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民工谣

火烧 2008-09-28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民工谣通过诗歌形式,真实展现了农民工在外打工的艰辛与不易,反映了社会现实与家庭困境,情感真挚,引发共鸣。

民 工 谣
   
作者:佚名
        
转贴自“中国老年社区论坛”(2007.1)

YAOSC订正 (2008.9.27)

正月风呼号,屋漏逢雪飘。娘瘫被里卧,妻病待医疗。
有儿年十五,吃住在煤窑。有女年十一,田间事青苗。
剩我男子汉,打工路迢迢。

娘执孩儿手,双泪洒枕席:“娘命尚有期,我儿放心走。
家里勿挂牵,薄田尚有收”。
妻伏丈夫肩,抽噎泣涟涟:“他乡衣食艰,家书盼常寄。
人病先抓药,天冷须添棉。不求钱多少,只盼人安健。
自知咱贫贱,官财惹不起”。
小女心如灼,泪花自闪烁:“如今穷人多,不是爹娘错。
家中我操持,时时勤耕作”。

次日登旅程,雪花尚飘零。车轮自滚滚,我心凄且寂。
繁华都市中,香车驰如龙。酒楼射霓火,华厦比帝宫。
小姐颜似玉,老板腹似篷。路人多白眼,笑我农民工。
进城日渐积,求职殊不易。四海多饥寒,粥少众人觊。
朝朝路旁蹲,双眼望行人。但得一主呼,跃起一大群。
只求能果腹,不计身价贱。谁怜盲流苦,多给几元钱?
觅活旷日久,三餐难为继。幸得同乡怜,一饭见心意。
同是沦落人,患难穷兄弟。

七月转好运,工地招男丁。雇工八十余,窃喜有我名。
食有粗淡饭,住入简易棚。聊胜昔露宿,得避雨和雪。
晨起伴朝日,夜归随弯月。只求劳酬得,还家慰骨肉。
骄阳一如火,赤地烫似炉。养家不觉苦,挥汗反心宽。
人分三六等,地义还天经。旁人己富贵,只咱做仆奴!
思来心已死,知足不自苦!蹉跎腊月初,寒气卷平湖。
不知咱老板,拖欠工钱呒?平日读晚报,此事堪为忧。
眼望回乡路,心绪早飞渡。亲人盼我归,我盼亲人晤。

一电加急来,吓我不敢拆。怕见电中语,孰料祸或灾?
晴空一霹雳,晕眩扑芦席。身有万箭穿,心加利刃劈:
我儿去挖煤,祸起在昨夕。矿难埋儿身,尸首无处觅。
可怜少年儿,煤深魂不灭!

含悲见雇主,呜咽几无语。惟期付薄薪,好教发行旅。
雇主未动容,肥躯懒且慵:“世人皆可悯,非尔一人穷。
何知汝真假,声情可由衷”?
悲愤怒指天,斯是禽兽言!此情孰可忍?一怒出铁拳!
保安窜上前,将我扑在地,难敌黑狗众,头破血如泉。

是夕阴云积,漫天黑无际。一步一肠断,长夜何由彻!
凄凄阴风里,犹闻我儿泣:“天你何为天!地你何为地!
漠视民工苦,百姓愤难息!”


网页跟贴  渔翁乐  2007-1-28 21:15 

惊天动地的呼号!
    此诗浸透着受尽苦难农民工的血泪,用词质朴洗练,叙事真切动人。如果不计诗赋格律写作技巧,“民工谣”在主题意境、震撼人心方面, 已经超越了诗圣杜甫的“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居易的“琵琶行”“卖炭翁”等不朽的传世之作。不知是否会有未泯天良的诗人将佚民的“民工谣”在写作技巧上加以润色?若有,此诗流传下世,堪为反映当代某一层面的代表作矣!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