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就把人民当猪养
民以食为天
【释义】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近义词】国以粮为本
【出处】《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定语
【示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董必武《挽沈骊英女士》)
【典故】秦朝末年,有个书生叫郦食其,很有学问。他曾献计帮助刘邦智取陈留,被封为广野君。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争霸。刘邦联合各地反项羽力量,据守荥阳、成皋。荥阳西北有座敖山,山上有座小城,是秦时建立的,因为城内有许多专门储存粮食的仓库,所以成为敖仓,它是当时关东最大的一个粮仓。
在项羽猛烈的攻击下,刘邦计划后撤,把成皋以东让给项羽。刘邦想听听郦食其的想法。郦食其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楚军不知道守护粟仓而东去,这是上天帮助汉朝成功的好机会啊!如果我们放弃成皋,退守巩、洛,把这样重要的粮仓拱手让给敌人,这对当前的局面是非常不利的啊!希望你迅速组织兵力,固守敖仓,一定会改变目前不利的局势。”刘邦依计而行,终于取得了胜利。
在我的《人民不是猪只给口吃的就幸福的睡去》的回复中有人叫嚣说:民以食为天这可是你老祖宗说的,你的老祖宗都是猪吗?
民以食为天是封建地主阶级说的话,也是地主阶级对当时人民基本认识,是历来统治阶级把人民当猪养的一贯看法。
历代统治者们用腐朽的甘当奴才的儒家思想教育人民,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小概率成功的十年寒窗苦读所谓的圣贤书当统治者鹰犬的读书之路,二是做一个只字不识的接受宿命论的只有动物意识的被剥削的贫苦的永远吃不饱穿不暖的靠出卖劳动力生存的雇工。在那个时期只要人们有饭吃就不会造反,谁有粮食就跟着谁,懂事的统治者都明白这个道理也坚守这个底线。可是这些统治者的后代为了满足自己越来越膨胀的占有欲往往突破这个底线,这就有了造反,这就有了改朝换代。改朝换代后又回到这个循环这叫周期律。只要是私有制都改不了要走这个周期律,所以私有制必然灭亡。
现在人民教育水平都高了,文盲很少了,每个人已不是只要有口吃的就能满足的了,每个人都有人人平等的基本人权观念,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先进思想已经深入人心。现在还抱着古旧时期统治者对人民的歧视性看法把人民当猪养,用儒家思想麻醉人民,用所谓懂事的统治者观念来统治是刻舟求剑、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会倒台的!
所有的私有制都不能控制欲望的无限膨胀,若没有节制整个地球的生产力不能满足一个人欲望,所以私有制必然灭亡!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