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2011年2月5日-2月7日《参考消息》
《俄防长视察俄日争议岛屿,日向俄驻日大使提出抗议》,共同社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2月4日电,共同社东京2月4日电。关于俄日领土争端的问题,我们已经谈过很多次了,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俄罗斯之所以频繁的在俄日争议岛屿问题上做文章,并不只是从这件事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通过紧张俄日关系来转移俄罗斯国内对俄政府近来试图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注意力,俄政府的主要目的恰恰是为了通过表现出其捍卫领土完整的意志和决心来消除俄国内民众对大规模引入外资、外劳的担忧、恐惧乃至仇视。实际上,对缺少资金的俄罗斯而言,它是非常希望引入日本资本的,但是,由于存在领土争端,因此,在日资入俄的问题上,不仅存在日本国内的反对声音,同时也存在俄罗斯国内的反对声音。当然,不仅是对日资,包括美资、中资在内的世界其他资本在进入俄罗斯时都遇到了很多阻力,然而,在私有化和市场经济的迷信下,俄政府又不敢恢复苏联时期的计划经济制度,从而使得俄政府一方面需要大量资金来建设和维护国家,另一方面又没有多少生财之道,结果就只能落得个用变卖国有资产的办法来筹集资金,而这种方法又是和其资金的使用目的——即建设和维护国家——是相反的,当然,这种方法也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俄罗斯自己的财富在从苏联解体时已经被极少数人给侵吞和转移到国外去了。因此,对俄政府而言,如果既要能保住自己手里有限的国有资产,又要能达到维护和建设国家的目的的话,那么吸引外资来建设俄罗斯自然是一个在既有的观念限制下是可行的办法。然而,在经济金融危机向社会政治危机演变的过程中,俄罗斯国内出现了极右主义势力,它们是排斥一切外来物的,尽管俄政府给予了严厉的打击,但是,光是打击并不能彻底解决俄罗斯民众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因此,俄罗斯政府就借俄日岛屿争端来做一做稳定民心的工作了,只要能够通过这件事使俄罗斯民众相信俄政府是不会出卖主权的,那么俄罗斯政府自然就可以在引进外资一事上放开更大的手脚了。换言之,外交上的强硬很可能伴随着内部对外的更大的开放或更多的让步,事实上,我认为这是世界各国政府普遍使用的手法。一国政府在不同的外交问题上会有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表现,关键在于该国政府究竟是在涉及长远利益的问题上表现强硬(韬光养晦),还是只在涉及短期利益的问题表现强硬(作秀以糊弄国内老百姓)。
《泰柬军队在争议地区交火》,路透社曼谷2月4日电,法新社曼谷2月4日电。从前两天“黄衫军”要求泰国政府对柬埔寨表现强硬外交后,现在泰柬竟然已经出现了交火事件。看来,泰国已经成为了西方旧殖民主义势力在东南亚安置的一个火药桶了,泰国国内的政治动荡不仅搞得泰国自己的经济状况不断恶化,而且还连带影响到东盟乃至东亚其他国家,现在这股反动势力居然要把这种动荡向四周扩散了,其用心之险恶,可见一斑。
《日两大钢企启动合并计划》,共同社东京2月3日电。日本垄断资本集团内部危机首先就表现在日本大型企业之间的合并重组上。随着日本最大的钢铁公司新日本制铁(新日铁)和第三大钢铁公司住友金属工业(住友金属)的合并,日本钢铁行业的垄断程度进一步提高,由此必然导致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相对而言,中国钢铁行业的垄断程度实在是太低,几乎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因此才会在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的问题上屡屡被国际铁矿石垄断集团分化击破。
2011年2月6日参考消息
《美拒绝认定中国为货币操纵国》,美联社华盛顿2月4日电,彭博新闻社网站2月4日报道。美国拒绝把中国称为货币操纵国,同时称其在允许人民币升值方面取得的进展是“不够的”。这里有两个问题,我们先看后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人民币升值是符合美国的意愿的,现在中美有关方面在汇率问题上的分歧并不是人民币应不应该升值,而只是升幅和升速大小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中国以何种速度向美国渡让多少利益的问题,中国有关方面希望一点一点割肉,也就是希望被凌迟,而美国则希望囫囵吞之以解燃眉之急。我们回过头来看前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更加严重些,也就是说,按照目前的主流舆论逻辑,似乎存在这么一个隐患的前提,也就是“被定性为货币操纵国”是不好的。因此,媒体往往把美国没有将中国界定为货币操纵国一事当作一种莫名的幸运,甚至有主流媒体在报道此事时居然还流露出“胜利”的喜悦之色,真是怎一个贱字了得。当然,中国也不是没有人发出过正确的声音,谭雅玲就在一档财经节目中讲过类似——能够操纵汇率是强国的标志——这样的话,只不过这种声音在整个媒体上实在是太微弱了,以至于几乎不为人所知。事实上,美国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而且也是最强的汇率操纵国,也正是因为它深知操纵汇率的必要性以及从操纵汇率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因此,美国才非常害怕以至于极力反对其他国家像它一样也操纵汇率,量化宽松政策本身就是美国操纵汇率的一个明证,但是,美国在有计划地让美元进行大幅度贬值以达到其赖账和摧毁他国经济的目的的同时,却不允许其他国家,特别是它的债权国也实行和它一样的让本币贬值的政策,试想,如果中国也按美国让美元贬值的幅度将人民币等幅贬值的话,那么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值就根本不会变,而现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原因就在于中国没有按美元贬值的幅度将人民币做相应幅度的贬值,或者说人民币贬值的幅度小于美元贬值的幅度,因此,人民币对美元就出现了升值的结果。这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中国对人民币汇率的操纵不如美国对美元汇率的操纵来的有力,所以才会导致美国能够将其国内的经济金融危机沿着汇率通道转移至中国境内。从另一个方面去想,由于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依然用美元计价,因此,如果人民币紧盯美元的话,那么人民币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享受美元的国际硬通货的待遇,只不过是再多一步固定汇率的换算而已,然而,像现在这样,人民币不再紧盯美元了,那么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与人民币越来越没有关系了,或者说,两者的关系不再确定了,这样一来,既然人民币和大宗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不再固定,反过来说,大宗商品的价格也就越来越不可能用人民币来标记了,换言之,中国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控制能力是下降了,那么,随之而来的后果就是中国将越来越无法消化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巨幅波动给中国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在中国国内就会表现为物价将越来越不受国内因素的控制。
2011年2月7日参考消息
《多桩涉非丑闻震动法政坛》,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2月5日报道,美联社巴黎2月5日电。尽管欧盟已经开始加入到美以搅乱阿拉伯世界的行动中,但是,美国并不会因此停止对欧盟的打击,因为美国搅乱阿拉伯世界乃至策划打倒其一手扶植起来的阿拉伯政治人物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美国从危机中解脱出来,而对美国来说,最大的可以把美国从危机中解脱出来的办法就是彻底瓦解欧盟和打倒欧元,因此,美国是绝不会领欧盟配合它行动的情的,话说回来,如果欧盟胆敢不与合作的说,那么美国对欧盟下手的速度和力度还会更大更猛(当然,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美国就必须向俄、中、日等国支付更多的对价,而是否能够支付这些对价则是要美国经过慎重权衡的,因为美国实际上也没有多少对价可以拿来支付了,而且一旦支付了出去,未必能保证在将来就一定收得回来)。
不过,我们还是应该先看看所谓的涉非丑闻是否真有其事。按美国媒体报道,法国政府在1月12日批准向突尼斯运送一批催泪弹,两天后,突尼斯总统被赶下台。可问题是,突尼斯的动荡是从1月14日开始的,起先也不过几十个人而已。法国政府无论如何占卜也不可能知道在它做出决定的2天后的突尼斯会发生什么事情吧,因此,媒体把这件事情称之为丑闻的做法实在是很牵强。当然,还有更加牵强的事情,美国媒体把法国于去年10月对埃及警方警醒了人群控制方面的训练一事也归于丑闻,如果按美国媒体的逻辑,法国政府的错误就在于不能准确预测那些阿拉伯国家的政府会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倒台,因此才会干出向一个在未来某一时刻注定会倒台的政府提供了“不必要的支持”的荒唐事来,然而,我们反过来思考美国媒体的逻辑的话,美国媒体似乎是早就知道了这些阿拉伯国家的政权是会垮台的,而美国媒体对法国政府的嘲笑本身是否就意味着美国的有关方面至少在去年10月之前就知道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的政府会面临倒台的下场?这是否也就意味着美国的有关方面早就在策划实施颠覆这些阿拉伯国家政权的行动了呢?(从去年6月起,美国就通过频繁的军演把全世界的注意力吸引到了东北亚方面,这或许也就是美国开始布置搅乱阿拉伯世界任务的时间)如果美国的媒体不是事先就获知阿拉伯世界会出现动荡的话,那么它们凭什么嘲笑法国政府呢?再说,无论法国政府在阿拉伯世界动荡之前和阿拉伯国家做了什么生意,那都谈不上丑闻二字,反倒是美国媒体轻狂的表现到是显现出美国在阿拉伯世界动荡中所扮演的丑陋角色的可能性。
《美尚未走出“无就业复苏”泥潭》,美国《纽约时报》2月5日报道。尽管美国公布的1月份广义失业率(16.1%)比去年12月的16.7%有所下降,但是,1月新增就业岗位的数量明显低于最近几个月的数据和经济学家预测的水平。之所以会出现失业率降低而就业率没有同步升高的情况,那是因为从今年1月份起,美国统计失业人口的方法改变了,不再把不申请失业的人口计算入失业人口中了。正如美国在危机爆发后改变某些会计准则以掩盖企业的亏损问题那样,美国的经济统计数据实际上已经完全不能反映美国的真实状况了,只不过在美国依然掌握着国际金融霸权的情况下,非美世界对美国的这种流氓无赖行径也是无可奈何,事实上,只要美国的军事霸权还在保护着美国金融霸权的话,那么美国就会它爆发危机的时候耍出越来越大的流氓手段。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