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个人账户”是开历史倒车
我国从1993年实行养老金统筹,建立个人账户。为什么要建立个人账户呢?其目的是“改变养老保险完全由国家、企业包下来的办法,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职工个人也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其依据是一九九一年六月二十六日颁布的国发[1991]33号文件《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从那以后,职工个人就要为自己的养老“缴纳一定的费用”了。至于职工在1993年以前的工年龄则“视为缴费年限”。因此,一直存在一个职工个人账户“空账”的问题。
在《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出台之前职工养老是什么状态呢?早在一九五一年二月二十六日就由当时的政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后来在1953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后来又在1958年和1978年作了两次修改。其中明确规定:“凡根据本条例实行劳动保险的各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须按月缴纳相当于各该企业全部工人与职员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三,作为劳动保险金。此项劳动保险金,不得在工人与职员工资内扣除,并不得向工人与职员另行征收。”
前后对照,我们就看出根本区别在哪里了。过去不需要职工个人缴费,自从养老改革之后,职工个人也要“缴纳一定费用”了。我们看不出社会进步在哪里,我们只感受了一种倒退。明明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却美其名曰“改革”,令人对“改革”的合理性与正义性产生怀疑。
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人民政府就毅然实行了全民基本免费的教育,在企事业职工中实行了免费的医疗、免费的住房、免费的养老。这不是哪个救世主恩赐给中国百姓的,而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28年浴血奋战争取来的。是中国人民应该享有的权利,也是人民政府向人民应该承担的责任。现在一说“改革”,怎么在一夜之间全都化成泡影了呢?
说到“改革”,专家和政要们可以说出一大套理论。可是用百姓的眼光看去,只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了,那就是“收费”,就是向百姓收费。教育改革是向百姓收费;医疗改革是向百姓收费;住房改革是向百姓收费;养老改革是向百姓收费。收费收费,人们找不出有哪一项改革是不向百姓收费的。
难道,改革的目的就是向百姓收费?国力越来越强,向百姓收的费却越来越多。我们只看到了倒退。不由有些悲哀。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