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人民群众的爱国权利不能被剥夺

火烧 2010-10-2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回顾一二九运动,强调民众在国家危难时的爱国权利,批评政府压制民众发声,呼吁尊重民众表达方式,体现爱国精神与历史意义。
1935年的12月9日,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史称“一二•九”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当时政府的态度是要求学生们 “谅解”政府的困难,好好地“读书救国”。  

   但是,当时的国民政府不顾中国共产党多次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顽固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1936年12月9日,西安一万多名学生为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冒着凛冽的寒风举行示威大游行,蒋介石听到这个消息后,命令张学良制止学生的“胡闹”,不准到华清池来。在蒋介石看来,学生的职责就是学习,国家大事不用尔等小民操心,自有政府解决,但岂不知道当时的情况正如鲁迅先生所讲“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面对这样的形势哪个有爱国心的学生会安心坐下来学习?

   蒋介石们不知道或者假装不知道国家其实是全体国民的,不是哪一个政党的,民众面对外辱,当然有权利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种声音既反映了民意,又教育了民众,更教育了政府,更向侵略者发出了怒吼!(蒋后来的传子的行为可以看出他认为国家是他自己的。)

   在统治者看来,学生只要读书就行了,干好本职工作,请愿游行示威这种爱国方式是不依法理性的,要相信政府。但是这种表达方式恰恰是对侵略者的侵略行为的正常反映。

   还是毛泽东主席说得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