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改革或可已,开放未尽然--可乐收购汇源之害

火烧 2008-09-14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分析可乐收购汇源事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指出外资垄断导致大豆产业衰退,食用油压榨行业被外资控制,转基因大豆可能引发基因退化风险,强调国家经济战略的重要性。

可乐收购汇源之害

刀锋

看到不少关于可乐中国意向收购汇源果汁的新闻,也阅读了很多网站众网友对此事的评论,感觉很多朋友的观点和论点都很准确,但仍有许多重要方面未考虑到,我认为应站在国民经济战略发展角度综合分析此事。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应还有着这样的类似记忆,那就是“中国大豆”,到今天为止,我认为我们可以宣布经过了两代人50多年辛苦建设起来的中国大豆产业已经彻底毁灭了。那么有没有谁站在国家经济战略角度对中国大豆产业的建立、兴起、鼎盛、衰退、覆灭这一过程做过全面分析呢?中国的大豆为什么会在短短的十几年中迅速退出了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舞台呢?

曾几何时,我们开辟了市场经济改革的浪潮,为配合改革开放的大目标,我们在多个领域开放了外资的介入,化工产品生产企业、农业制种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产品销售企业等等,这些看似无关的企业在各自经历外资注资、入股、控股、全盘收购的不同阶段后,都正在向着为外资垄断的方向发展,个别产业甚至已经断送了95%的江山。

化工产品中的化肥,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增产辅助型物资,随着外资进入的近二十多年来,我们发现化肥对中国大豆的增产作用不断衰弱,最近几年甚至严重到率减33%的产量。研究表明,一些化肥产品,在早期对中国大豆有增产作用,但同时也对中国大豆的繁育造成基因退化作用,经过几十代后使中国大豆对部分元素产生依赖性。这就如同人吸食鸦片,少量可以振奋精神,但长期吸食会使人萎靡不振,体能衰退,生理机能丧失。

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的食用油压榨行业,是中国大豆的主要收购和加工渠道,近十多年来随着外资四大家族的布局除一家国资企业以外,其余99%的主要食用油压榨企业已经全部沦丧外资之手,随着外资对食用油压榨企业的参股和控股,企业的大豆原料采购权也被拱手相让。这些被外资控制的食用油压榨企业,减少国内大豆的采购份额,转而加大进口转基因大豆的采购数量,形成一种“国内大豆相对饱和,长期相互压价,进口大豆供应量不足,国际大豆价格上扬”的局面。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是否有害,这是一个长期被人讨论的话题,就目前研究分析来看,暂时是对人体没有造成直接性危害,但是是否在几代、十几代、几十代后对人造成基因退化作用,就如同中国大豆那样造成物种的衰退,目前掌握数据尚未能有效分析。但是如果这个问题也需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来实际检验,那么等到我们发现这个问题的严重危害时,可能中华民族甚至黄种人早就在地球上灭绝了。

销售环节的商场、市场、超市等,随着“沃尔玛”、“家乐福”这些国际巨头的进入和国内众多连锁市场的被收购,产品零售环节也基本被控制在外资之手。有一种说法叫“市场是无形之手”,市场真的无形吗,其实也未见得。以外资控制的连锁巨头而言,国内一些品牌进入场内时必须向连锁企业经营者交纳不菲的“入场费”,此外还要在连锁企业经营者组织的各种活动中交纳名目繁多的各种费用,这些费用或许可以看做是“市场自我调节”的那只手,但焉知这又不是将中国自有品牌阻挡在市场之外的“准入”门槛和障碍呢?因为这些外资连锁企业在国际上的战略合作伙伴如可口可乐集团、百胜集团、通用集团、嘉吉集团等所属的品牌在世界各地的连锁市场中都是免收入场费的。

每一个单独的企业或者单独的产业被外资控制,或许并不能说明什么,也不会形成对国内经济和政治上的影响,但是当以上这几种产业和相关行业被外资把控形成外资在国内的横向经济联合体和纵向合围圈后,中国大豆的危机就逐步显现出来。首先中国大豆产业种植环节直接相关到数百万中国农村居民涉及数十亿美元规模的的经济利益,当国内农村居民的利益被移送给国外转基因大豆种植者身上时,国内上百万农村居民因种植大豆无利可图不得不另寻他路,与大豆产业遭遇相同但境遇稍好的还有中国玉米产业。当近千万中国农村居民因农产品被外资集团压制采购价格,无法获得生产成本时,只能背井离乡走上打工之路,对其他地区和城市形成劳动力潮的冲击。

农业生产不仅是农村居民的生活依赖,更是国家经济支柱产业、国内居民生活必需品和农村居民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外资收购国内原国有相关上、下游产业后,对原有企业职工或下岗或裁员,同时更造成国内上千万农业人群失业,而这才仅仅是与中国大豆和中国玉米关联的产业所造成危害的状况。与之近似的还有地矿产业和装备工业产业,而这是国家命脉之所在,未来可能走上相同命运的则可能有中国小麦、中国水稻、中国水果等,暂时还没有此类危险的可能只有中国棉花产业。

可乐中国收购汇源果汁,会不会走上中国大豆覆灭的崎岖之路,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汇源果汁是国内市场占有率45%的著名民族品牌,它不仅涉及到其自身收购、仓储、加工、生产、包装、运输等环节的几十万相关企业职工,更涉及到上百万中国柑橘、苹果、山揸、胡萝卜等果农和菜农的直接利益。而我们所知道的是,一些类似国外农产品协会(如新奇士、马铃薯协会等)等为外资集团控制的利益相关体,一直在觊觎着中国的水果和蔬菜加工和消费市场,可口可乐集团和百胜集团在推广旗下快餐品牌时很大程度上只推销美国农产品品牌而拒绝中国农产品品牌(橙汁、咖啡、牛奶、薯条、面包)的进入。如果中国水果和蔬菜的下游生产、消费环节被外资控制后,所带来的利益(经济方面的、形象方面的)和同时所带来的危害(经济方面的、政治方面的)孰轻孰重,也是能够一目了然的。

如果说改革令中国农业在一定程度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那么开放或许在相当程度上让中国农业部分支柱产业却遭受灭顶之灾。除了中国农业以外,中国工业的遭遇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并没有比中国农业稍好,中国科技的研究和发展同样也饱受国外科技压迫和控制之苦失去了独立发展创新的机会,中国国防因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命脉目前情况未公开。几十年来,中国早期提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中的一个(农业)已经成为泡沫化形成严重的三农问题,另外的两个(工业和科技)则过分依赖化失去了自我发展更新的希望。

可乐中国收购汇源果汁,看似一个简单的市场经济“正常”吞并发展手法,但从中国大豆压榨行业被外资收购最终断送中国大豆产业的过程看“落一叶,而知秋”,这一收购行为的后果远不止“可口可乐在中国的战略发展需要”这么简单,谁能向我们确保汇源果汁所联系的中国几百万果农和菜农的利益将来不会被转送给国外转基因水果种植者身上去呢,谁也不能!

由此,也许对我们曾经走过的发展之路能够下这样一个试错式的结论——“改革或可已,开放未尽然”。外资之弊大于利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