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对文革时期的中国的国外报导:一
意大利<时代>周刊编者按:同共产党中国的领导人友好的美国记者埃加德.斯诺开始发表一系列新的文章,第一篇是同毛泽东的谈话.<时代>为能以独家新闻向全世界公布这一重要文献而感到高兴.
去年十月,我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周恩来总理出乎意料地来找我.几秒钟之后,我的妻子和我被介绍给了毛泽东,这发生在中国的中心,在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心.在下面能容纳五十万人的大广场上,一个大标语牌上写着毛泽东一九七零年五月二十曰声明中的一句话,这一声明保证中国坚决支持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反对朗诺和美国,坚决支持刚刚建立起来的印支人民反美联盟,毛的这句话是: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倒美国侵略者及萁一切走狗!
后来,在毛主席七十七岁生曰那天,<人民曰报>发表了我们在天安门上的照片,照片的说明中把我说成是"美国友好人士".那天这家报纸在每天都刊登毛思想的右上角登了这样一句话:"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
毛总是注意把各国人民同其政府区分开来,我对于自己能作为这一态度的一个象征而感到高兴.
主席同我紧紧握手表示欢迎.他比一九六五年我上一次见到他时瘦了些,但更精神了,正是在那时,他正要采取他的政治生涯中也许是最勇敢的决定,但这一点我是现在才知道的.
主席简短地向我谈了一九六七年的几乎是无政府状态的情况,同时我们一起看那些为庆祝国庆准备的生动的彩车,真是五彩缤纷,形象动人!重点是中国的生产和备战.到处都有穿军装的人,但是,可以看到的为数不多的武器是民兵队伍手里的武器,其中有很多姑娘,头上梳着辫子.颂场毛的著作的生动的画面一个接一个,但首先是涉及工厂,公社,文化事业和军事生活的画面.全身塑像和半身像,有的很大,重现了站在我身边的这位人物,这位领袖,这位第二次的解放即文化上的解放的创议人的形象.这第二次的解放是为了使革命象原来那样纯洁,是为了让空前广泛的群众参加到革命中来.
在我们面前通过的游行队伍喊着,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部万万岁!很多青年人的眼里饱含着热泪.
我不由得指着这些怀着崇拜心情的游行队伍问毛:"您觉得所有这些怎么样?您的印象如何?"
主席微露嗔色,摇摇头,又说很好,但看来他不十分满意.这是什么意思?又过来一些游行的人把我们的谈话打断了,使他没有能回答我的问话.只是在经过几周之后,在一次长时间的谈话中,我重新提出这一问题时,他才非常坦率地向我谈到,个人崇拜是"讨嫌"的.我这才发现,在十月的那天,他的反应并不是赞成那些成千上万双手里拿着用来赞扬毛语录的画面,旗子和鲜花的.
问题仍然是重建党和重建国家的领导机构.据周恩来说,原来的党员恢复组织生活的占百分之九十五,而很多很有经验的干部正在等待重新任命职务.
当然,党的核心形式上在一九六九年四月就己经建立起来,那时,九大选举了中央委员会.但是,那时大量的老干部还在公社或五.七干校劳动.最严重的情况是,他们还得等待解放.还要令人满意地完成"斗,批,改"的三个阶段才能得到"解放".另外一些干部被送去进行正常的思想教育,这是所有的党员都应该定期接受的教育.
同时,从家庭开始对新宪法进行全国性的讨论,新宪法号召要提高警惕,要进行群众性的大批判.新宪法的通过同第四届人大召开将一起使文化革命达到最高峰.新宪法说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杜会主义国家".七月一曰将庆祝中国共产党的五十周年,那时,通过在形式上重建省委__这是改的象征__以及全国团结,政权的恢复,重建工作将完成.
"走资派"刘接受挑战
一九六六年党瘫痪到最严重程度时,重建的进程是很困难很艰巨的,那时,文化革命发展到了摧毁党的地步.为什么这样强大的党的创建者和公认的天才领袖要"断然粉碎这个党"呢?这不是毛原来的打算,他只是要把"一小撮"人清除出权力机构.但是,最后触及到了很多高级领导人和毛的一些最老的同事.为首的是刘少奇,他是党的第一副主席,国家主席.
毛泽东永远是党的主席,刘是他的第一副主席.但是,一九六四年,毛失去了对他的"继任人"们组成的大部分机构,首先是国家机构的实际控制.比如,一九六五年,他甚至不能在北京的党报上发表一篇重要文章,文章的目的是开始文化革命的宣传阶段.毛不得不以小册子的方式在上海发表它.
刘及其在中央委员会的盟友一直利用毛的名望利用国家,工会,党校,政治干部和官员来施展阴谋.确实,很多干部都认为自己是真正的毛泽东主义者,但是,刘以及同刘一样思想的那些同伙特别在一九五九年到六一年的经济危机之后,在理论上利用了对毛的崇拜,在实际上侮辱了毛主义.他们注重经济而不注重人,他们大搞物质刺激,他们不强调阶级斗争而只搞生产,他们只靠"专家"来提高技术水平,搞政治为经济权力和技术权力服务.他们主张扩大国家信贷{以及国家债务},而不是"大跃进",不是以积极的劳动的思想热情来作资本.
在讨论后来成为毛的文化革命的纲领的文件时最后摊牌了.在一次决定性的冲突中,刘顽固地反对毛的第一点,也是最基本的一点:"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刘面临一个选择:要么粉碎自己的机构,要么进行较量.他没有放弃挑战.一九六五年一月二十五曰,而不是在此之前,毛决定,刘必须下台.至少是一个高级负责人对我谈了这一点.
毛认为,人民和党员群众虽然站在他的一边,但被阴险的反对派引上了邪路.青年必须经历更深刻的第二次革命,接受教育,必须在斗争中经受锻炼,通过学习毛的教导重新获得生气.他希望恢复己经丧失了的延安时代精神,那时,一种平等的思想主宰那个时代,毛的思想和党的首脑们教育党员们去争取最后的胜利.
应当有一种高于一切的思想,这就是毛的教导.这就意味着,高度集中,精减机构,相信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城里学会当农民,优先满足占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的要求,农民自己用本身劳动创造的财富来进行集体投资,取消资产阶级的一切影响.换句话说,毛要的是,他的革命生涯的经历,以及必然的一切结果,让新的一代也来经历一番.
训练大家使用武器
因此,毛的信念所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党正沿着{苏联}修正主义的道路走向资本主义,正在出现一个新的特权阶层,一个掌权的官僚阶层,一个脱离人民的官吏阶层.第二个问题是同第一个问题密切联系的,即刘少奇妄图提出以妥协解决中苏之间的僵局问题.从一九六五年起,美国对北越的进攻出现了把战争扩大到中国的危险.刘要派一个代表团参加一九六六年的苏共二十三大,目的是恢复中苏联盟.毛的态度恰恰相反,要相信自己,要独立,要把全国办成一个大学校,学习用人民战争反对美帝国主义和苏联社会帝国主义.
还讨论到了很多次要问题和一些政治问题,但上面提到的两个问题是基本的.现在,人们说,刘和毛从一开始就代表着"两条路线".毫无疑问,"两条路线"是存在的.据毛说,在党由两个人领导的四十五年里,也存在这样的情况,"非对抗性矛盾[逐步]变成了对抗性矛盾"[不可调和的矛盾].是个人争权的斗争吗?人情的因素是不可能完全同客观政治现实分开的.但是,毫无疑问,毛和刘之间的冲突首先是由于,两个人对伟大的中国革命的方法和目标的考虑在实质上是不相同的.
关于后来发生的事己经写了很多,但这历史是很复杂的,很难在这里用几行字说清.但只要说一点就够了,即毛在解放军的支持下所取得的胜利是如此的全面,以至副主席,国防部长林彪在党的九大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谁反对毛主席,谁反对毛泽东思想,就全党共讨之,全国共诛之."
现在的事实是,毛泽东思想终于把全国动员到如下这样的目标上来:加速消灭城乡差别,提高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工人,农民,士兵,党的官员和技术人员都一样有可能前进.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纳入学校教学内容之中,大家都亲自经历一番,消灭一切资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在知识分子和官员当中残留的资产阶级思想,使学生和工人溶为一体,把学校的理论和工业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来使高等教育无产阶级化,按军队的教育办法训练大家都使用武器,把青年培养成为这样的代表一个阶级的一代人.他们十分开通,受到良好教育,具有为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的思想,不顾个人得失,具有首先使人类最终摆脱饥饿,贪婪,无知,战争和资本主义这样的世界观.
这就是一切?是的,但还有别的.我只是简单地转述了我从官员,毛思想的积极分子以及受过毛思想的"再教育"的人那里听来的话.我也是用毛思想来解释文化革命过去是怎么回事,现在又是怎么回事.
梦想参军
从林彪在党的九大宣布"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至今两年以来,几乎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七的非党群众在今天是如何生活的呢?
幼儿园的许多孩子们给我唱了<毛主席永远和我们在一起>的歌.任何人都会对你说他热爱毛主席.而且,今天的人同一九六五年我认识的人,除了大家都佩戴毛主席像章外,在外表上几乎再没有什么区别.人们的穿着都一样:灰色和浅蓝色的裢子和上衣,男女都一样,别的就是草绿色和蓝色的卡叽呢衣服.许多人宁愿在家里面穿较好的和色彩鲜艳的衣服,然而现在在街上看到的"时兴"服装绝对是无产阶级化的.在城市里,农民和知识分子越来越难区分,象街道是干净整齐的一样,这两种人都是干净整齐的.
人们的纯朴自然,言谈行动彬彬有礼.今天,群众都更多地受到教育,几乎所有的儿童都上学,在很多工厂里,工人都是中学毕业生.由于在过去二十年里栽了许多树,城市变得漂亮起来,对农业的全面改造正改变着农村的旧面貌.
中国显然是从未有过的富裕起来了,但不是个人富裕.
人们的营养丰富,身体健康,衣着合身,每周六天工作;参加政冶活动或学习技术.空闲的时候,人们如果不去挖地道或修防空洞,就在家休息,或者打乒乓球或者是和朋友去游泳.人们偶尔也有一些担心的事,但担心的不是食品价格上涨,医药费用或税收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是很高,但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借贷和典当,不必担心折磨过他们的父母的饥饿和贫困.人们看到的报纸和杂志登的首先是政治和鼓午人的消息,现在没有一个人是不关心政治的.另一方面,人们不必因这样的消息而担心:犯罪行为,经济危机,种族骚乱,婚姻丑事,吸毒,腐败行为,对富人的阶级性的妒忌等等.正如一个观察家所说的那样,中国是"道德的渊薮".
我看到,工资稍有变动,即低工资和中等工资略有增加,高工资稍有缩减.
在十几个大城市里,在一些省城和公社里我看到,消费品很好,价格比一九六五年低或相等.
粮食,食油和棉布都是定量供应的.粮食供应根据人们的工种不同而不同,每人每月的定量在十三公斤到二十公斤之间,再加上目前供应充足的副食品,这是足够了.中国是世界生产棉积品最多的国家,但这是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在国内每人配给五米半棉布.相反,合成纤维是随便购买的,因而需求量也就很大.食油的定量平均起来可以足够一家人的需要.除此以外,所有的消费品都是可以随便购买的.
我没有看到私人汽车有所增加,为此,城市和铁路运输良好.交通费极低.
普通人家也许至少有一辆自行车{农民也是如此}.有很多种类型的住房,但一般说来都比过去的好{在农村,农民有自己的房屋,不必交房租}.工厂工人的医疗费用是由他们的组织支付的.医药的售价比起西方国家的售价来简直可以说是不必花钱,避孕药是免费供应的.
除了这一切以外,只要对文化革命进行较深刻的分析就可能充分地估价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文化革命的效果在工厂,农村的公社,教育医疗卫生,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和军队等方面的组织及政治改变当中是特别显著的.今天,青年的最大的理想是能参加海陆空军,但只有少数人能被选上.
[节译自一九七一年四月十八曰意大利<时代>周刊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