另一种是强大群体的社会制衡。
在目前的危局下,只要用上面的方法(当然还需要大量改进)在高中及大学培养一到两代国人,即可在未来的关键时期发挥重要的稳定社会主义的作用(一个预言)
良知败坏,贪腐成风的现状可在这里扭转,贪官也不应该拒绝能让自己的后代及后代对象拥有独立人格,社会和谐的改进!要不,奴隶越来越多,贵族后代找上奴隶,后代也多会变成奴隶而不是贵族。


资本主义国家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是个死结。西方只培养少数贵族,而我们则是培养全民贵族,培养人民万岁
人民万岁为什么要向西方低头?现在的人为什么摸不到自己的底气,而将事情推给下一代?
因为自己的底子溥?因为不知道如何自强?因为不知道如何以弱胜强?
中国为什么没有大师?因为成长者与园丁的想像力及生存环境被剥夺了,被自宫了。用社会主义物质拥有感培养下的新一代,将大量地出现伟大的艺术家,开拓新领域的科学家,气吞山河的军人,智慧贤良的母亲,还有坚毅的背影。我们的下一代如果降生在一个缺乏想像力,并丧失认识自己,认识全民所有,全民创造的现实环境下,我们就只能等到矛盾自然激化后的动荡,然后面临强大外力征服的危局。真正的共产党是要主动出击并改造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们要让贪官的后代也生活在一个上进,创造,美好,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新世界。富贵不过三代,强大群体保证下的富贵才能长久。


关于培养现实中的比较感受经历方案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生在福中不知福,失去了才知道珍贵,压迫了才知道反抗。这是人性弱点造成,因此有人说人真的很贱,没有见识,看不远,不知道危险,不如就让他吃吃苦头吧。社会主义人力资源建设的一个想法是:我们把因短视而不得不吃的苦头,变成有计划的吃苦头。

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建立这样一个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但允许一部分企业完全按照资本主义那套丛林法则存在。学生毕业后,一部分人在这些企业里工作几年左右之后跳到集体企业工作,或一部分人在集体企业里工作后跳到丛林企业中。我们将跳跃间隔设置为5到10年一次,退休前5年统一到集体企业里。丛林企业最核心的任务是占领国内国际市场,而集体企业的核心任务是战略技术、超长周期技术的研究,公共产品的开发。即能否在社会主义框架不变的基础上,将原本对立的资本主义纳入社会主义之下?我们是否也利用下本能驱动,培养下兽性^_^,只是国家体制能够保证野兽还能变回人。你可以称之为新式的上山下乡。


我的设想跟网络上有一种声音呼吁国企只做国计民生而退出其它行业有些不一样。我认为,非国计民生的行业都需要有国营企业(不是官有企业)的存在。因为所有的国企是一个整体,一旦有比较完善的产品构想,就能在整个产业链上快速形成预研试产验证推出的流程,从而获得单个企业无法获得的条件。这也是令任何跨国集团竞争对手恐怖的力量。中国本来就没西方发达,还把拧成一股的绳子解开,这是在自宫。认为船小好调头,但不能把航母拆了都做快艇嘛,不然怎么远洋出征?我们应该以航母为基地,以快艇为先锋,组合作战。(后续文章还有更具体的方案)


第二个大方案:公共产品的设计与生产
公共产品非常重要,我们要在赶超中不断的改进自己的生活,虽然这些不是用于再生产的东西,但优秀的公共产品的存在能促进人的进步,人的进步会更进一步促进发展。我们不是要以人为本么,社会主义正是以人为本啊。

在我的印象中,苏联人民的生活是一个社区只有一个面包店,其余的都是工厂和公寓,物质生活是极端匮乏。而改开的初衷就是让人们的消费品丰富起来,或说,种了30年的树也种点草莓吧,每年都能收些吃吃。在我的理解中,前30年的社会主义是大建设打基础,是在种云杉,只有极少量果树(要是当时多种些果树就好了,没条件么?)。有人说,现在的改开发展到邪路,变成砍树了。

我们不旦要发展生产,还要改善自己的生活,即要种云杉,也要种果树,但都必须是长命的木本,而不是短命的草本。果树就是公共品,要让所有人能方便的参与公共品的需求提出,设计修改。我们可带学生去工厂看公共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要让他们明白,某个具体的公共产品是由谁提出的需求,又是由谁设计的,而他们中间有人是你的邻居,是你小朋友的爸爸。试看现在的大城市,比如上海,有很多钱才能不断吃草莓,公共产品很少,只能定位为奋斗者的城市了。以人为本,而不是利益至上的城市设计,才能创造出另外一种城市生存环境。

西方以产品为中心的一套理论及实践我非常欣赏。对于公共品,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很多,比如广告,包装及工业设计,产品发布会,街头推广活动,展览会。城市的形像工程,比如我的家乡建起来的湖边广场,非常漂亮,晚上人很多,有钱没钱人都很开心,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政府主导的公共产品建设。我们完全可以将这种以前由政府主导的公共产品建设规划搞一个群众交互式活动,让群众参与进来,从而在具体的现实活动中培养社会主义集体参与意识(这种形式要具体研究)。现在出了个新东西,LED 3D效果幕墙,网上的两个视频(法国和杭州)非常震撼,这种就是很好的公共品,并且这类公共品能不断更新,变得更好。

我们是否应该在消费式的商业产品生产的同时,重视培养式的人力资源产品生产?政府收这么多税,除了大力发展自主研发制造产业外,还要考虑如何建设能促进人力资源发展的公共产品,比如大规模有组织的科技翻译,这就是一个公共产品,是一个能让个体变得更强的公共产品。希望通过上面的主人翁精神与拥有感的培养,能激发每个中国人的创造力与建设渴望,创造出更多的非名义上国产的东西。没有人才基础,公共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不可能完成。因此,建立一套社会主义教育规划是重中之重。(后续文章还有更多具体的方案)


这第一推动力,只能来自上层了。因为大多数人今天不是要上班,过生活么
把问题分析清楚,把利害讲明白,相信贪官、裸官及不作为分子也能感受更好的前途,也能支持的

已有很多具体的公益方案,待条件成熟后再继续推出
请关注黑白城 www.city2055.org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