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高无量 生为普众生
文章记录游览金殿的所见所感,提及吴三桂历史、二十四孝图、钟楼古钟等特色,结合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抒发对金殿风光与功德的感悟。
过了世博园就是金殿了。几年以前,曾游历世博园,竟然至今不知道,前面的金殿要比世博园更有妙处。不禁想起柳宗元的感叹: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和朋友刘银梅有约,是在上午九点多钟赶去金殿的。起先只以为金殿不过一地名而已,到了那里,突感风光无限的好。青山连绵,绿树葱葱。刘银梅介绍说,这里是吴三桂修建的,建议我游览一番。
金殿是建在一座名曰鸣凤山或曰鹦鹉山的山上,金殿也不像其名字那样给人以宏大雄伟,它小的很,以至于很多游人来到此,却未眸金殿之容,就下山而去。很多的人,把比它高大显眼的太和宫当做金殿了。
有不少的人,从来都是自以为是,即使是亲身经历了的。抑或是真的无知,抑或是真的无耻。
山的最高处建有钟楼,上到楼顶可以看到吊着的一大一小的两口钟。大的钟前摆有香案,小的钟可以花钱敲,用来敲钟的是一段碗口粗的去了皮的树干,靠钟的一端已经凸起很多,想来不少的游客在此大显身手。
风景类似于其它地方的景色,有着特点的有两点:一点是一人抱不住的古树很多;再就是石刻的二十四孝图。关于二十四孝的故事,小时候听我奶奶讲过,还听她唱过;后来就是鲁迅的《二十四孝图》。
并非效仿柳宗元的书于石,而是游览之余书于手机。
游金殿随记(谢刘银梅):林深听鸟鸣,微凉拾阶行,梅花香何处?鸣凤并晚境。鱼戏莲花池,二胡伴歌声,草坪明古道,雪松铜文情。钟楼看古钟,山高小昆明,时下风不古,奈何好风景。十元撞五声,二元洗心灵,寒风啸烈烈,拜钟叩声声。茶花红烂漫,香火冲天半,遥想陈圆圆,红颜命悬天。突兀到金殿,阳光忽灿烂,可叹吴三桂,一生骂名还。伟大毛泽东,未学李自成,功德高无量,生为普众生。
很赞哦! (1028)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