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古巴“改革”会成为中国“改革派”的救命稻草吗?

火烧 2011-04-20 00:00:00 网友时评 1029
文章分析古巴改革对中国的潜在影响,探讨其是否能成为改革派的救命稻草。重点指出美国封锁、国际资本及经济结构对古巴改革成效的关键作用,同时对比中国改革成功因素,强调国际环境对改革成败的影响。

                                     古巴“改革”会成为中国“改革派”的救命稻草吗?

    《央视》等主流媒体这两天开始大时段、大规模宣传古巴的“改革”“转变”,仿佛吸足了鸦片烟,那个兴奋劲呀,真是没得提。中国的那些“极左分子”们不是对中国的“改革”表示不满吗?他们还时不时地拿古巴做例子,说什么古巴如何如何“社会主义”啦,古巴如何如何“医疗、住房、教育公有化”啦,现在好啦,你们看到了吧,古巴自己否定了他们那种“错误”政策呢,也主张发展私有经济呢。这说明我们的“改革”是何等的正确,何等的有先见之明啊!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但是,且慢!我还是有话要说。
    苏联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改革”之所以失败,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苏联所处的地理位置离两大洋贸易通道的距离太远(这一点恩格斯已经论证过了),相比西欧、北美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而言,交通成本较高。所以,尽管戈尔巴乔夫为西方各国提供了优惠的条件,仍然没有外国资本愿意去投资(苏联为什么会垮掉,这个问题至今仍在争论, 短时间怕难有结论,这里先放一放)。而中国、越南的“改革”政策一出台,便“立竿见影”,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收到奇效,经济学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劳动力成本低,二、海运条件优越(老挝就差一点了吧)。此外,毛泽东时期开始的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个无论如何不能忽视的前提条件。中国“改革开放”时正逢“资本全球化”的鼎盛时期,也是资本繁荣的“顶峰”(也是最后一次“繁荣”)时期,能够及时分享到世界资本的红利完全合乎“情理”。
    让我们来看看古巴的环境情况。
    古巴目前的经济之所以陷入“困境”的原因,除了原苏联的背弃之外,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美国对它的长期封锁。无可否认,一个幅员较小的国家,无论他的社会制度如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世界贸易或大国支持,朝鲜遇到的情况也是如此。古巴的“改革”政策能否收到显著的效果,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美国能在多大程度上解除对它的封锁。单单开放国内的“自由市场”,能否解决国内的粮食短缺问题,还是一个未知数,除非把国内大面积的国有甘蔗种植园全部分给个人,就像中国所做的那样。但这样一来,古巴少有的几个有竞争力的外贸产品也将归于无有。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际资本进入,那些大批下岗的工人如何安排?国家又有多少实力对他们提供最基本保障?必须看到,对于古巴和朝鲜这样的国家,美国对于它们是否“改革开放”并不感兴趣,它们的市场太小太小了;美国的政策是彻底搞垮它们的社会制度,这个政策恐怕长时间难以改变。南斯拉夫就是一个例子。
    此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国际大背景决定古巴“改革”的前景:眼下的资本一体化正面临着空前的危机,资本世界经济危若累卵,随时可能崩溃。古巴的“改革”能否搭上“一体化”的末班车,依我看,悬,很悬。是凶是吉还很难说。
    所以,现在就为古巴的“改革”高唱赞歌知否早了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