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经济上的主人翁地位和身份是“尊严”的前提和基础

火烧 2010-02-15 00:00:00 网友杂谈 1036
文章探讨尊严与身份地位的关系,强调客观环境与价值观的一致性对尊严的影响,指出当前社会需通过儒学推广形成正确价值观,以实现个体尊严与社会和谐。

  披着和尚的马甲,对于什么“精神”啊、“道德”啊这一类虚头八脑的话题还是很关注的,所以看到有人谈论所谓的“尊严”,不由得要凑上来说几句。当然,根据疯疯癫癫僧网友搜集的资料(准备起诉渡痴禅师用的),老僧这个人实际上是“好话说尽,坏事做绝”,最是虚伪不过的,所以预先提醒广大网友,千万别上我的当。

  那么什么是“尊严”呢?查一下字典,尊严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是“尊贵的地位和身份”,如“国家尊严”、“人格尊严”;二是“不容侵犯的地位和身份”,如“法律的尊严”。这两组意思有两个核心词汇是相同的,那就是“地位”和“身份”。这是两个很有意思也很有味道的词语,值得我们仔细琢磨。

  提起“身份”这个词,不由不得不想起被小沈阳彻底用滥了的一句台词:“我们都是有身份~~~证的人啊~哈~”,利用“身份”和“身份证”这两个词形式上的相似,制造巨大的语义落差,配合上小沈阳特有的阴阳腔,造成“笑果”,开始确实也挺能逗乐的。不过任何事情都不能太过,过犹不及,天天都来这一套就没意思了。“身份”有两重含义,一重是外界对主体的标记,这时“身份”与“地位”是近义词,含义大体相当,都表示“他是谁,他在那里(地位)?”;另外一重含义就是主体对自我的认识,表示这种意思时实际上就是那个著名的千古疑问:“我是谁,我在那里(地位)?”。

  那么什么是“尊严”呢?说白了,就是环境对主体的标记与主体对自我的认识一致了,“他是谁”与“我是谁”的答案契合了,那么也就“尊严”了。相反,如果别人都将我当一条狗,给我狗的地位,向我扔狗骨头,让我住狗窝,给我栓狗链子,呼来唤去,让我看家护院,让我摇头摆尾...........;但我自己却认为我是一个人,那么我必然对这种狗的待遇会产生强烈的怨恨,即使对强大的狗链子莫可奈何,呲牙咧嘴总还是可以的。所以,尊严不尊严,关键问题在于“客观环境”与“价值观”的对比。那么,给人与尊严(尊严被人给本来就不够尊严了)就有两种方法,一是改变客观环境;二是改变人的价值观。

  我认为现在中国的主要问题是甘心做奴隶的人太少了,“极左僵化年代”天天宣扬什么“人民万岁”、“国家主人翁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一系列不和谐不现实不客观的口号,不但执行“养懒汉”的政策,最严重的后果是让“贩夫走卒”们形成了“主人翁”的价值观,这才是那个时代最难消解的“遗毒”。“主人翁精神”是很不利于“不争论”的,大家都想当家作主,那还不吵吵嚷嚷闹翻了天啊?所以五十年不争论,五十年之后形成稳定的价值观,也就不用争论了。因此,在老僧看来,而今眼目下,最最关键的措施是赶紧推广儒学,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有了正确的价值观,那么各就各位,各自得到各自的尊严,这问题也就解决了。

  不然,那就只能真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那就只能真的给人民主人翁地位了。经济上的主人翁地位只有公有制才能保证,那我们的MBO还怎么进行?欢迎外资重组国内企业还怎么实施?所以,后一种方法基本上不可行。还是祭孔算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